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十四五”点名复合型储能 概念股或将受益

2022-2-28 09:32|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322| 评论: 0

摘要:   新型储能,尤其是电化学储能,因为要服务以风光电为主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和以纯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两大赛道,被誉为碳中和“龙脉”。近日,《“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也对新型储 ...
  新型储能,尤其是电化学储能,因为要服务以风光电为主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和以纯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两大赛道,被誉为碳中和“龙脉”。近日,《“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也对新型储能的“C位”予以确认。值得注意的是,复合型储能在十四五规划中被首次提及。

  那么,复合型储能究竟是什么?《方案》为什么强调开展复合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具有这一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又有哪些?前景如何?

  复合储能即混合储能,可破解单一储能技术路线的痛点

  《方案》提出,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方案》强调,为强化技术攻关,构建新型储能创新体系,将推动多元化技术开发,加快多元化技术示范应用。其中,要结合系统需求推动多种储能技术联合应用,开展复合型储能试点示范。据不完全统计,这也是复合型储能首次在十四五规划中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以风光电为主的新能源系统对储能系统的扰动频繁、多变,工况复杂,目前能够同时满足调峰、调频、调压、事故备用、爬坡、黑启动等多种需求的单一储能路线还未出现。复合储能也就是混合储能,是以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储能路线或储能电池的混合搭配,通过优势互补组成优化的储能系统,从而有效发挥能量型储能介质的持久性和功率型储能介质的快速性,应对常规负荷与冲击型负荷,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混合储能,相当于递给了跳高运动员一根撑杆

  根据媒体报道,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科力远(600478)董事长钟发平曾表示,“扶圆补缺 共融共生”的思路、方法,有助于解决很多行业看似无解的难题。他认为,储能技术的突破类似奥运会上的跳高比赛,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提升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在目前储能材料、技术、工艺没有重大变化的前提下,追求单一储能技术路线的极致突破无疑将面临更苛刻、复杂的挑战,也需要更多投入,而混合储能相当于给了运动员一根撑杆,帮助他用撑杆跳的方式挑战普通跳高,从而跳得更高、更容易,代价更小。

  科力远“镍氢+锂电”混储数智能源系统,发挥了功率型镍氢电池的快速性和大功率充放电优势,由镍氢电池承担了大部分的大功率充放电,从而优化能量型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环境,延长了使用寿命,系统的安全性也因此得到保障,调峰、调频、调压的综合性能提升,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更加可控。

  去年,山西省发改委发布了首批“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公示。公示中共有15个项目,包含了全钒液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应用,此外还增加了飞轮储能技术,更多的是采用两种技术混合模式,磷酸铁锂+飞轮储能、磷酸铁锂+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

  “光用锂电储能应用于新能源场站调频,频繁充放电使锂电池系统使用寿命过短,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光用飞轮储能成本高、易浪费,将二者结合起来,正好优势互补,性价比最高。”“飞轮+锂电混合储能”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国网山西电科院新能源所所长郭强曾如上表示。根据荷兰技术供应商Leclanche发布的数据,“飞轮+锂电混合储能”意味着电池的使用寿命至少可达15年。

  超级电容器在概念上则与科力远“镍氢+锂电”的混合储能系统类似,能量型的锂电池搭配功率型的超级电容储能,各自发挥优势,组合供能,应对不同工况。

  哪些企业拥有混合储能技术、产品

  混合储能兼具能量型储能的持久性和功率型储能的快速性,能够同时应对常规负荷与冲击型负荷,具有较宽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但目前,国内具有混储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并不多见。

  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混合储能产业化应用的当属科力远(600478),这家镍氢电池龙头企业通过与控股公司的资源联合推出了颇具创新性的“镍氢+锂电”混储数智能源系统,目前已经与河北省保定市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动混储的示范应用,并成功中标英利中国在河北的保障性光伏配套项目。

  此外,中电兴发(002298)(002298)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股的安徽美能储能系统有限公司,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在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混合储能产品(锂电池和液流电池)等方面适用于电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电能存储需求。

  华阳股份(600348)(600348)与北京华峰合作推出钠离子电池混合储能系统,公司投资建设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被誉为“钠离子电池材料第一股”。

  2021年以来,已经有21个省份发布了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的方案,有14个省份明确了2021年年度规模指标。据不完全统计,“风电+光伏”发电的总装机是127.8GW,如果储能容量按10%算,预计达到12.78GW左右。

  复合(混合)储能模式可提升储能系统的综合性能,对整个储能产业市场交易的多元化具有创新意义。《“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聚焦各类应用场景,关注多元化技术路线,以稳步推进、分批实施的原则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加强示范项目跟踪评估。在宏观政策推动下,复合(混储)储能有望伴随新型储能的爆发开启新纪元。

