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巨头纷纷角逐的机器人赛道上,华为的每一步动作都备受瞩目。 近期,华为在机器人领域又有诸多新进展,展现出其深耕该领域、打造全方位机器人生态的决心与实力。 商标注册引发遐想:“MATEROBOT” 预示多元机器人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 “MATEROBOT” 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目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这一商标涵盖极为广泛的商品及服务范围,包括远程临场机器人、模拟对话用聊天机器人软件、用户可编程的未配置的类人机器人,甚至智能手机也位列其中,还有辅助人类和供人娱乐用具有交流和学习功能的拟人机器人、安全监控机器人、教学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以及用于家务清洁和洗衣的具有人工智能的类人机器人等 。 该商标的申请,暗示华为意图打造一系列具备不同功能、适用于多种场景的机器人产品,从工业、科研到日常生活服务,全面覆盖,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机器人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融合创新:5G - A 赋能 “夸父” 人形机器人 在 MWC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与中国移动、乐聚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 5G - A 技术的 “夸父” 人形机器人。 这一合作成果为标准版 “夸父” 人形机器人带来了大场景下高精度定位能力,同时支持用户实时远程操控机器人。这一技术突破意义重大,通过 5G - A 的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特性,“夸父” 能够在复杂且广阔的环境中精准执行任务,无论是在工业生产线上协助完成精细操作,还是在危险环境下进行远程探测作业,都能游刃有余。 例如在大型物流仓库中,“夸父” 可借助 5G - A 实现的高精度定位,快速、准确地分拣货物,大大提升物流效率;在灾害救援场景下,救援人员可远程操控 “夸父” 深入危险区域,实时回传现场画面,为救援决策提供关键信息 。 产业生态构建:携手百家企业共筑具身智能生态圈 华为围绕具身智能积极布局,已与超百家企业共同搭建具身智能生态圈。2024 年 11 月,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并与乐聚机器人、兆威机电、拓斯达等 16 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在这一合作框架下,华为整合各部门具身智能相关能力,共建具身智能大脑、小脑、工具链等关键根技术。 通过与众多企业的协同创新,华为旨在打通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应用的全流程,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 例如,华为与乐聚机器人合作,借助乐聚在机器人硬件制造方面的经验,结合华为的智能技术,进一步优化 “夸父” 机器人的性能。 量产计划曝光:2025 年或将迎来产品落地爆发 据相关消息透露,华为计划在 2025 年量产 2000 套通用人形机器人。 这一量产目标的设定,表明华为在机器人领域已从技术研发、概念验证阶段,逐步迈入大规模产品落地阶段。 一旦实现量产,华为人形机器人将进入市场,接受行业与消费者的检验,有望在工业制造、物流配送、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相关概念股梳理: 兆威机电 微型传动系统提供商,为服务机器人供应核心驱动部件,参与了华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的首批签约,其高转矩直流电机和无刷空心杯电机已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禾川科技 A 股唯一一家推出人形机器人的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川禾人形机器人与华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 柯力传感 六维力传感器供应商,2024 年 9 月已向华为送样且测试顺利,近期完成验收,是 A 股唯一一家明确与华为签订合同的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厂商。 软通动力 系统集成商,与华为云机器人平台深度合作,推动自动化解决方案落地。 五洲新春603667 公司生产的成品轴承主要为中小型精密轴承。产品主要有汽车轴承、G 系列节能电机轴承、 精密数控机床轴承、高速精密纺机轴承、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性轴承等。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与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新昌县高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生产行星滚柱丝杠、微形滚珠丝杠、汽车转向系统丝杠、刹车驻车系统丝杠、悬挂减震系统丝杠、通用机器人专用轴承等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约 15 亿元,总用地约 100 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