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有色金属成为市场领头羊,盐湖提锂、钴金属、锂矿、镍金属等能源金属板块集体爆发。多只个股大幅上涨,包括盛新锂能、江特电机、天齐锂业、西藏矿业等。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盘中大涨超3%,较6月底58400元/吨低价最大上涨21.5%。 市场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反内卷”政策落地情况,日前藏格矿业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收到停止开发利用锂资源的通知。 同时,新能源车销量情况延续较快增长,这将有助于锂矿行业供需逐渐平衡。 1、锂矿迎来大事件,供给层面或将优化 众所周知,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在天量需求的刺激下,价格疯狂上涨至55万元/吨之上。彼时整个锂电池产业链利润极为丰厚,市场预期也比较乐观。 然而,2022年以来,在天量扩产的影响下,锂电池行业迅速面临供需失衡问题,这也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了上游原材料供给过剩的矛盾。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的数据,2023年上游材料碳酸锂产能迅速扩大至110万吨,较2022年约60万吨产能大幅增长;碳酸锂产量为51.79万吨,同比增速超31%。2024年,碳酸锂产量突破70万吨,产能更是飙升至130万吨。 在上游产能大幅扩张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面临较大的压力。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从2022年底一路暴跌,2025年6月仅有6万元/吨,较峰值狂跌近90%。 正是看到了锂电池产业链面临的挑战,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带来极大的危害,官方已经在紧锣密鼓推动行业恢复常态。 根据央视网的报道,2025年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听取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初步整改情况的汇报,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要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发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作用,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质量等增强竞争力。 7月17日,藏格矿业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资源局、海西州盐湖管理局下发的《关于责令立即停止锂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通知》。公司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已按要求停产;同时,公司正积极推进锂资源开采手续办理,待锂资源开采手续办理完成后,将及时向海西州盐湖管理局申请复产。 2025年,藏格锂业计划实现碳酸锂产量11,000吨、销量11,000吨;上半年预计实现碳酸锂产量5,350吨、销量4,470吨。 市场高度关注藏格锂业停产,这或许成为锂矿行业供给优化的重要事件。根据锂业分会的数据,5月碳酸锂产量已经略有下降,当月产量约为6.5万吨;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微增0.3%至3.7万吨。 2、锂电池需求量保持较快增长,锂矿行业有望逐渐迎来拐点 早在2024年8月,全球最大锂矿商美国雅宝宣布停产部分澳大利亚锂矿加工产线,国内部分锂矿企业随后也调整生产安排。 与供给面相比,锂矿及锂电池的需求面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状态,新能源车市场延续较快增长。 中汽协7月16日发布数据,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6.8万辆,同比增长26.4%;销量为132.9万辆,同比增长26.7%。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693.7万辆,同比大增40.3%。 日前多家新能源车厂商披露6月销量数据,部分车企表现可圈可点。6月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12%至38.26万辆,上半年销量突破214万辆。上汽集团6月销量接近36.5万辆,同比增长21.6%;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205万辆。其中上汽新能源车销量为12.1万辆,同比增长29.2%。 零跑汽车6月交付量达到4.8万辆,同比增长1.38倍。鸿蒙智行6月交付量突破5.27万辆,延续较快交付速度。理想汽车6月交付量接近3.6万辆。小鹏汽车6月交付量突破3.4万辆,同比增速高达2.2倍。 根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6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35.9%至58.2 GWh,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总装车量81.5%。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市占率分别为43.67%、21.47%,比亚迪市占率环比回落。除了上述的双寡头,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正力新能等动力电池巨头市占率排名靠前。 随着锂电池装车量仍然维持较快增长,锂矿行业供给出现优化,锂矿行业有望逐渐摆脱至暗时刻。 根据iFinD数据库,A股锂矿概念股包括:永杉锂业、藏格矿业、西藏矿业、融捷股份、盛新锂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永兴材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