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半导体零部件乘风起 国产化率快速提升 国金证券最新研报表示,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在产业链中举足轻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市场碎片化特征明显。全球市场规模接近500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超过900亿元人民币。在自主可控加速背景下,随着下游国产设备厂商崛起,机械类零部件率先突破,国产化快速推进,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优质厂商有望复制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在过去两年的加速渗透路径,迎来份额和业绩的加速期。推荐关注各细分领域优质厂商,富创精密、江丰电子、新莱应材、正帆科技、华亚智能等。 半导体零部件概念股江丰电子(300666):半导体零部件业务加速放量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10.86 亿元,YoY 50%,归母净利润1.55 亿元,YoY 156%,扣非后1.13 亿元,YoY 181%。其中Q2 单季度营收5.97 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1.22 亿元,YoY183%,扣非后7084 万元,YoY 284%,符合业绩预告。 靶材份额扩大+零部件业务放量,收入持续高增长。公司Q2 单季度营收延续同比高增速,环比也有22%增长,主要系公司溅射靶材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和零部件产品加速放量所致。整个上半年来看,公司钽/铝/钛靶分别实现收入3.40/1.72/1.47 亿元,同比增长42%/35%/49%,业务稳步提升;铜锰合金靶订单持续上扬,铜靶也成功获得批量订单;零部件业务继续快速放量,实现收入1.77 亿元,同比高增150%。 细分产品毛利率提升,汇兑损益和投资净收益增厚利润。公司上半年毛利率30.80%,同比提升3.39pct,分产品来看,钽靶、钛靶、零部件业务毛利率整体稳定,而铝靶和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大幅提升10.99pct 和9.30pct,我们判断与产品售价和原材料自供比例有关。分季度来看,Q2毛利率31.48%,环比提升1.52pct。 此外,公司上半年汇兑收益2870 万元,较多集中在Q2;以及Q2 投资净收益5256 万元,主要为转让联营企业创润新材部分股权所致,也进一步增厚了公司净利润。 靶材龙头持续快速成长,零部件业务加速放量。1)江丰电子作为半导体靶材龙头,产品已进入5nm 工艺,随着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国内头部客户依然坚定扩产并推进国产替代,同时公司自身上游高纯金属取得突破、自供比例逐渐提升,铜靶等产品进展顺利,将进一步助力公司业务放量及盈利能力提升;2)同时面板靶材市场规模更大,公司已有良好技术和客户基础,随着公司募投产能逐渐释放,面板靶材有望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3)此外,公司零部件业务迎来收获期,将持续高速增长。 公司多种零部件产品供应多家国内知名设备厂商及IC 制造厂,深受客户广泛认可,随着客户加速推进零部件国产替代,预计未来三年公司零部件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公司最新经营情况,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 亿、3.89 亿、5.17 亿元,对应2022/9/6 收盘价PE 分别为81.1 倍、61.0 倍、45.9 倍,维持“审慎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快速下滑;面板领域竞争激烈的风险;半导体用零部件业务放量进度低于预期。 半导体零部件概念股华亚智能(003043):半导体下游延续高增长 产能逐步释放打开成长空间 事件 公司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 亿元,同比增长23.77%;归母净利润0.74 亿元,同比增长55.58%;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55.64%。 其中2022 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55 亿元,同比增长9.94%;归母净利润0.47 亿元,同比增长64.51%;扣非归母净利润0.47 亿元,同比增长71.49%。 简评 产能受限下业绩再创单季新高,汇率波动贡献短期增量①战略性业务调整,公司加码半导体行业业绩创新高。2022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88 亿元,同比增长23.77%,业绩表现符合预期,主要系受益于下游半导体市场景气周期,公司主动调整产能规划收缩非景气领域业务,持续加码半导体零部件。因此上半年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产量提升,带动了公司业绩的显著成长。 ②短期汇率波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率为25.83%,同比增长5.28pct;扣非归母净利率为25.10%,同比增长5.14pct,整体利润率实现较高增长。公司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5.76%,同比减少6.56pct。其中,由于公司部分业务为海外业务,受益于汇率波动,上半年财务费用为-8.00%,同比下降8.62pct,是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半导体下游需求依旧旺盛,产能逐步释放打开成长天花板①受益于半导体景气周期,公司调整产能带动业绩提升。