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国内碳酸锂市场价格上涨1000元-5000元/吨,报价8.5万元-9.5万元/吨。华创证券指出,下游需求强劲增长,碳酸锂价格涨势再起。预计锂供应紧张的局面在较长时间内仍无法缓解,本轮锂价上行周期至少还可持续一年,价格高度可看至12万-15万元/吨。今明两年锂供应增长主要来自南美盐湖提锂产能,包括雅宝公司、SQM和赣锋锂业(002460)的扩产项目,但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形成有效供应。相关公司有赣锋锂业、永兴材料(002756);其他公司有天齐锂业(002466)、盛新锂能(002240)。 2021-06-17赣锋锂业(002460)配合冶炼产能扩张计划 全资子公司间接收购Goulamina锂辉石矿50% 事件 6月11日,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以自有资金1.3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荷兰SPV 公司50%的股权。荷兰SPV公司是FireFinch的全资子公司Goulamina Holdings拟在荷兰投资新设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矿产资源投资与贸易,目前该公司尚未设立。本次交易实施前,Goulamina 锂辉石矿项目的采矿权将转移至LMSA 名下,荷兰SPV公司将通过持有LMSA100%的股权间接拥有马里Goulamina锂辉石矿 项目的权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获得SPV公司50%表决权的董事会席位,荷兰SPV公司将通过授权投票制度控制LMSA董事会。 公司计划为荷兰SPV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LMSA 提供总额不超过4,000 万美元的财务资助额度,以帮助LMSA 开发建设Goulamina 锂辉石矿项目。 点评 公司收购矿山标的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优势显著。1)马里Goulamina锂辉石矿位于非洲马里南部地区,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拥 有氧化锂矿石资源157万吨,平均品位1.45%。Goulamina矿山资本成本为194百万美元,税前IRR为55.8%,全部维持成本为313.4美元吨 ,年产出锂辉石45.5万吨,回收率为77%,矿山寿命为23年;2)对比同在非洲的AVZ矿山,其拥有氧化锂矿石资源1.47百万吨,资本成 本为545.5百万美元,税前IRR为53%,全部维持成本为371美元吨,年产出锂辉石45万吨,回收率为60%,矿山寿命为20年。 本次交易将直接为公司发展提供所需的锂资源,配合公司长期冶炼扩张计划,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本次投资完成后,公司将获得Goulamina 项目一期年产能约45.5 万吨锂辉石精矿50%的包销权。若公司直接提供财务资助或协助LMSA 获得第三方银行或其他 金融机构提供的债务资金,则可以获得项目一期全部产能包销权。此前公司宣布将在江西省新建5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对应约40 万吨锂辉石需求量。公司在收购荷兰SPV公司并为LMSA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后能补充45.5万吨锂辉石,可保障原料自给率的提升。 公司本次收购Goulamina锂辉石矿项目的单吨投资额约为455.4元/吨LCE,对比公司在2021年收购Sonora锂黏土项目时单吨投资额为388.1元吨LCE。 盈利预测与评级:在当前锂原料稀缺性逻辑持续被强调,且氢氧化锂价格快速上行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全球氢氧化锂龙头企业,有望显著受益于氢氧化锂量价齐增带来的盈利提升。我们调整公司2021-2023年盈测为分别实现归母净利22.7亿元、29.3亿元、36.8亿元 ,EPS分别为1.64元、2.11元、2.65元,以2021年6月11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PE分别为76.05X、58.99X、46.99X。维持公司“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锂价大幅下跌及国家政策变化。 2021-05-07天齐锂业(00246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财务费用拖累业绩 Q2有望迎来利润拐点 公司披露2020年与2021年一季报业绩: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32.39亿元,同比减少33.08%;归母净利润-18.34亿元;扣非归母净 利-12.94亿元。分季度来看,2020Q4,公司实现营收8.13亿元,同比减少22.12%;归母净利润-7.3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3.20亿元。2021Q1,公司实现营收9.04亿元,同比减少6.63%;归母净利润-2.4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1.59亿元。 