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BEST研制上市公司 参与BEST研制概念股一览如下: 1、603011合锻智能 合锻智能参与BEST核心部件真空室研制,目前已进入生产制造阶段 参与BEST研制概念股合锻智能:高端成形机床单项冠军前瞻布局聚变堆核心部件 投资要点 一、公司是高端成形机床单项冠军,色选机国内第二 公司主营高端成形机床和智能分选设备,2019-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24%,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色选机约57%、液压机29%、机压机13%。公司是高端成形机床领军企业,在汽车热成形领域,与德国舒勒、瑞典APT并列全球三大供应商,市占率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全资子公司中科光电为国内色选机头部企业,其品牌“安美达“位列品牌排行榜第二。” 高端成形机床:预计2024-2030年行业规模CAGR约为5~7% 2024年中国机床需求约10407亿元,金属成形机床约为930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约为1590亿~1960亿元,6年复合增速5~7%,竞争格局呈现本土企业与外资品牌并存、分散与集聚交织的特征,市场集中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头部企业形成局部优势,但尚未形成绝对垄断地位。 智能分选设备:预计2024~2031年行业规模CAGR为4% 2024年中国色选机市场规模为71.7亿元,到2031年预计将达95亿,7年复合增速为4%,国内市场高度集中,2024年CR3达45%,且本土企业市场份额超过70%。 二、可控核聚变产业爆发前夜,合肥聚变产业建设全国领先 全球聚变堆建设需求即将释放,我国可控核聚变领域已跨越纯粹理论研究进入工程可行性验证的新阶段,真空室及内部构件价值量占比大,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全球在建/待建托卡马克装置共25台,合计市场空间2500亿元以上,预计在3~5年间集中释放,年均约500~800亿,其中,真空室及内部构件对应价值量在425亿到625亿元。合肥形成了涵盖科学研究、工程集成、未来商业发电原型装置的大科学装置集群,相关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的37%,覆盖超导材料、磁体系统、真空设备等10个产业链环节,已形成产业闭环。 三、布局聚变堆核心部件,先发优势明显 公司领先布局聚变堆真空室制造工艺,实控人担任聚变产业联合会理事长、聚变新能公司董事长、合肥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受益于合肥聚变产业集群建设。 公司早于2021年就参与真空室的预研,2024年上半年,公司中标聚变新能发包的BEST真空室扇区、窗口延长段、重力支撑项目包(1),中标金额2.09亿。今年5月19日,公司成功交付首批重力支撑,体现了公司的尖端制造能力。 未来增量:已参与BEST真空室偏滤器、包层的研制,有望取得进一步的订单;与李政道研究所合作,探索解决科学装置群极限探测能力的建设需求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4.0、30.2、37.6亿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3、1.56、2.08亿元,对应市值对应PE为82/59/44。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与市场观点的差异:市场认为公司尖端制造业务只涉及核聚变装置,我们认为由于公司与上海李政道研究所合作,公司有望参与李政道研究所牵头的其它方面的大科学装置的建造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获得BEST或其它科学装置的增量订单、有新的聚变装置规划建设、参与研发新的零部件,可控核聚变进入国家“十五五规划” 风险提示 未获得BEST偏滤器、包层的订单,BEST建设推进不及预期,可控核聚变未进国家“十五五规划”,下游汽车行业竞争进一步恶化影响公司主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