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上周成交量放大且沪指创年内新高,市场“躁动的心”再起。心虽“躁动”,但下手不宜太“激动”,依然需要冷静,找准结构和方向是最重要的。大盘指数是否能进一步明显创新高,需要明确盈利底(通缩螺旋是否结束)+估值提升(无风险利率有多少下行空间),可惜这点目前没有清晰结论。 显然,目前基于增量资金的大盘解释正在凸显,往后需高度重视且密切关注股债资产配置再均衡(债向股),这点也得益于今年主动权益的优异表现。同时,当前结构对应风险偏好抬升明确,结合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反复强调的新科技、新消费跷跷板愈发明显,暗示眼下科技行情(小盘成长+大盘成长)持续性更高。 展望今年下半年,虽不排除类比2020年可能性,但类比2019年的定价模式依然是基于交流反馈接受度最高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