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氨纶走势坚挺,价格不断上调,6月24日氨纶40D、20D市场价格分别为72000元/吨、95000元/吨。今年以来,氨纶20D、氨纶40D分别累计上涨95.9%和84.6%,创历史新高,氨纶价格涨势凶猛,是2021年开年以来原料市场的一匹黑马。从去年8月低点算起,氨纶价格同比暴涨150%。分析师预计,氨纶供应紧张态势将持续,氨纶或迎来新一轮实打实的繁荣。相关公司有华峰化学、泰和新材等。 2021-05-25华峰化学(002064)战略布局 "氨纶+己二酸"双龙头更上一层 事件 事件1: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控股孙公司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投资27.6亿元建设115万吨/年己二酸扩建项目(六期),本项目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年产40万吨己二酸装置以及环己醇装置、硝酸装置、醇酮装置和制氢装置等。预计建设期24个月,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5.26年(包括建设期)。 事件2: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约13.9亿股,拟募集资金总额50亿元。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扣除发行费用后,约28亿元用于年产30万吨差别化氨纶扩建项目,约22亿元用于115万吨/年己二酸扩建项目(六期)。年产5万吨扩建项目工程位于重庆氨纶原厂区预留用地,建成达产后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6.50年(包括建设期),年产25万吨扩建项目工程位于新增用地,新增用地相关程序尚在办理过程中,建成达产后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7.22年(包括建设期),项目已取得《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以及《重庆市涪陵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 简评 产能再扩张,规模优势进一步放大。 产能与技术不断突破,迈向全球氨纶霸主地位。 己二腈技术突破,尼龙66产业链及可降解材料将拉动己二酸需求爆发性增长,集团规划30万吨己二腈和30万吨PBAT项目带动未来己二酸近100万吨需求。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公司氨纶、己二酸新增产能顺利释放,氨纶行业维持高景气,己二酸行业回暖,预计公司2021、2022和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2.2、55.6、61.2亿元,EPS分别为1.13、1.20、1.32元,PE分别为11.2X、10.5X和9.5X,维持目标价14.20元/股,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2021-06-15泰和新材(002254)芳纶龙头进入业绩释放期 芳纶与碳纤维、聚酰亚胺薄膜(PI 膜)一起被认为是制约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三大瓶颈性关键高分子材料。公司是A 股唯一的 芳纶标的,随着产能逐步释放,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具体分析如下: 核心观点 芳纶格局好,集中度高:全球对位芳纶需求约9 万吨,间位芳纶需求约4 万吨,国内对位芳纶需求约1.2 万吨,间位芳纶需求约9600 吨。按13 万元/吨的价格计算,芳纶市场规模也就170 亿。但由于技术壁垒高,导致芳纶行业集中度很高,仅有杜邦、帝人和泰和 新材等少数玩家,行业CR3 高达86%,泰和在国内拥有绝对优势。 受益于行业新增需求和进口替代:看好这个小行业里的龙头公司的原因有三点:1.由于缺乏竞争对手,公司有望独享芳纶新增需求。新的《防护服装阻燃服》、《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等国家强制标准将于今明两年正式实施,预计将新增3380 吨的间位芳纶需求 。2.国内对位芳纶自给率仅18%,率先突破对位芳纶的泰和新材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3. 下游在新能源汽车和蜂窝芯材等新兴领域年化增速有望达到两位数。 产能进入释放期,激励政策激发员工潜力:2011 年突破对位芳纶后,经过9 年的吸收消化,成功提升良品率后才敢于扩大产能。 公司计划新增11000吨间位芳纶产能和1500 吨对位芳纶,助力公司突破产能瓶颈。在公司治理方面,员工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享成长果实。同时,2021 年公司修订了“超额利润提成激励实施办法”,超过目标任务的部分对高管和骨干员工进 行提成奖励,有助于激发员工潜力。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基于对需求增长和公司市占率提升的判断,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6、0.99、1.30 元。采用分部估值法, 氨纶部分给予11 倍PE,芳纶部分给予48 倍PE,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23.10 元和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降价风险;氨纶景气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