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公司动态点评:春节动销良好 白奶需求坚挺 奶粉加速成长 伊利股份春节动销情况良好,常温白奶增速可观。疫情背景下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白奶刚需属性凸显,根据调研反馈,常温白奶行业在2021 年实现双位数增长,伊利金典系列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持续升级,2021 年前三季度金典的增速达20%以上,其中金典高端系列的增速达50%以上,2022 年春节期间伊利实现良好动销,常温白奶(包括金典、基础白奶系列)依然保持高增势头。常温酸奶安慕希新品上市后市场反馈良好,鉴于常温酸奶行业增速放缓,公司将继续通过口味创新和拓宽消费场景等方式延长安慕希的产品生命周期。费用投放方面,北京冬奥会期间营销投入会造成短期费用扰动 ,但是全年费用投入节奏在公司整体的规划框架之内。 伊利金领冠的市场表现节节升高,收购澳优布局羊奶粉,奶粉业务占总收入比重的提升将有助于公司净利润稳步抬升。2021 年伊利在奶粉板块针对渠道更加聚焦,重点突破母婴连锁及下沉市场,同时梳理了产品的价格体系,2021 年前三季度,伊利奶粉业务取得了同比30%以上的增长,全渠道增速行业第一,其中,金领冠珍护增速超40%,为该细分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品牌。2022 年1 月28 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金港控股完成澳优乳业股份的交割事宜,交割完毕后伊利持有澳优34.33%的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澳优乳业旗下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已是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的标杆性产品,根据尼尔森数据,自2018 年以来,澳优配方羊奶粉销售额已连续3 年占国内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总进口量6 成以上,居全球羊奶粉销量第一。伊利和澳优未来计划分开运营,争取未来成为国内奶粉行业国产、外资品牌的整合者,同时在供应链、研发等方向寻求协同。奶粉业务的毛利率、净利率水平均高于液态奶,奶粉业务占比的提升将有助于伊利达成每年净利率50BP 提升的目标。 布局奶酪、低温鲜奶业务,为实现“2025 年全球乳业前三,2030 年全球乳业第一”的战略版图中添砖加瓦。2021 年6 月,伊利单独设立奶酪子公司“伊家好奶酪”并引入员工持股,2021 年4 季度上市常温奶酪棒,并在伊利传统优势的常温液奶渠道的铺货。在低温鲜奶领域,伊利已基本完成全国的产能布局,目前在重点城市进行试点。 伊利在奶酪和低温鲜奶领域仍在探索更高效的盈利模式,预计短期很难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属于为伊利实现“2025 年全球乳业前三, 2030 年全球乳业第一”目标的战略性布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当前在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大众品整体需求仍旧疲软,乳制品板块由于其非周期性和必选消费属性,受益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需求仍在增长。伊利股份作为国内乳制品的龙头,常温白奶、奶粉业务持续高增,支撑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抬升,预计公司2021-2023 年EPS 分别至1.44 元、1.70 元、1.92 元,对应EPS分别为28X、24X 和21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奶价格持续上涨;2)行业竞争加剧;3)需求情况不及预期等。 广汇能源(600256):天然气煤炭高景气 绿色能源转型拐点将至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增报告。公司于2022 年1 月5 日发布2021 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0-50.5 亿元,同比增长267%-278%。创造自公司上市以来历史最好业绩。预计2021 年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4-22.9 亿元,同比增长241%-265%,环比第三季度增长58%-69%,刷新公司单季度业绩新高。 点评:气煤油多板块布局,资源优势显著。广汇能源立足新疆及中亚丰富的资源优势,是国内唯一一家气、煤、油资源齐全的私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液化天然气LNG、煤炭、甲醇、煤焦油等核心产品的销售。2020 年天然气业务为公司贡献55%的营收。加注站标杆站建设,非气增值、贸易及外采等业务,使公司的终端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公司在建项目主要有哈萨克斯坦斋桑油气田开发、启东LNG 接收站扩建等。 积极顺应低碳绿能趋势,制定氢能源产业链规划。1 月25 日公司发布了《关于氢能产业链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致力于转型成为传统化石能源与绿色新型能源相结合的综合型能源企业。将新能源(风间带光伏)发电与电解水制氢作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氢能对于交通用能、绿色电力、化工用氢的“三个替代”,推动氢气“制输储用”一体。“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21 座加氢站、198 套100Nm3/h 制氢装置、新增700 辆氢燃料重卡。此外,公司于2021 年5 月20 日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广汇碳科技公司,拟规划分批建设300 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管输(CCUS)及驱油一体项目。2022 年12 月前先建成一套10 万吨/年CCUS 示范项目装置。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公司积极规划第二次绿色转型,在碳减排交易领域前景可观。 业务营收稳步增长,前三季度收入创历史最佳水平。2021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4.69亿元,同比+65.66%;归母净利润27.60 亿元,同比+289.47%;扣非净利润27.44 亿元,同比+247.55%。公司2021 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2.16/2.95/1.00亿元,同比-0.49%/-2.99%/+878.80%。 盈利预测:首次覆盖该股,并给予公司“买入”评级。我们预测2021-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37.88/484.53/689.6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0/64.56/88.94亿元,对应PE 分别为9.23/7.22/5.24x。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公司在建项目进程不及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盈利预测与估值模型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