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经济半小时》“振兴农业在强芯”,提出我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两者都占据了全球市场半壁江山。种猪是生猪的“芯片”,然而我国绝大部分“猪芯片”来自国外,在这种情况下,进口种猪一旦断供,后果难以想象。目前在消费市场上,中国本地猪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由上世纪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2%。另外2016年的一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特有的90个地方猪种中,8个品种已经灭绝,29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掌握种源的核心育种技术迫在眉睫。 而在4月27日《经济半小时》也曾专题“保护本土“二师兄””。随后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就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作为国家层面启动的第二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提出了立足“十四五”规划、面向2035年推进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是确保种源自主可控、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一个重要行动。自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发布以来,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管理办法》和生猪、奶牛、肉牛、羊、肉鸡、蛋鸡和水禽国家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全面修订了核心育种场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和配套管理表格。可以预见,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进程有望加快。 央媒一年内两次提及保护畜禽种源,可见问题的迫切性。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为破解种质资源问题指明了方向。业内预计,未来畜禽育种将获得更多的资金及政策扶持,有研发优势的上市公司明显受益。 新希望(000876)2020年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猪产业育种公司,专门致力于“猪芯片”相关工作。“成华猪”、北京平谷猪场等都属于育种公司的工作范围; 民和股份(002234)在肉鸡的繁育与推广方面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民和”牌商品代鸡苗在白羽肉鸡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公司蓬莱和潍坊两个熟食品项目有望在年内生产运营; 圣农发展(002299)原种鸡新品种的审定正按原计划进行中。2019年8月,公司成功选育出国内第一个白羽肉鸡配套系,打破了我国白羽肉鸡种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2021-05-18新希望(000876)2021年一季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 看好养殖业务长期发展 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持续加码生猪养殖业务,同时饲料业务快速发展,基于猪价变化和股本变化,下调2021~2022年EPS至2.32(前值3.77)、2.08(前值3.94)元,给予2023年EPS 1.74元,给予公司2021年以10XPE,调整目标价至25元(前值39.89元)。 公司2021Q1归母净利润符合预期,原因为:1)生猪价格同比有所下滑;2)养殖成本上涨,公司Q1进行了部分疫情死淘导致猪产业Q1亏损。两项因素均在此前预期内,因此业绩总体符合预期。 利空因素基本出尽,养殖成本有逐步下行空间,关注养殖成本的边际改善。1)疫情死淘在一季度基本结束,后续死淘量大幅减少 ;2)疫情红场数大幅减少,因此主要的养殖风险因素已经在Q1释放,后续的淘汰亏损和疫情风险将逐步降低。成本方面,目前投苗数 中绝大多数以上是自产苗,配种窝数也比前两个月继续提升,未来的出栏量、出栏结构和完全成本预计逐步改善。 公司布局一体化产业链,战略落地效果显著。饲料业务,由于养殖量增长,饲料同比量利同增;禽产业,2021Q1重新实现单季度盈利,环比2020年Q2~Q4有明显改善;食品板块继续快速增长,重点规划2B端的火锅餐饮肉制品、高肉类产品和休闲产品。 风险提示:猪价快速下跌风险;疫病风险。 2021-04-30民和股份(002234)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禽链短期上行 Q1业绩修复明显 点评: 行业景气度低迷,公司2020年盈利大幅下降。