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国网提出全力保供 电网灵活性和调度能力受关注(概念股)

2021-9-28 10:02|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434| 评论: 0

摘要: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我国电力供应整体较为宽松,但缺少满足尖峰时刻 ...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我国电力供应整体较为宽松,但缺少满足尖峰时刻需求的电力装机,清洁能源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预计储能电价完善机制有望加速落地,将提升投资吸引力,为风光大规模开发提供坚实基础。招商银行研究院认为,为了实现新能源的消纳,电网需要系统性升级。包括加强特高压通道建设,增强配电网稳定性,以及结合物联网进行数字通信能力的提升。

  林洋能源(601222)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研发大规模锂离子储能相关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国电南瑞是电网二次设备及数字化全产业链龙头;

  恒华科技(300365)在光伏、风电场等清洁能源设计与管理领域拥有一系列BIM产品。

2021-06-21林洋能源(601222)打通储能产业链 构筑新增长极
储能电芯公司落地,拓展储能产业链公司
林洋能源6 月10 日发布公告(临 2021-50),完善储能产业配套能力,林洋合作亿纬动力成立江苏亿纬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合资公司拟投资不超过人民币30 亿元建设年产10GWh 的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池,共同拓展储能业务。继20 年9 月成立林洋亿纬储能系统公司后,储能电芯公司落地,有望打通公司储能业务版图,贡献新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EPS 分别为0.69/0.84/1.00元,目标价10.35 元,维持“买入”评级。
储能业务布局已久,顺应储能趋势加速布局
林洋能源在2015 年起布局储能业务,陆续建设了上海军工路光充储项目、亿纬锂能惠州及湖北荆门厂区用户侧储能项目、连云港 工业园区用户侧储能项目、安徽田集电厂光储项目等多个储能示范项目,储能项目建设运营经验丰富。20 年以来,江苏、浙江等多地 推动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政策,要求新建的平价电站配备5-20%的储能,随着新能源电站建设并网,储能需求有望快速释放。公司顺应 储能发展趋势,推动研发3S 融合、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等技术,与亿纬合作成立储能系统和电芯公司,与华为合作研发大规模 锂离子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加速储能行业布局。
充分融合已有业务,实现客户与项目优势跃迁
公司以“智能、储能、新能源”三大业务为发力点,业务覆盖智能电表、用电信息管理、新能源发电、EPC、储能、节能等领域, 现有业务有望助力储能发展。新能源配储政策支撑储能建设需求,公司对外承建的光伏EPC 项目以及自建光伏电站有望助力储能业务快速放量。公司深耕电网业务多年,智慧能效平台管理负荷达1200MW,协助未来拓展电网及用户侧储能需求,实现客户与项目优势跃迁。从商业模式上看,山东省已明确新能源电站可以通过共享储能完成配储要求,公司推进“共享储能”电站模式,满足新能源电站配储要求,协助获取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等增值收益。
储能落地规模可观,助力公司业务
根据年报披露,公司规划2021 年建设不低于300 MWh 储能系统,21-23 年累计建设不低于2–3GWh 储能系统,打造端到端的储能 全生命周期业务链,提供储能系统设备、EPC 工程总包及商业运营支撑服务。考虑到储能布局顺利落地,我们调整21-23 年EPS 预测至0.69/0.84/1.00 元(前值为0.66/0.78/0.89 元),可比公司21 年Wind 一致预期PE 为22.50 倍,考虑补贴仍有拖欠,给予公司21 年15 倍PE,目标价10.35 元(前值9.23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建设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