2021-12-15华阳股份(600348)翟红:无烟煤龙头抢滩新能源蓝海
阳泉,山西最小的地级市,却是中国最大的无烟煤产地。70年来,从此地掘出的“乌金”,源源不断地输往大江南北。华阳股份因此兴盛,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上市公司。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更因煤而变。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及山西省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华阳股份这个能源巨头开始转身。
“山西作为能源重要省份,煤炭革命不是要革煤的命,而是要以此为基,迎接新能源的到来。”华阳股份董事长翟红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阳股份要紧紧把握时代的风口,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条腿”,走出一条符合华阳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立志成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探路者。
加快“新能源+储能”布局“双碳”目标下,煤炭企业的明天是什么?作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上市公司,华阳股份解题思路是——从煤出发,不断将触角伸向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
“我们与中科院、中科海钠共同合作打造的全球首套1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已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发布,目前2000吨钠离子电 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正在建设攻坚期,力争尽快投产,抢占行业先机。”提及华阳的转型之路,翟红颇为骄傲地说,这是公司布局储能上下游产业链的坚定一步,也是华阳打造新能源产业体系、实现国企转型的重要一环。
为何将公司转型战略落地至钠离子电池领域?
翟红介绍,该系统核心钠离子电池利用华阳储量丰富的无烟煤为前驱体,采用中科院的碳基负极材料生产技术和正极廉价原料加工工艺生产,具有成本低、安全性能高、低温性能良好、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储能、低速电动车、5G基站等领域。“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后,储能成本大幅下降,直追火电价格,未来将逐步取代铅酸电池,解决铅酸电池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缓解动力电池行业对境外锂资源的依赖。”翟红说。
布局钠离子电池只是华阳股份深挖“护城河”的一部分。
在飞轮储能领域,华阳股份与北京奇峰合作建设一期200套/年产能的飞轮储能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其中,2套600千瓦的飞轮储能产品正在深圳地铁7号线试运行。据测算,这2套600千瓦飞轮储能系统,每年可节约电量105万千瓦时,还兼具减少地铁热排放、改善列车牵引供电质量等优势。
在光伏领域,华阳股份以光伏组件作为切入点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据目前市场行情分析,5吉瓦高效光伏组件制造项目达产后预计 年产值可近百亿元。
翟红表示,公司将目光更多放在具有广阔应用潜力的技术上,积极推进“合作、合资、合伙”体制革命,通过投资产业基金及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将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光伏等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项目纳入到产业体系中。“计划到2025年形成15吉瓦光伏组件、万吨级正负极材料、2000套飞轮制造等产业,产值力争超过500亿元。”翟红说。
夯实煤炭绿色发展之基
抢占新能源赛道,为华阳股份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而自身煤炭主业的稳定,也让公司在追逐低碳之梦的道路上有底气全力奔跑。“目前公司由上市初的‘两矿一厂’、880万吨产能,成长为下辖15家分公司、42家子公司、8座在产矿井,年产煤炭4000多万吨的大型煤炭企业。”谈到华阳股份的煤炭板块,翟红介绍,目前公司还有两座新建矿井,达产后公司每年可增加产能100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碳”背景下,华阳股份积极践行环保理念,提升先进产能占比。
据介绍,公司旗下一矿对高家沟污水处理站实施全面提效改造,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50立方米/小时,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后的矿井水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二矿通过加装喷雾降尘系统、实施封闭改造等方式,走向“采煤不见煤、出煤不见尘”的绿色矿山2.0时代。榆树坡公司投建了井下超磁分离水处理系统,加上一座地面矿井水处理站,每天可处理1730立方米矿井水 ,真正做到矿井水零排放。
据介绍,自2018年以来,华阳股份已累计投资13.4亿元,用于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矸山生态恢复治理、污水提标改造、储煤场全封闭等环境治理工程,所属煤矿企业实现了“产煤不烧煤”、废水零排放、矸石等固废全部合理合规处置。同时,加大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山比例达到25%。
“在智慧矿山推进过程中,我们同样不断对标先进,以信息技术为引领,推进“5G+”智能矿山建设。”翟红表示,按照计划,华 阳股份将于今年建成国家“首批智能化升级改造示范煤矿”,之后两年内将剩余6座矿井陆续升级为智能化矿井,最终实现井下无人值 守、皮带运输系统集中控制。
增产保供践行国企担当
华阳股份主动发挥国企保障能源安全“压舱石”的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组织生产,保障煤炭供应。
“作为上市国企,危机时刻要展现我们的责任和担当。”翟红介绍,公司还承担了向重点保供省份海南发运煤炭170万吨的保供任 务,连日来,华阳各基层单位采取“24小时盯防、定期巡查”的方式,确保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责任到人、动态受控,最大限度发挥设备和人员潜能,积极释放产能,提高劳动工效,切实做到多出煤、出好煤,确保完成各项产量任务指标。同时,制定“保销售、保装车”组织措施,保证了煤炭外运销售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数据显示,仅国庆假期,华阳煤炭销量完成75.6万吨,超计划13.3万吨。其中,电煤发运量完成49.7万吨,超计划10.3万吨,三方长协履约率达100%。
针对之前高企的煤炭价格,翟红坦言:“虽然煤价上涨对煤企而言是利好,但‘竭泽而渔’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在全国火电企业面临亏损,部分省份因缺煤而影响民生的情况下,产业上下游企业都保持合理利润才是发展的持久之道。
据介绍,在拓展煤炭市场方面,华阳进行了如下布局:一是在煤炭主产地与区域内大型煤炭集团开展区域性联合销售,达到资源优势互补,满足用户煤炭多样化需求;二是通过推动开展销售联盟战略,通过外购煤炭,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扩大市场竞争力;三是充分发挥国际陆港的优势,通过火运、海运、海进江等多式联运满足下游用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