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26日在北京召开。会上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任务异常艰巨,国家多部委及能源、交通、钢铁等关键产业纷纷提出相应的落地路径,必将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取得跨越式成长。 双良节能(600481)为客户提供节能领域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冰轮环境(000811)拥有工业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碳捕集等低碳技术。 丰林集团(601996)生产基地周边林木资源丰富,是首批林产工业行业环保标杆企业。 2021-05-27双良节能(600481)节能装备隐形冠军 "碳中和"护航者 碳中和趋势下,碳应用环节节能提效作用凸显。 零碳能源、节能提效、负排放技术三大路径有望从碳源头、碳应用到碳排放共促碳中和愿景实现,其中,节能提效作为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常常被忽视。据TheIEAWorldEnergyOutlook,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下,节能提效、可再生能源、燃料替代及CCUS等方式对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10Gt左右的贡献度分别为37%、32%和32%。 双良节能:起家于溴冷机,"节能节水+新能源业务"一体两翼布局渐成。 双良节能主营的溴冷机、换热器、空冷器是节能节水技术应用的关键设备,其中溴冷机、换热器主要用于节能提效,空冷器具有显着节水效果,此外,还能够结合客户需求设计定制化工艺包,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下游主要是电力、煤化、炼化、多晶硅等需求具备一定周期属性的高能耗行业,上市以来,通过努力拓宽各类产品应用场景和下游客户覆盖范围,公司业务在波动中逐步成长,2020年实现营收20.72亿元,2006~2020CAGR达到7.3%(不考虑已剥离的化工业务的影响)。目前公司拳头产品溴冷机市占率居前,换热器在高端空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延伸了PTA、多晶硅、半导体等多个应用场景,空冷器在电力、煤化工领域保持着第一的市场地位。新能源 业务方面,多晶硅还原炉已与众多硅料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市占率超过70%。 高能耗工业"技改"有望激发节能节水装备需求增长。双碳目标下,碳减排需求转趋刚性,未来低碳发展趋势将愈发常态化,节能与碳减排直接挂钩,相关需求有望提升。当前我国节能节水技术渗透率还相对较低,其中工业燃煤机组烟气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中央空调热水锅炉、双源热泵废热梯级利用技术等节能技术渗透率不足5%,表面蒸发空冷器、循环冷却水空冷节水装置等节水技术渗透率不足1%。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相关技术推广比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能耗双控政策加码料将推动其加速推广。公司传统业务在高端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有望充分受益。 硅料启动大规模扩产拉动设备需求高增。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硅料厂商已公布122.5万吨扩产计划(其中颗粒硅40万吨),产能 有望在2021~2024年陆续释放,已公告项目有望带来50~58亿元多晶硅还原炉需求、33~41亿元节能节水装备及撬块配套需求。2020年4月以来,公司已斩获多晶硅还原炉及相关模块订单13.7亿元,预计随着硅料扩产项目陆续招标,公司多晶硅还原炉订单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从装备到材料,期待硅片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2021年3月15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对外投资包头一期2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 。若20GW项目成功落地,材料业务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4、3.33和3.87亿元,EPS0.16、0.20和0.24元,对应PE34、26和23倍。考虑到碳中和趋势下,节能节水技术应用有望提速,以及硅料大规模扩产启动带来大量硅料设备需求,公司作为设备领域龙头有望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给予2022年30倍估值,一年期目标市值99.9亿元,目标价6.12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节能节水装备收入确认不及预期,节能减排、节水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硅片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021-03-29冰轮环境(000811)2020年年报点评:营收稳步增长 新业务拓展可期 分析与判断 营收实现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传统业务增速稳健:公司2020 年气温控制设备及系统销量和生产量都约为1.2 万台,同比分别增长9.9%和10.3%。公司2020 年毛利率为26.4%,同比下降约3 个百分点,Q4单季度毛利率为23.8%,相比去年同期下降约5 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短暂承压,主要因为占营业成本80%以上的原材料涨价,2020 年原材料成本同比增加12.8%,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导致。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主要原因包括:1)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最终会由供需和政策调整回合理的区间内;2)高景气度可以传导部分成本上升的影响;3)规模效应。我们认为,公司传统低温冷冻设备、中央空调设备和节能制热设备优势明显,盈利能力稳定性 较强,积极布局氢能产业产品和CO2 压缩机组等领域,新业务拓展可以期待。 全温差技术已覆盖,核心优势明显 公司致力于在气温控制领域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业务以温差控制分类可分为:低温、中温与高温。低温业务:主要包括农副产品的冷冻冷藏以及冷链物流的建设,中温业务:主要包括大型建筑内部的中央空调,高温业务:主要包括节能环保的集中供暖。 公司的核心优势包括:1、制冷压缩机技术领先,全温差的技术能力已经覆盖,从低温到高温产品线较为完善;2、系统集成能力强,服务的客户行业分散,对客户个性化设计能力构成公司在这个行业足够的壁垒;3、二氧化碳压缩机技术领先,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此外,公司在绿色工质制冷系统商业化应用、城市集中供热余热回收市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占有较高份额。 积极布局氢能产业,新业务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2020 年公司注册成立的山东冰轮海卓氢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实现合并报表,公司积极布局氢能产业,目前已有产品氢液化压缩 机、氢气压缩机、加氢站隔膜压缩机、氢燃料车用空压机和氢气循环泵。国内氢燃料的运输和储存,把氢液化,液化后体积大幅降低后运输,目前公司氢能产业产品大部分仍处于成品测试阶段,未来放量可以期待。目前公司产品的可拓展应用场景包括:1)冷链运输,2)氢能产业的应用,3)多晶硅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等。 投资建议 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6/ 64.7/ 78.2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9/3.7/5.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20/15/11 倍。公司2021 年估值不到20 倍,预计公司业绩增速超过20%,PEG 小于1,估值处在相对合理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压缩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涨价影响风险。 2021-04-22丰林集团(601996)2020年年报点评:需求持续回补 产品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维持“增持”评级。2020年营收17.40亿元同减10.42%,归母净利1.72亿元同增1.42%,符合与预期。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为0.18,0.22,0.27元,维持目标价4.21元,对应2021-2023年PE为23.39/19.14/15.59倍,维持“增持”评级。 下游景气或将延续。Q4公司营收约5.1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公司产品结构中刨花板与纤维板占比较为平衡,下游客户以头部定制家具企业为主,因此在头部定制家具企业领先家居行业复苏的环境下,公司销售端恢复较快,2020年在低基数作用下下游景气度依然具备高确定性。 产品结构将成为业绩增长主要贡献。Q4公司归母净利约0.65亿元,同增约75%。一方面来自于行业刨花板产品的结构上涨,另一方 面也受益于无醛板为主高端产品在快速放量,全年无醛产品增速或高达85%,带来毛利率同升2.65pct。2021年在新产能贡献前产品结构变化依然将成为公司增长主要动力。 产能扩张和产业链布局支撑进一步成长。公司近期公布战略规划,5年内产能将翻倍,展现较为清晰发展方向。公司50万方临港基 地新产能正在有望在2021年快速推进并在2022年形成有效贡献,新西兰布局或逐步尝试推进并在木材贸易领域率先取得进展逐步积累资源优势,为公司增长奠定的的动力基础。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新项目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