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跌至0.67亿元,同比-95.86%,这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 主营产品商品代鸡苗售价大幅下降,收入降低,毛利下降,导致公司盈利严重下跌。2020年初新冠疫情严重,全国多地养殖户无法补栏,鸡苗价格一路下跌。后续因开学延迟,旅游停滞,餐饮恢复缓慢,鸡肉消费断崖式下跌,鸡肉产品价格低迷,叠加2019年白羽祖代引种增加导致产能在20Q3释放,鸡肉市场的低迷与鸡苗供应量增长助推了鸡苗价格持续下跌。20Q4随着小规模种鸡场的去产能,鸡苗供应出现拐点,鸡苗价格开始回升。全年禽产业链景气度低迷,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严重受挫,其中雏鸡毛利率从73.15跌至36.36%,整体盈 利大幅下跌。 Q1禽链供应偏紧,公司盈利改善明显。公司21Q1实现营收5.06亿元,,同比增长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减少8.30%。公司一季度扭亏为盈,主要系肉禽产业链景气度短期上行导致公司肉禽业务收入大幅改善。一季度以来,整个肉禽产业链的供应是 偏紧的,一方面饲料工业协会报道一季度肉禽饲料产量为1911万吨,同比减少9.7%,另一方面兽药企业披露的一季度禽用疫苗批签发数据也相对较低,因此可以推测出,整个禽产业链在21Q1是处于收缩状态。肉鸡供应低于市场预期,毛鸡价格在春节后拉至高位,3月起 逐步恢复;肉鸡苗价格则受益于供应偏紧和毛鸡价格拉动持续上涨,全面突破5元/羽后维持在高位震荡。公司一季度迎来禽链景气度上行,肉禽业务收入显著提高,毛利明显改善。 供应增加而需求不振,短期警惕肉禽价格回落。根据博雅和讯测算,4月份肉鸡出栏量环比增加5%左右,肉鸡供应量增加,预计鸡 价较3月份有所回落,后续5-6月份,毛鸡供应量仍有增长空间,若终端需求持续低迷,毛鸡Q2或将跌破8.0元/公斤,鸡苗价格或将受此牵连加快跌势,利空肉禽养殖户,预计公司Q2毛利率承压。 月末新股融资顺利,全面布局产业链。4月末,公司新股发行顺利,募得资金5.7亿元,用于年存栏80万套父母代肉种鸡养殖园区项目、年孵化1亿只商品代肉雏鸡孵化厂建设项目、肉制品加工项目及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其中蓬莱和潍坊两个熟食品项目,有望在年内 生产运营。在非洲猪瘟致使肉禽养殖迎来新一轮增长机会,下游熟食制品潜存广阔市场空间的背景下,公司依靠自身技术研发及品牌等优势,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扩大现有商品代肉雏鸡产能,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延伸产业链布局,发挥纵向一体化协同效应。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中国父母代笼养种鸡龙头企业,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父母代肉种鸡饲养和商品代肉鸡苗的生产,在肉鸡的繁育与推广方面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民和”牌商品代鸡苗在白羽肉鸡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公司全面布局肉禽产业链,若项目进展顺利,未来2-3年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我们认为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6.53/7.75/6.87亿元,EPS分别为2.16/2.56/2.27,对应PE分别为7.0/5.9/6.6.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 2021-05-14圣农发展(002299)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鸡肉业务持续彰显行业优势地位 食品业务C端布局加速 发布2020 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45 亿元(-5.59%),归母净利润20.41亿元(-50.12%)。基本每股收益为1.64 元,加权ROE 20.66%,同比减少25.1个百分点。利润分配预案:公司2020 年前三季度以12.45 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10 元(含税),送红股0 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发布2021 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7 亿元(+3.39%),归母净利润0.80 亿元(-88.56%)。基本每股收益为0.06 元,加权ROE 0.84%,同比减少6.4 个百分点。 鸡肉业务:鸡肉销量显著增长,2020 年单羽盈利仍维持相对高位。2020 年公司鸡肉销量为97.9 万吨,同比增长10.6%,我们测算肉鸡屠宰量近5 亿只。尽管2020 年禽链行情低迷,受益于公司鸡肉产品良好的客户结构与品牌溢价,我们测算公司全年鸡肉销售均价 约为11036 元/吨,相较于行业平均水平仍有逾1000 元/吨的溢价。成本方面,在玉米和豆粕等大宗原料价格明显上涨的不利背景下, 通过推进各环节精细化管理和自有种源替代,公司全年鸡肉完全成本约为9200 元/吨,同比基本持平。