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22日宣布,与特斯拉签署镍供应协议,必和必拓旗下的西部镍业将为特斯拉提供作为电池制造原料的镍。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镍是特斯拉扩大锂电池产量的一大顾虑。必和必拓方面预计,电池制造对镍的需求将在未来十年增长五倍以上,主要用于支持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另据上海有色网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三元前驱体对镍需求量达到9.67万吨,同比增长153%。 中国中冶(601618)旗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项目2020年生产金属镍3.4万吨、钴2941吨; 盛屯矿业旗下友山镍业印尼有限公司的高冰镍项目已进入稳定运营期; 格林美(002340)正在加速推进印尼镍资源项目,计划在2022年初投入运行。 2021-06-21中国中冶(601618)新签同比增速45% 发展新兴产业升级数字化/绿色化 事件: 公司发布1-5月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评论: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公司2021-23年EPS为0.42/0.48/0.55元增速11/14/14%;维持目标价4.39元,对应2021-23年10.5/9.1/8倍PE,增持。 前5月新签超预期高增45%,5月订单同比增速18%。(1)2021年1-5月新签合同额人民币4,6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速45%,相比19年增速56%。(2)5月订单金额1,0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速18%,相比19年增速54%,其中单笔10亿以上订单金额381亿元占比37%,新签印度尼西亚LAMAN200万t/a 氧化铝厂项目EPC 项目金额59亿元。 全球最大的冶金承包和运营商,依托丰富建设经验升级数字化/绿色化。(1)作为做冶金建设国家队,公司占领国内90%,全球60%的冶金市场,形成以工程/地产开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为“梁”,以冶金/房建/地产/市政/矿产/技术装备/钢构/环境工程/新能源/特色工程为“柱”的“四梁八柱”业务格局。(2)建设国内最大的单体冶金EPC 项目,中标全球首例氢能源开发利用示范项目河钢氢能 项目设计,中标业内规模最大的马钢铁前一体化智慧管控中心项目。(3)发力生态环保/特色主题工程/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康养产业等新兴产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在大型焚烧发电咨询设计领域已占据到全国60%的市场份额。 镍钴铜矿产资源丰富,推进钢构业务形成产业集成优势。(1)公司镍矿年均达产率103%居世界湿法镍矿第一,2020年生产氢氧化 镍钴含镍3.4万吨、含钴2941 吨,在世界红土镍矿中单位现金生产成本最低,是全球现有已投产红土镍矿中达产率和运营水平最高的矿山。(2)锌矿实现采出矿量50.3 万吨,全年累计生产锌精矿含锌3.5万吨、铅精矿含铅7094 吨,实现利润过亿元。(3)铜金矿年生 产粗铜1.3万吨,实现分红利润过亿元(4)公司拥有多个国家级钢结构工程技术中心,钢结构基地设计总产能165万吨居行业前列,子 公司中冶钢构获“2020年度建筑钢结构行业竞争力50强企业”等多项大奖,将通过区域整合优势资源互补优化战略布局。 风险提示:宏观财政货币政策急转弯,全球疫情反复,镍钴价格滞涨等 2021-05-14盛屯矿业(600711)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海外铜钴镍放量 业绩步入爆发期 公司发布2020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收入392亿元,归母净利润5909万元,扣非归母1.36亿元。其中四季度营业收入63.8亿元,同比下降49%,归母净利润亏损2.04亿元,环比三季度下降4.3亿元。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15亿元,同比29%,环比增长80%;实现净利润8.2 亿元,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15倍,环比增长6.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22亿元。 2020年公司生产铜2.82万金属吨,钴产品6,434金属吨,锌产品25万金属吨,锗产品12金属吨,镍产品4,318金属吨。2020年销售铜28,472吨,钴6,677吨,锌24.8万吨,镍2,751吨。其中镍销量较产量低1387吨。铜钴锌镍毛利率分别为40%、27%、8%和28%。 2020年四季度大幅亏损,主要因为四季度投资收益亏损2.7亿元,同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9090万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3亿元。子公司盛屯环球资源2020年净利润3.5亿元,珠海科立鑫5795万元,四环锌锗1.83亿元。 铜镍是公司盈利关键点。2021一季度盈利大幅增长主因铜钴镍等金属价格上涨,同时印尼镍铁项目开始贡献利润。一季度少数股东损益4.03亿元,推测主要是印尼镍项目和刚果金铜钴项目贡献。公司分别持股36%和51%。 铜钴产能继续大幅扩张。刚果(金)子公司CCM 3万吨阴极铜,5,800金属吨粗制氢氧化钴项目,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卡隆威铜钴矿山正在着手投建年产阴极铜30,028吨、粗制氢氧化钴3,556吨(金属量)项目,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即未来两年内达到铜年产能10 万吨,粗制氢氧化钴年产能1.5万金属吨。镍方面继续积极寻求印尼等地优质镍项目并购机会。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净利润12.4、16.5和21.2亿元,对应市盈率16、12和9.5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金属价格大幅波动、汇兑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2021-06-03格林美(002340)镍项目加速推进 新能源政策促进市场成长 公司近况 近期,格林美披露用于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的核心设备高压反应釜顺利抵达印尼港口,标志着格林美印尼项目开始进入实质性的设备安装阶段,推动项目快速建设。我们认为公司积极布局镍资源有利于提升公司资源把控能力,锁定未来原材料来源,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前驱体板块的竞争壁垒,奠定公司在供应链的核心地位。 评论 把握资源入口,保障公司原材料来源。根据公司4月份公告,公司计划此前拟用于建设三元正极材料项目的资金3亿元用于印尼镍资源青美邦项目,我们认为有助于保障青美邦项目的顺利推动。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在镍钴等原材料方面布局,通过战略协议、自建、回收等方式保障未来的原材料供应。公司当前产能积极扩产,根据公司规划,2020-2025年出货复合增速近60%,我们看好公司在资源上持续积累,有利于强化公司在产业链核心地位,保障公司未来产能持续提升。 电池回收业务先发布局,和前驱体业务协同程度高。公司在资源回收领域经验充足,先发布局电池回收业务,公司未来规划和50% 下游企业合作,希望在电池回收行业市占率达到30%。公司电池回收产生的镍钴资源可以作为前驱体业务的原料入口,未来协同效应显 著。同时,回收业务有助于公司增强和下游客户的粘性,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产业链的地位,有助于公司未来销售。 美国加大新能源补贴,电动化趋势更加明晰。5月底,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法案》,计划提供316亿美元电动车消费税收抵免,提升每辆新能源车税收抵免上限至1.25万美元,并且放宽汽车厂商税收减免20万辆的限额。我们认为此次法案超过市场预期,验证了未来全球电动化发展的中长期趋势,未来新能源市场空间高速成长确定性得到强化。格林美作为正极前驱体材料头部供应商之一,且格林美客户涵盖国内外多家锂电企业,我们看好格林美有望充分受益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业绩持续提升。 估值建议 《美国清洁能源法案》带动电动车行情启动,格林美持续推动业务整合,我们更加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上调目标价31% 至14元,维持2021、2022年盈利预计12.36、15.75亿元不变,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对应公司2021/2022年54/42倍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24%上行空间。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2年市盈率42.2/33.2倍。 风险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市场销售价格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