锂价上行支撑公司业绩反转,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减少:1)价格端:2020全年,公司主营产品锂精矿、电池级碳酸锂与电池级氢氧 化锂均价分别为427.64美元/吨、4.4万元/吨、5.03万元/吨,同比分别-29.91%,-35.24%,-37.16%;2021Q1,锂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 上行,锂精矿、电池级碳酸锂与电池级氢氧化锂一季度均价分别为447美金/吨、7.47万元/吨、6.02万元/吨,同比分别-8.39%、+52.94%、10.52%,环比分别+13.74%、+69.37%、+29.78%。 2)产销量:2020年公司锂矿产品生产量为58万吨,销售量为35.27万吨;锂盐产 品生产量为3.81万吨,销售量为3.57万吨。3)毛利端:锂价回暖带动公司产品毛利显着提升,2020年公司锂矿产品毛利率62.53%,同 比减少6.28%,销售均价约为4199元/吨;锂盐产品毛利率为23.71%,同比减少24.83%,销售均价约为4.92万元/吨。4)财务费用:2020年财务为13.30亿元,同比减少34.45%,主要原因为2020年度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益增加,以及2019年12月配股偿还部分银团借款本金 、Libor利率下调导致利息费用下降。2021Q1财务费用4.02亿元,同比下降60.08%,主要本期澳元兑美元汇率相对平稳,财务费用汇兑 损失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引进战投缓解公司流动性危机,降低海外项目运营风险。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TLEA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澳大利亚上市公司IGO Lithium holding,TLEA核心资产包括Talison锂矿(TLEA:51%),奎纳纳一期、二期工程(TLEA:100%),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仍 保留对子公司TLEA控股权(51%)。战略引进IGO有效缓解公司资金压力,且IGO与当地社区和政府的关系或降低在澳洲项目的风险,进 一步推进奎纳纳项目加速落地,另一方面战略投资有望优化集团海外的治理结构,拓宽海外业务渠道,推动公司未来海外扩张。除了FIRB和英国、澳洲两地税务机关就本次交易的内部重组的审批工作外,其余交割条件均已完成。 布局海外高品质矿山、盐湖累积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上游,规避资源受限风险。1)泰利森矿山目前资源量约为17850万吨,氧化锂品位约2.1%,资源量领先其他在产矿山。公司控股泰利森使得公司在冶炼加工环节具备充分的竞争优势,目前泰利森锂精矿建成产能达134万吨/年,规划产能达194万吨/年。2)公司储备资源雅江措拉锂矿矿石量1971.4万吨,氧化锂品味1.3%,氧化锂资源量25.6万吨 ,约合碳酸锂当量63万吨,3)公司参股日喀则扎布耶盐湖20%股权,资源量约为184.1万吨LCE。4)Atacama盐湖资源禀赋全球领先,参股公司SQM长期深耕盐湖提锂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盐湖提锂经验,提锂成本远低于行业平均。SQM当前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分别为7万 吨/年、 1.35万吨/年,2021年碳酸锂和氢氧化锂计划分别扩产至12万吨/年、2.15万吨/年。 冶炼布局实现全球化,未来产能释放或大幅增厚公司业绩。公司国内冶炼产线集中在四川射洪、江苏张家港和重庆铜梁,覆盖多种冶炼品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和金属锂,目前公司现有锂化工产品总产能4.48万吨/年,其中江苏天齐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产 能2万吨/年,射洪天齐锂锂化工产品产能2.42万吨/年,重庆天齐金属锂设计总产能600吨/年。海外布局方面,引入IGO战略投资有望缓解奎纳纳一期项目资金压力,预计2022年四季度“年产 2.4 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将实现达产。此外,公司遂宁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于2018年启动建设,未来债务危机解除或将继续推动项目落地。 当前锂原料端供应紧张,短时间内放量难度较大。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快速提升,全年磷酸铁锂对应碳酸锂需求及高镍三元材料对应氢氧化锂需求增量迅猛,锂价有望受到“成本+需求”双驱动维持高位,锂盐业务的量价齐增有望助推公司未来业绩发生逆转 考虑到重大事件不确定性等,我们维持公司评级为无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锂价大幅下跌;扩股增资方案实施不及预期等 2021-06-22永兴材料(002756)不锈钢深耕细作 锂电蓄势待发 不锈钢+锂电双轮驱动,公司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作为国内不锈钢棒线材龙头,近年来积极发展第二主业,持续进军锂电领域。