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1997-1998香港大股灾
1997年之前,香港股市一片繁荣,但累计的风险泡沫给国际“金融大鳄”以可乘之机,在其打压之下,恒生指数从1997年8月7日16673点开始急剧下跌,1997年10月28日就跌破10000点,跌幅达45.6%,股市市值两个月之内蒸发21,000亿,缩水三分之一。1998年继续下跌,同年8月13日达到6660低点。股灾后,香港楼市在短短一年内,大跌七成,超过10万名业主成为“负资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楼市都未能恢复元气,整体楼价只有1997年的60%以下,并仍有逾6,000名业主未脱离“负资产”之列。 政府措施:香港1998年股灾,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基金买入港元保持汇率和利率稳定,大手买入恒指蓝筹成分股托市,同时颁布限制卖空和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新规定打击空头,以及蓝筹、红筹公司回购股份。 最后结局:在一系列政策下,救市效果显现,恒生指数逐渐企稳回升,到1999年7月重上1400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