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正式启动,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该装置将在第一代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基础上,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推动燃烧等离子物理研究,为我国聚变能发展提供开创性支持。光大证券认为,合肥BEST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工程化应用进入新阶段。 BEST项目作为全球首个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积比传统装置(如ITER)缩小40%,但聚变功率密度提升3倍,计划2027年验证能量净增益(Q>1),即输出能量超过输入能量,为聚变发电商业化提供关键数据。其核心目标是首次实现氘氚燃烧等离子体的稳定运行并演示发电,填补了从“实验堆”到“示范堆”的工程化空白。 该项目基于EAST技术积累,体积缩小40%,但通过全超导磁体和高温超导材料优化,等离子体约束效率显著提升。BEST计划在2035年建成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比ITER同类计划提前10年,若成功,我国有望在2050年前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发电。 全球范围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全部组件制成,计划2025年投入运行,预计实现Q=10。美国私营企业如HelionEnergy也在推进聚变发电项目,计划2028年投产。此外,美国TAETechnologies开发的新型核聚变装置“Norm”,功率提升百倍,成本降低一半,显示国际上的技术突破。 国内外政策对可控核聚变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十四五”规划将聚变列为前沿技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支持受控核聚变的前期研发。美国的IRA法案、欧盟的绿色协议等也提供了国际政策背景。 展望后市,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将达4965.5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4%。落脚到A股市场,光大证券指出,核电市场空间巨大,产业链投资机会丰富,关注受益ITER项目交付及国内新实验堆建设的核心设备供应商中游设备以及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 可控核聚变上市公司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一览如下: 1、联创光电600363 根据2023年12月5日公告,联创超导的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应用于非磁金属感应加热、磁控硅单晶生长炉、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节能效果,市场潜力巨大。 2、永鼎股份600105 2023年3月16日互动易回复:公司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应用于核电工程。 3、雪人股份002639 可控核聚变领域多项大科学工程必须在液氦到超流氦温区环境下运行,氦气压缩机作为大型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实现大科学装置低温环境的主要手段。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所采用的是公司生产的“兆瓦级”大型的氦气压缩机设备,该项目可获得-271℃温度下百瓦级的制冷量。上述技术已取得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4、安泰科技000969 公司控股子公司安泰中科作为全球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核心供应商,实现钨铜偏滤器、钨铜限制器、包层第一壁、钨硼中子屏蔽材料等全系列涉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累计提供数万件钨铜零部件,助力中国可控核聚变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5、旭光电子600353 公司作为国际先进的大功率电子管生产企业,已生产定型百余种的全系列产品,其产品工作频率为0.1MHZ-1000MHz、输出功率为1KW-1MW;产品主要用于激光加工设备、广播电视、雷达、医疗、光刻机等半导体加工设备、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其中,公司承接可控核聚变工程配套研制的兆瓦级电子管产品,已成功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组织的专家测试和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产品成功填补了国内在兆瓦级四极管领域的技术空白。 6、中核科技000777 公司有部分技术积累,后续将积极跟踪核聚变技术路线并对公司技术进行迭代更新。另外,中油资本称,公司参股企业昆仑资本参与投资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致力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在中国石油集团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昆仑资本出资聚变新能是在未来能源领域进行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 7、中洲特材(300963)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中洲特材(300963)提问:公司生产的高温合金产品现在或者后期有没有直接或间接应用到可控核聚变领域?中洲特材回复称,公司是核电公司的上游供应商,生产的阀门、焊材等产品已为中核、中广核、国核等核电设施配套。目前全球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于科学试验阶段,公司高温合金产品目前尚未应用于该领域。 8、久盛电气301082 公司主要从事防火类特种电缆以及电力电缆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气装备用电缆、电力电缆、加热电缆。2023年11月22日互动易回复:公司有产品应用到核电领域。核聚变领域,公司与有关科研所有合作,有少量产品被应用。 9、东方精工002611 2021年年报:公司通过直接参股方式,投资了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新力不仅承担了全球规模最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磁体支撑、屏蔽包层等重要设备的制造,还承担我国大部分核电站核I级机械设备构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深度参与我国核电建设国产化进程, 已完成数十种核能装备用合金材料和关键部件的研发与国产化。 10、弘讯科技603015 2023年10月27日互动易回复:公司控股子公司意大利EEI在核聚变电源器领域与欧洲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保持多年技术合作。针等离加速器电源领域,特别是在高速磁铁电源应上,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经验,可以满各类客户的定制化需求。目前意大利EEI设计生产的动态性能转换器系列(HDPS),其有着稳定、精准、高速、灵活的设计功能,技术确保了等离体状态的稳定控制;拥有高速环磁(Tokamak)控制技术,为Tokamak系统提供了先进的直流/直流电源解决案,是核聚变所需的强度磁场中作为核心部件。 11、纽威股份603699 2024年1月5日互动易回复:公司目前已向法国 ITER 可控核聚变项目供货近 6 千万核级和非核级阀门,阀门种类有手动阀,也有开关阀,调节阀。在核聚变领域,公司在设计、样机、制造等方面已提前做好准备。 12、中国核电(601985) 中国核电(601985)2月28日晚间公告,为前瞻性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公司拟以增资方式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聚变公司”),公司投资金额为10亿元。 13、浙能电力(600023) 浙能电力(600023)2月28日晚间公告,为前瞻性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公司拟以增资方式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聚变公司”),投资金额约7.5亿元。可控核聚变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突破需要长期研究和大量资金投入,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14、000617中油资本 中油资本3月2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股企业昆仑资本2024年参股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致力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