受益于不锈钢+锂电业务的双轮驱动,未来公司 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 亿元、11.70 亿元、15.66 亿元,EPS分别为1.62 元、2.88 元、3.86 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 年PE 分别为38.5倍、21.6 倍、16.2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不锈钢:深耕细作,增长潜力有待挖掘 行业层面:供给端,国内不锈钢长材行业集中度较高,产量CR5 达到74%,竞争格局良好。虽然短期内有较大规模的产能集中释放 ,可能导致供给承压,但是得益于较高的技术门槛与较强的客户粘性,公司市场份额并不会受到侵蚀。需求端,以石油开采及炼化与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终端应用领域持续复苏,为公司产品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层面:公司在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领域深耕细作,专注于内部挖潜,一方面通过技改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未来产销量仍有10%左右的提升空间。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 吨毛利的提升,公司依托强大的人才资源与充足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快产品结构升级的步伐,持续提升产品的单吨盈利水平,预计2020-2023 年吨毛利将由2069 元逐步增加至2300 元。 锂电:蓄势腾飞,业绩有望集中释放 行业层面:供给端,西澳锂矿山产能不断出清,南美盐湖扩产计划也多被推迟,因此短期内新增产能有限。需求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3C 产品的快速放量,下游需求将加速释放。我们预计全球锂供需将延续紧平衡态势,锂价有望维持高位。公司层面:公司依托 自有矿山,采用云母提锂工艺生产碳酸锂,技术先进,具备显着的成本优势(2020Q4 生产成本33109 元/吨),且成本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此外,随着碳酸锂二期项目的持续放量,产销量有望实现显着提升,预计2021-2023 年碳酸锂销量分别达到1.3、2.5、3.0 万吨,公司业绩将迎来集中释放。 风险提示:碳酸锂二期项目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锂盐价格大幅下滑。 2021-05-18盛新锂能(002240)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全球一线锂盐企业 业绩拐点已至 2020年剥离纤维板业务。公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17万元,业绩实现正增长主要是Q3资产出售确认投资收益所致(2.4亿元) 。公司锂盐产品产量2.11万吨,同比+55%。子公司奥伊诺矿业产出锂精矿1.07万吨,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1)受疫情影响,冬歇 期后复工延迟近3个月;(2)四川阿坝州地区夏汛期,区域性暴雨及洪涝影响生产运输 一季度业绩拐点已现。公司一季报发布,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53,469万元/10,401万元/9,875万元,同比增长121%/282%/269%,喜迎业绩拐点。公司预测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000—30,000万元,同比增长249%—279%;即二季度单季度归母 净利润约1.5-2亿元。 公司锂盐产能快速扩张,迅速步入第一梯队。公司锂盐业务由子公司致远锂业和遂宁盛新实施,其中致远锂业设计产能4万吨,已 于2020年第四季度全部建成(碳酸锂2.5万吨,氢氧化锂1.5万吨);遂宁盛新设计产能3万吨,首期2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已于2020年末开工建设,有望2021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公司产能达到6万,位居国内前列。 金属锂一期开始量产。子公司盛威锂业一期600吨金属锂项目首组150吨产能已于2020年9月投入试生产,产品可用于锂电池、医药 、合金、核工业等领域。目前主要生产工业级金属锂。预计5月份出电池级产品,送潜在客户做认证。 今年锂矿供应有保障。预计公司今年锂盐产量或接近4万吨左右,锂精矿需求30万吨左右,依靠澳洲锂矿长协、自有库存和自有矿 山基本能满足需求。 战略聚焦新能源锂盐材料,轻装上阵。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先企业”,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清晰,锂盐产能产量快速扩产,恰逢行业景气周期上行。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6.62、8.54和8.96亿元,对应市盈率30、23和22倍。维持“强烈推 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及产业政策变化、价格波动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