2020 年公司鸡肉业务吨盈利约 为1840 元/吨,羽均盈利约为3.7 元/羽,尽管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处于相对良好水平;公司鸡肉业务全年贡献净利润约18 亿元。 21Q1 公司鸡肉销量为21.9 万吨,同比增长约16%;主要受行情因素影响,销售均价约为11140 元/吨,同比下降约15%。在大宗原 料价格进一步上涨的不利背景下,21Q1 公司鸡肉完全成本大幅上升至10800 元/吨以上的高位。相较于去年同期,销售均价下降叠加完全成本上升,我们测算21Q1 公司鸡肉吨盈利约为300 元/吨,羽均盈利仅为0.6 元/羽。 展望2021 年,我们预计公司屠宰量将稳步上升至5.5 亿羽;禽链行情磨底震荡背景下销售均价约为10800 元/吨。成本方面,我们判断大宗原料价格难以再现一季度的高位,叠加公司继续推进工业4.0 建设和改善养殖模式,自有种鸡的应用也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二季度开始公司鸡肉完全成本预计下行,全年平均水平为9700 元/吨左右,相较于2020 年仍有500 元/吨左右的同比增幅。基于以上假设,我们测算2021 年公司鸡肉吨盈利约为1100 元/吨,羽均盈利约为2.2 元/羽,贡献净利润约12 亿元。 食品业务:熟食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C 端布局加速。公司食品业务主要定位为To B 端的餐饮客户中央厨房与To C端的家庭便 捷美食专家;随着鸡肉制品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餐饮、商超新零售等销售渠道的带动,近年来圣农食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2015-2020 年,圣农食品营业收入由11.8 亿元增长至47.6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32%;净利润则由0.6 亿元增长至2.1 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达28%。 2020 年圣农食品营业收入约为47.6 亿元,在圣农发展合并营收当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35%;其中公司通过加强To C端全方位渠道 布局,C 端渠道占食品业务整体营收的比重已达16.1%,同比大幅上升7.4pct。2020 年公司食品销量19.2万吨,同比上升5.7%,除鸡肉深加工制品之外还开发了以牛肉和猪肉为原料的系列产品。 中长期来看,我们预计公司食品业务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产能方面,公司目前食品业务已建和在建工厂合计产能超过43.3 万吨,随着食品八厂和九厂的陆续投产,今年开始食品产能掣肘的局面将会得到缓解,熟食转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021 年公司食品销量有望突破25 万吨,明后年继续保持30%左右的较 高同比增速。 2)研发方面,公司先后在光泽、福州和上海等地成立三大研发中心,并在杭州设立营销创新中心,拥有100 多人的专业研发团队 ,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具体来看,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牛羊肉和猪肉等其他原料类产品的开发,重点突破牛肉类产品;此外也将尝试突破中餐品类结构,实现西餐向中餐的拓展。 3)渠道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以福建为核心,以华东、华南为区域中心,并向华北、西北拓展的市场区域布局体系。此外, 公司拟大幅增加C 端品牌宣传预算,并通过微信、抖音和今日头条等新兴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升级,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公司还将面向低线城市打造BC 超市、菜市场和大卖场联动的品牌样板市场,扩大业务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2021-2023 年肉鸡屠宰量分别为5.5/6.0/7.0 亿羽的假设(暂不考虑中盛农牧未来资产注入与其他并购),我们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6/23.6/39.4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01/1.89/3.16 元。公司未来两年肉鸡出栏量有望实现突破,完全成本进一步下降;食品业务处于高速成长期,C 端有望实现转型发展。我们认为公司理应享受一定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1年30~35 倍PE 估值,合理价值区间为30.30~35.35 元,对应2021 年PB 为3.74~4.36 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白羽鸡价格大幅下跌;禽流感等疫情;食品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