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的青春“蝶变”
新闻联播:吉林长春通过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协同并进,实现文物保护与公共空间共享的动态平衡,让一条有92年历史的老街焕发出全新活力。 一条老街能有多热闹?走进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舞蹈快闪、街边魔术、民乐演奏正轮番上演。 29家特色店铺沿街开业,其中13家是东北首店。 在很多市民的印象里,过去这条街更像是一条匆匆路过的“走廊”,两侧院落空间的开放度并不高,围墙和缺乏修剪的植被也遮挡了游客的视线。 在长春市文广旅局“局长信箱”里,我们看到一位市民写下这样一句期盼:将新民大街同南湖公园打造成沉浸式城市绿道。如何在保护文物建筑原貌的基础上拆围透绿、疏枝透景,让建筑有序向社会开放?长春市去年8月成立了工作专班,逐院摸排建筑现状与开放条件,并组织规划、住建等部门与沿街产权单位多次召开协调会。 最终,在各家单位的支持下,4.5公顷的公共空间被释放出来,原本不对外开放的绿地、小广场、庭院纷纷褪去了围墙的遮挡,变成了13处口袋公园。绿荫下的太阳能充电座椅、平缓的无障碍坡道、贴心的便民服务指示牌……街头巷尾的公共空间成了市民的“共享客厅”。 拆去的是围墙,拉近的是人心。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春市推进18个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地块整治提升,“让历史可阅读、建筑可触摸、文化可感知、业态可活化”的利用保护模式,正在激活这座城市文旅与商业的双重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