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在5G、PC、NB、车用等需求带动下,推升电感供不应求,加上原物料价格上涨,村田和TDK两大日本指标厂已不接低毛利产品,大陆电感厂顺络也汰旧换新料号,顺势调涨价格一至三成。据报道,奇力新、台庆科、今展科等台湾电感厂抢搭市况热潮,近期取消过往每季对客户的价格折让,业者表示,堪称是“历年来首见”现象。 日本电感大厂TDK、村田制作所分别居全球电感市占率第一和第二,今年受惠于5G各项应用开出,加上车用需求大增,电感市况供不应求,两大厂锁定高毛利产品出货,位居全球排名第五的中国大陆厂商顺络电子(002138)也在本季推出新的料号,依照不同产品别,较旧料号价格涨幅约一至三成,反映原物料成本上扬。 业者指出,电感属客制化产品,因此在价格上不易有调整的空间,过去每一季对客户的折让幅度约1%至3%,今年在市况供不应求,以及原材料价格攀升幅度大,电感厂商取消对客户每一季的折让,再加上出货方面以高毛利产品为优先,有助提升电感厂的毛利率和营运表现。 顺络电子(002138)全球少数国内唯一能够量产01005电感的公司之一,在中国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上均占有较高的市场占用率,技术和规模处于领先地位; 洁美科技(002859)主要产品电子元器件薄型载带广泛应用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等被动元器件,国巨是公司近年最大外销客户。 2021-05-28顺络电子(002138)5G驱动电感业务成长 汽车电子进入业绩释放期 国内电感龙头,积极扩产蓄力成长。公司从事各类被动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电感是公司的主力产品,2019 年公司电 感销量国内第一,全球前五。公司以电感为核心,已形成包括磁性器件、微波器件、敏感及传感器件、精细陶瓷的四大产品体系,产品广泛运用于消费、通讯、汽车电子及工业等领域。伴随5G、汽车电动化浪潮,公司积极扩充产能蓄力成长。 5G 驱动电感用量提升,公司受益国产替代。需求端来看,一方面,5G 手机单机电感用量提升,从4G 时代单机90-110 个提升至140 个以上,提升幅度在30%-50%以上;另一方面,智能终端轻薄化趋势、5G 的高频特性对电感的尺寸和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向小型化、高精度、高频化、高集成升级,驱动高价值量电感应用。供给端来看,目前全球电感产业依然主要由日本厂商主导,但顺络电子电感技术实现追赶,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01005 尺寸电感量产的厂商,008004 尺寸电感也已处于客户认证阶段,一体成型电感产品也已 量产,同时凭借质量、技术、响应速度、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份额有望随产能扩张加速提升。目前,日系厂商在竞争压力之下,已开始退出部分中低端产能,村田已关闭3 家中国工厂退出部分中低端产能。 依托电感技术积累拓展产品边界,打开成长空间。公司依托在片式电感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绕线、叠层/烧结工艺,不断进行产品 线延伸,打开成长空间:1)汽车电子进入订单放量期,公司目前已向海内外众多全球知名汽车电子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供应ADAS 倒车雷达使用的变压器等产品,未来BMS 用的新型变压器与智能产品亦将进一步出货。2)5G 下LTCC 及介质滤波器迎迭代需求,公司微 波器件业务有望快速成长;3)无线充电、智能穿戴陶瓷背板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已获海外大客户认证,需求有望逐步放量。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0、1.30、1.63 元,根据可比公司21 年平均40 倍PE 估值水平,给予40.00 元目标价,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5G 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2021-05-21洁美科技(002859)纸质载带龙头拓宽赛道 新业务有望开花结果 公司是全球纸质载带龙头,基于现有被动元件核心客户资源不断发力开拓塑料载带、离型膜业务来提升业务空间,未来有望降低元器件行业周期波动影响,实现稳健成长。首次覆盖给予“审慎推荐-A”评级,目标价34.0元。 布局多种元器件用耗材,下游需求改善推动公司业绩增速恢复。洁美科技主要产品为薄型载带(包括纸质载带、塑料载带)、上下胶带及离型膜,2020年纸质载带/薄型胶带/塑料载带/离型膜收入占比为73%/14%/5%/6%。2016-20年,营收由7.53亿元增至14.26亿元,CAGR+17.3%,净利润由1.38亿元增至2.89亿元,CAGR+20.3%。2019年业绩下滑系行业周期下行影响,2020年受益下游需求改善业绩增速恢复。21Q1实现营收4.37亿元,同比+59.19%,归母净利润9410.1万元,同比+99.45%,均创同期新高。 纸质/塑料载带:自产原料提升竞争力,实现核心客户资源储备。纸质载带主要用于承载收纳容阻感等元器件,预估全球市场规模 约15-20亿元,上游原纸的生产工艺是其核心技术壁垒、公司已实现自产,目前公司纸质载带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在韩国客户的综合采 购份额占比已到60%左右、日本客户到30-40%。塑料载带主要用于承载收纳晶体管、二极管等半导体类元器件,预估全球市场空间约20-30亿元,公司目前市场份额仍低,上游塑料粒子是其主要壁垒和成本项,公司自产黑色PC粒子提升竞争力,截止2020年黑色PC粒子自产率已达60%以上,且毛利率同步提升。此外,公司还生产配套胶带与薄型载带集成供应。公司从纸质载带到塑料载带的渐进式布局,为 进一步发展元器件耗材类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离型膜:客户协同+整合原膜,有望复刻载带业务成功路径。离型膜又称转移胶带,主要用于MLCC元件制备的流延工艺,或者偏光 片的制备。据Paumanok,2019年全球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180亿以上,2020年将超200亿,目前市场被日本帝人杜邦、三井化学、琳得科,韩国SKC,中国台湾南亚塑胶等占据,上游PET等基膜生产是离型膜的主要壁垒,公司自2018年底离型膜产线投产,2019年投资超10亿元布局上游原膜生产线。2019年/2020年公司离型膜收入同比+104.7%/+95.4%。技术层面,公司生产的封装胶带与离型膜属于同源,客 户方面,公司载带业务覆盖国内外主要MLCC企业,我们认为出于技术同源和客户协同,以及产业链进口替代趋势,公司离型膜业务有望逐步替代国外及台湾领先厂商份额,目前华新科、风华高科、三环集团、国巨等均为公司离型膜客户,整合原膜后日韩客户也望逐步突破。 投资建议:短期行业景气复苏对公司今年业绩有所拉动,长期看我们认为公司在离型膜等产品的突破有望提升业务天花板并降低周期波动的影响,预测21-23年营收为19.1/23.0/27.7亿,净利润为4.0/5.1/6.4亿,对应PE为29.8/23.5/18.7倍。首次覆盖给予“审慎推荐-A”评级,目标价34.0元、对应22年27.4倍PE;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客户开拓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