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华为本周将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 产业链公司受关注(概念股) ...

2021-12-21 10:11|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550| 评论: 0

摘要:   华为终端将于12月23日举行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新机P50Pocket采用纵向折叠设计。该款机型与GalaxyZFlip3类似定位高端新潮市场,后者开售39天即达到70万部销量。上周OPPO刚刚发布了旗下折叠屏手机OPPOFindN。   ...
  华为终端将于12月23日举行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新机P50Pocket采用纵向折叠设计。该款机型与GalaxyZFlip3类似定位高端新潮市场,后者开售39天即达到70万部销量。上周OPPO刚刚发布了旗下折叠屏手机OPPOFindN。

  OPPOFindN的发布开启折叠机新品密集发布期,华为、vivo、荣耀、小米等新品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陆续发布,推动渗透率实现快速提升。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480%。机构预计2021、2022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分别有望达到1000万台、2000万台以上,同比增长420%、100%以上。

  斯迪克(300806)折叠胶粘技术以及减反射技术有望在华为新款折叠屏手机上应用,包括OCA、AR膜等系列材料。

  东睦股份(600114)已是小米、OPPO等3C企业合格供应商之一。MIM板块有望受益折叠屏手机新品推出持续增长。

2021-04-19斯迪克(30080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产品体系与结构持续优化 产能成长叠加多领域开拓共创美好未来
OCA 得到终端客户认证并实现稳定供货是成长核心。
一季度扭亏为盈是公司成长的重要信号。
投资者对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板块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
PET 膜材生产线项目的落地将成为公司接下来的重要看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公司在前述国产替代窗口背景下的持续成长空间,公司上市后已经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诸如特斯拉、华为等核心客户的产品导入和份额初步提升,但站在全球功能性薄膜和胶粘材料维度,公司的整体市场占比仍然非常低,而且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消费电子。从可借鉴的3M 的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医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建筑、食品、检测等领 域其实大有可为,公司在这些领域已有明确前瞻性布局,扩张与成长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考虑到公司募投项目的落地时间,未来三年都将是公司成长弹性的重要兑现期,预估公司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2.75、4.28、6.88 亿元,公司当前市值对应PE 23.17、14.90、9.26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募投项目达产进度以及核心客户产品导入速度低于预期;(2)下游客户因受疫情或贸易战等不可抗拒因素影响,整体出货水平低于预期。

2021-06-03东睦股份(600114)子公司富驰进入苹果TOP200供应商 业绩拐点渐显
子公司富驰高科为国产MIM双雄之一,主要负责MIM板块业务
富驰高科为东睦子公司,主要负责母公司MIM板块业务,目前已经完成与华晶粉末(公司另一个MIM子公司)的整合。根据年报披露,2020年富驰高科+华晶全年营收近13亿元,与精研科技(15亿元)营收相当。公司积极布局富驰连云港基地,伴随2021年下半年产能 逐渐迁移,MIM业绩有望超预期。
假设苹果进入折叠屏手机领域,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国产MIM双雄富池高科(东睦)、江苏精研均新进入苹果TOP200供应商显示苹果公司对MIM产业重视程度提升。当前折叠屏手机铰链使用MIM工艺,小米、华为、三星均在折叠屏业务积极布局,公司与头部知名企业合作处于MIM行业内最高水平之一。假设未来苹果布局该领域,双雄也将率先受益。
基本面:中长期持续看好公司三大业务反转!
PM业务:2020Q4出现拐点且创历史新高,持续受益下游汽车较高景气度。MIM业务:2020年受疫情及贸易摩擦冲击,部分产品开发 进度滞后,短周期项目销售不及预期造成整体MIM业绩亏损(2020年富驰+华晶业绩亏损585万)。中长期来看,2021年下半年连云港搬 迁有望使MIM业务具备较大向上弹性。预计未来MIM业务趋势向好:1)MIM板块公司整合完毕,连云港新基地有望于2021年6月底前竣工 投产;2)折叠屏手机或成爆款机型,市场空间大,公司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折叠屏铰链供应商之一有望持续受益。
我们认为母公司管理持续赋能叠加新厂搬迁以及消费电子新品上市,中长期MIM业务拥有较大向上弹性。
SMC业务:子公司科达磁电2020年营收3亿元,同比增长30%,受益新能源行业大发展,预计处于量价齐升阶段,
盈利预测
公司为全球唯一一家粉末冶金压制成形与金属注射成形产业规模同时达到10亿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年报披露2021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0亿元。我们维持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净利润为3、4、4.8亿元(测算2021年PM业务净利润约2亿元、MIM+SMC 业务净利润约1亿元),同比增长244%、36%、17%,对应PE为17、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MIM整合效果低于预期;2)消费电子行业景气低于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