2021-06-21林洋能源(601222)打通储能产业链 构筑新增长极
储能电芯公司落地,拓展储能产业链公司
林洋能源6 月10 日发布公告(临 2021-50),完善储能产业配套能力,林洋合作亿纬动力成立江苏亿纬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合资公司拟投资不超过人民币30 亿元建设年产10GWh 的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池,共同拓展储能业务。继20 年9 月成立林洋亿纬储能系统公司后,储能电芯公司落地,有望打通公司储能业务版图,贡献新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EPS 分别为0.69/0.84/1.00元,目标价10.35 元,维持“买入”评级。
储能业务布局已久,顺应储能趋势加速布局
林洋能源在2015 年起布局储能业务,陆续建设了上海军工路光充储项目、亿纬锂能惠州及湖北荆门厂区用户侧储能项目、连云港 工业园区用户侧储能项目、安徽田集电厂光储项目等多个储能示范项目,储能项目建设运营经验丰富。20 年以来,江苏、浙江等多地 推动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政策,要求新建的平价电站配备5-20%的储能,随着新能源电站建设并网,储能需求有望快速释放。公司顺应 储能发展趋势,推动研发3S 融合、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等技术,与亿纬合作成立储能系统和电芯公司,与华为合作研发大规模 锂离子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加速储能行业布局。
充分融合已有业务,实现客户与项目优势跃迁
公司以“智能、储能、新能源”三大业务为发力点,业务覆盖智能电表、用电信息管理、新能源发电、EPC、储能、节能等领域, 现有业务有望助力储能发展。新能源配储政策支撑储能建设需求,公司对外承建的光伏EPC 项目以及自建光伏电站有望助力储能业务快速放量。公司深耕电网业务多年,智慧能效平台管理负荷达1200MW,协助未来拓展电网及用户侧储能需求,实现客户与项目优势跃迁。从商业模式上看,山东省已明确新能源电站可以通过共享储能完成配储要求,公司推进“共享储能”电站模式,满足新能源电站配储要求,协助获取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等增值收益。
储能落地规模可观,助力公司业务
根据年报披露,公司规划2021 年建设不低于300 MWh 储能系统,21-23 年累计建设不低于2–3GWh 储能系统,打造端到端的储能 全生命周期业务链,提供储能系统设备、EPC 工程总包及商业运营支撑服务。考虑到储能布局顺利落地,我们调整21-23 年EPS 预测至0.69/0.84/1.00 元(前值为0.66/0.78/0.89 元),可比公司21 年Wind 一致预期PE 为22.50 倍,考虑补贴仍有拖欠,给予公司21 年15 倍PE,目标价10.35 元(前值9.23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建设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

2021-03-08恒华科技(300365)电力BIM领导者 受益于"碳中和"
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商,BIM立足电力,向交通、水利领域拓展。公司成立于2000年,深耕能源信息化,采用线上线下向结合服务 模式,核心业务包括设计软件与服务、基建管理软件与管控服务、配售电业务三大业务板块,客户包括电网公司、电力设计企业、地方电力公司、配售电公司、智慧园区以及用能企业等。近年公司积极开展BIM平台研发,持续投入优化技术路线和产品体系,目前公司BIM已经在电力行业取得先发优势,并开始向交通、水利等垂直领域拓展,目前公司BIM相关技术及产品在交通的施工领域多个项目中已得 到初步应用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项目实施结算延后,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减少44.96%,但第三季度公司设计板块业务快速恢复,Q3单季营收同比增长25.51%。
推进产品云转型。公司积极推进软件产公司积极推进软件产品与服务的标准化和云转型,以三维设计软件为基础,不断扩充SaaS产品体系,目前公司SaaS核心产品包括三维设计、工程造价、项目评审、智慧基建、智慧运维、电力大数据等系列产品。2019年公司基于云平台的产品和服务收入占比超过30%,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云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71914个,其中电+智联服务云平台注册用户数38655个,用户数、月均浏览量(PV)、月均访客量(UV)、日活跃用户均较2019年度取得大幅增长。我们认为,云转型有助于公司以周 期性的版本更新满足客户最新需求,提升客户粘性。
清洁能源领域技术储备充足,将受益于国内“碳中和”推进。国际社会积极关注碳排放问题,全球范围内“碳中和”已成为大势所趋。2021年以来我国多部委就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密集发声,“碳中和“也将成为近期“两会”重要关注点。3月1日,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及加快电能对化石能源替代,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公司在光伏、风电场等清洁能源设计与管理领域拥有一系列BIM产品,同时公司可以为新能源领域提供咨询、规划设计等基数服务。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电力BIM领导者,在清洁能源技术储备充足,将受益于国内“碳达峰”“碳中和”推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44/0.53/0.6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22/18/1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电力信息化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2)BIM推进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4)系统性风险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