公司2022 年上半年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收入为2.84 亿元,同比增长21.93%,占公司总体营收的98.51%,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公司精密金属结构件目前覆盖半导体设备领域、新能源及电力设备领域、通用设备领域、医疗器械领域、轨道交通领域五大细分市场。受益于半导体景气周期,公司及时进行战略布局调整,通过主动收缩、放缓部分领域的发展,调整公司产能优先满足半导体设备领域客户需求,公司上半年半导体领域的产量的提升带动了公司业绩的显著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 ②半导体精密结构件产能持续扩张,为公司未来业绩不断扩展边界。IPO 项目:公司于2021 年上市时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进行募投的项目分别为“精密金属结构件扩建项目”和“精密金属制造服务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其中,“精密金属结构件扩建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新增产能约为半导体设备结构件3,900 套、新能源及电力设备结构件71,800 台、通用设备结构件44,000 台、轨道交通结构件250 列、医疗设备结构件27,000 台。预计将于2023 年6 月30 日达到使用状态,并在2024 年6 月、2025 年6 月以及2026 年6 月分别实现达产60%、80%以及100%的目标;“精密金属制造服务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 受现有生产场地限制及国内外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将由2022 年6 月30 日延期至2023 年6 月30 日;可转债项目:公司于2022 年4月发布了可转债项目“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精密金属部件智能化生产新建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3.8 亿元,公司拟募集资金3.4 亿元,建设周期为2 年,达产后产能可达年产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精密金属部件23000 余件。为公司在半导体设备结构件领域的生产与交付能力保驾护航。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精密金属结构件主要供应商,实行跨行业、多品类的发展战略。公司持续推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业务发展保障公司业绩,产能持续扩张不断满足下游客户更高的需求量是公司的主要增长动力,推动公司成为国内外领先的精密金属结构件企业。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收入分别为7.0、9.3、12.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5、3.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4%、54.8%、37.2%,对应2022-2024 年PE 估值分别为40.8、26.4、19.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下游行业投资波动风险:若公司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因各种因素出现较大下滑,将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信基拿项目不达预期风险:若公司新建项目因各种因素无法顺利投产,将对公司产能造成不利影响。 贸易摩擦风险:若全球贸易摩擦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持续,将对公司经营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半导体零部件概念股正帆科技(688596):电子气体与零部件业务占比提升 本报告导读: 中美摩擦加强国产替代逻辑,光伏供不应求加速扩产速度,公司工艺介质供应设备和特气业务协同发展,业绩将深度受益。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 评级,维持目标价至46.20元。公司设备和材料业务订单饱满,业务加速放量,维持2022-2024 年EPS 为1.05/1.53/2.07 元。 考虑特气材料业务受益半导体国产化加速放量,给予其2023 年30 倍PE,维持目标价至46.20 元,维持“增持”评级。 存货与合同负债环比大幅增长,下半年预计加紧交付保障全年订单确认。公司1H22 实现营收9.43 亿元,同比增长19.7%。2Q22 单季度实现营收5.81 亿元,同比下滑5.7%;归母净利润0.42 亿元,同比下滑22.0%。剔除股份支付的因素,1H22 归母净利润0.73 亿元,同比增长25.6%。公司合同负债9.9 亿元,环比同比均向上;在手订单超30 亿元,平均交付周期约9-12 月。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上半年因上海疫情影响交付,预计下半年将加进赶工以保障全年订单如期确认。 电子气体业务占比逐季度提升,定增募资加码覆盖电子特气品类。公司凭借设备和特气业务的协同发展,电子特气在所有业务中增速最快,21 年占比达到10%,1H22 占比已达14%。公司在高纯工艺设备领域深耕超过20 年,在业务取得优异口碑与品牌效应,将加快电子气体的客户导入进度。而随着电子气体覆盖面拓宽,也将增强公司客户服务能力,形成良好的正向反馈,打开增长空间。 催化剂。Gas box 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客户导入。 