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圆梦财经 首页 财经要闻 新闻联播 查看内容

2025年8月12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文字版

2025-8-12 20: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16| 评论: 0

摘要: 2025年8月12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文字版:四川以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1至7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再创年内新高 ...
藏毯织出创新范儿


新闻联播:青海藏毯是一项流传千年的手工技艺。如今,当地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加快科技创新,推动藏毯产业走向智能化、定制化生产,也带动了百姓就业增收。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青海藏毯展览会在西宁举行。展会结束后,不少国外客商慕名来到当地实地考察。

青海藏毯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以加牙藏毯最为有名,17道工序全部纯手工完成。在西宁市湟中区的加牙村,我们见到了63岁的杨永良,他是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曾经,青海、西藏广大牧区的家用炕毯、马背毯等都是定制加牙藏毯。但手工编织耗时耗力,成本高昂,传统的图案和大型尺寸也和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有些脱节。

为了守护好藏毯这门手艺,杨永良打破传统,设计制作了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挂毯、杯垫等等。这几年,他还有了一个新身份,成为附近一家藏毯工厂的技术顾问。

设计团队仔细研究传统藏毯的花样纹路,融合现代设计元素,开发出立体纹路、闪光图案等产品。在染色车间记者看到,这里建立了包含4万多种色彩在内的色库系统。

先进的全自动设备让颜色调配的精准率大幅提高,使得在挂毯上实现极其细腻的色彩过渡、丰富的色调变化和逼真的光影效果成为可能。

采访期间,我们遇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团队,他们正在帮助企业推动传统藏毯工艺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个性化定制让藏毯焕发了新生。这几年,这家企业年出口额稳定在8000万元以上,还为附近不少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家住湟中区下山庄村的孙明全夫妻俩就双双成为了手工枪刺挂毯的技术骨干。

从非遗工坊到智能工厂,从普通村民到技能明星,如今,青海藏毯产业已培养出115名专业技术人员,还在边远牧区开展免费技术培训,设立帮扶车间,带动更多的农牧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