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将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具体开展,编制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功能,组织开展市场主体注册及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初期拟选取绿色电力消费意愿较强的地区,待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启动后,其他有意愿地区后续也给予积极支持。试点过程中,相关部门将加强指导,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证电一体化绿电为制造业企业加持“绿卡”。绿电交易,是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的中长期易。与始于2017年的绿证相比,绿电的证书与物理电量捆绑销售,权属清晰,用户可在绿电市场交易直接购电+获得绿证。目前,绿电的用户主要包括出口企业、承诺未来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公司和国内自愿承诺购买绿电的公司。未来,如碳边境调节税开征,钢铁、铝等高耗能企业也将进入绿电交易市场。 机构指出,首批绿电交易达成交易电量79.35亿千瓦时,预计2022年随着绿电市场的推进,市场规模至少在200-300亿千瓦时(2021年仅半年规模);2023年后,如欧盟碳边境调节税启动,将有更多高耗能企业进入市场,绿电交易规模或有望看到千亿千瓦时。未来绿电的主要增量来自平价新能源上网,绿电溢价+市场空间扩容,双因素驱动新能源运营商成长,建议关注新能源运营商:A股三峡能源(600905)、中闽能源(600163);H股中广核新能源、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 2021-06-11三峡能源(600905)电力行业最大规模IPO 风光三峡厚积薄发 事件:公司于2021 年6月10 日IPO首日上市。本次IPO发行新股85.71亿,发行价格2.65 元/股,募资总额227.1315 亿元,扣除发 行费用后募资净额224.9963 亿元,发行后EPS 为0.0918 元,BPS 为2.2270 元。 点评:电力行业规模最大IPO,上市首日市值超千亿。公司是我国最大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的新能源战略实施主体,是A 股市场 稀缺的大型新能源运营商之一。本次IPO 是我国电力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募资金额超过227 亿元。公司股票上市首日涨幅达44.15%,触及涨停,总市值达1091 亿元,超越龙源电力成为A 股及H 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运营上市公司。 风光协同并进,引领海上风电。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去年新增投产装机超500 万千瓦,截至去年底,公司累计装机规模超1500 万千瓦。截至2020Q3,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189.8 万千瓦,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5.69%。其中风电、光伏发电和中小水电装机容量分别为689.88 万千瓦、477.14 万千瓦和22.78 万千瓦。公司积极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截至2020Q3,公司海上风电项目已投运规模达104 万千瓦、在建规模为293 万千瓦、核准待建规模为530 万千瓦,预计2021 年底公司海上风电装 机规模将超400 万千瓦,稳居行业龙头。公司IPO 募集资金除使用不超过50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外,剩余募集资金将被用于7 个海上风 电场项目,公司海上风电实力进一步增强。 盈利能力强劲,毛利率持续走高。2020 年公司业绩提升加速,实现营业总收入113.15 亿元,同比增长26.33%;实现归母净利润36.11 亿元,同比增长27.16%。受益于装机容量不断增长,2021Q1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12 亿元,同比增长43.08%;实现归母净利润14.95 亿元,同比增长51.41%。自2016 年以来,公司毛利率始终高于50%并不断走高,2020年和2021Q1 公司毛利率分别达57.55%和64.51%。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6.56/203.08/243.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7.24/63.42/71.71 亿元,EPS 为 0.17/0.22/0.25 元,对应PE 为23.10/17.21/15.22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电价大幅下行 2021-05-08中闽能源(600163)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20年和21年Q1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三位数增长 期待更多项目注入带动业绩增长 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152.0%,ROE(加权)达14.47% 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52 亿元,同比增长74.42%;实现归母净利润4.86 亿元,同比增长151.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6 亿元,同比增长214.76%;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达到7.83 亿元,同比增长11.60%。2020 年,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达到67.70%和42.74%,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1.91pct 和14.98pct,ROE(加权)达到14.47%,较去年同期增加7.00pct。公司2020 年经营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平海湾一期50MW 海上风电项目上年同期升压站改造以及配合国网线路改造部分月份停产,本期正常并网发电,此外,在建的平海湾二期246MW 海上风电项目上年8 月份开始陆续投产;2)在建的青峰山二期 项目、王母山项目、马头山项目、大帽山项目(合计装机规模达19.98 万千瓦)本期陆续投产。 电量方面,报告期公司权属各项目累计发电量23.0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21%;上网电量22.4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24%。分电源看,2020年公司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70.92%和3.65%。 电价方面,公司在福建省的风电、黑龙江省的风电以及新疆的光伏发电平均上网电价分别为664.25 元/兆瓦时、501.54 元/兆瓦时和796.77 元/兆瓦时,分别同比上涨9.36%、0.31%和3.68%。 利用小时数方面,2020 年度,公司权属福建省内陆上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206 小时,海上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530 小时,黑龙江省三个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607 小时,均高于全国平均利用小时数2097 小时;新疆光伏项目利用小时数为1766 小时,也高于全国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1160 小时。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117.95%,利润率持续提升 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1 亿元,同比增长72.4%;实现归母净利润1.73 亿元,同比增长117.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3 亿元,同比增长186.92%;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达到2.23 亿元,同比增长140.16%。2020 年,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达到70.74%和50.08%,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9.86pct 和6.49pct,ROE(加权)达到4.68%,较去年同 期增加2.2pct。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因为:1)福建省内各风电项目一季度平均风速较上年同期增长。2)2020年度公司在建的19.98 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全部投产运行。3)2019 年重大资产重组注入的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二期24.6 万千瓦项目新增部分风机投产。 电量和装机方面,一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6.9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89%;累计完成上网电量6.8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61%。截至2021年3 月31 日,公司并网装机容量达到85.43 万千瓦(风电83.43 万千瓦,光伏2 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79.07 万千瓦 ,在建装机容量10.8 万千瓦(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在建装机容量7.8 万千瓦,富锦市二龙山镇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装机容量3万千瓦),公司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已占公司总装机规模的25.52%。 公司与富锦市签署框架协议,拟开发建设100 万千瓦可再生能源项目 2021 年4 月6 日,公司与富锦市政府签署了《黑龙江省富锦市可再生能源基地项目投资开发框架协议书》,拟推动在黑龙江省佳 木斯市管辖的富锦市行政区域内建设100 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基地项目,共同争取该项目列入黑龙江省可再生能源建设计划。富锦可再生能源基地项目规划建设容量约为1000MW(具体装机规模以纳入黑龙江省可再生能源建设计划的规模为准),预计总投资约为78 亿元人 民币。 投资建议:优质新能源运营商,维持增持评级。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运营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未来绿证和碳交易市场都有望发生改变,增厚企业利润。此外公司控股股东有多个在建、拟建风电项目,项目成熟后有望注入公司。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8.15、9.40、11.86 亿元,对应PE 9.2x、8.0x、6.4x。 风险提示:来风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电电价下调,自然灾害,施工意外事故,宏观经济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