风险提示。中美科技摩擦反复;本土晶圆厂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半导体零部件概念股新莱应材(300260):半导体下游依旧高速成长 事件 公司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4 亿元,同比增长36.57%;归母净利润1.56 亿元,同比增长129.91%;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46.12%。 其中2022 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5.96 亿元,同比增长26.82%;归母净利润0.76 亿元,同比增长112.78%;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115.91%。 简评 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规模效应显现,公司盈利不断超预期①下游国产替代+景气周期持续,公司产品放量带动业绩提升。 2022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2.24 亿元,同比增长36.57%,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受益于下游半导体行业国产化趋势及行业快速增长趋势,公司泛半导体行业收入同比增速超60%,为公司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②规模效应显现,上半年利润端提升明显。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率为12.75%,同比增长5.18pct;扣非归母净利率为12.63%,同比增长5.62pct,整体利润率相较去年有所提升。毛利率端: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8.10%,较去年同期提升3.00pct,主要系公司毛利较低的食品类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下降。费用端:公司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12.90%,较去年同期降低3.17pct,主要系公司规模效应体现,各项费用率均有所下降。 泛半导体领域高歌猛进,食品、医药业务保持平稳增长①泛半导体业务:下游需求强劲带动业绩猛增,产能提前布局确保业绩无虞。2022 年上半年公司泛半导体行业收入为3.17 亿元,同比增加62.26%。上半年泛半导体业务毛利率为35.27%,同比增长1.78pct,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受益于公司产能释放充分,固定成本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公司进行原材料提前备货,实现成本提前锁定。公司深耕泛半导体领域多年,目前公司产品可覆盖半导体产业除设计之外的全制程。 目前公司应用于半导体行业超高洁净管阀件生产线技改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2 年年底可达到使用状态,保障公司未来的生产与交付。 ②医药类业务:疫情环境下发展迅速,供需紧张背景下毛利率提升显著。2022 年上半年公司医药类行业收入为2.89 亿元,同比增加26.83%。同时,该业务毛利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2022 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1.19%,较去年同期增长14.07pct。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主要为受益于新冠疫苗厂商快速扩产,公司的洁净应用材料是新冠疫苗生产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下游需求持续提升导致供需关系紧张,因此公司获得了较为良好的经济回报。同时,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研发,高性能无菌隔膜阀已经过泵阀实验室严格的寿命测试。此外,公司除了与国内制药机械企业东富龙与楚天科技持续进行深入合作外,也将继续在国内大中药厂展开合作布局,持续推进医药行业收入稳步增长。 ③食品类业务:贡献营收基本盘,“包材+设备”双管齐下实现稳步增长。2022 年上半年公司食品类行业收入为6.19 亿元,同比增加30.64%,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一直实行“包材+设备”齐头并进战略,在食品安全领域公司在行业内做到了国内第一。2022 年上半年,受益于国内乳制品行业和饮料行业的稳健发展,公司不断加大重点客户开发力度,公司产品销量得以快速增长,其中无菌纸盒灌装机已累计销售超过800 台。公司将持续推进食品类业务稳步发展,维护好公司业绩的基本盘。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洁净应用材料领先者,实行跨行业、多品类的发展模式。医药类、食品类业务稳步增长保障公司业绩基本盘,半导体领域产品创新和下游客户持续突破为公司发展的主要增长动力。推动公司逐步成为国产洁净应用材料领军企业。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收入分别为28.6、38.2、49.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5.4、7.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48.1%、39.2%,对应2022-2024 年PE 估值分别为50.8、34.3、24.7 倍,维持“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