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TMT行业:中报挖掘,移动端深入渗透(广告/手游/电商)、云端化、O2O
2015年中期业绩挖掘:移动端变现(广告/手游/电商)、云端化、O2O 2015Q3业绩即将开始,尽管如此,结合前期北京深圳13家海外TMT上市公司联合调研了解的最新行业动态,同时跟踪分析了4家美国TMT巨头的动态。希望我们“迟来的总结”能给您投资带来些许启示或帮助。无论从调研还是从中期业绩总结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公司明显的特征和趋势是互联网全方位高粘性地绑定用户:(1)移动互联网深入渗透下的变现在加速,主要通过移动广告(百度移动搜索、腾讯、猎豹移动等)+手游+移动电商/支付;(2)互联网公司产品重心开始从对消费者级的服务(2C市场:衣食住行、社交、广告、电商、游戏、医疗等)逐步延伸到对企业级的服务即2B市场,而布局云是他们共同的选择和切入口,无论是巨头TABLE,还是金山、网易、金蝶/用友/畅捷通等都大力投入云服务产业;(3)O2O的线下端越来越被重视,而垂直细分互联网领域也试图加强交易环节的切入。(4)成为平台形成生态圈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是所有互联网及软件公司在新型网络业态下的期望愿景。相对来说,4家美国TMT巨头的特征是他们都意识到原有传统业务开始有放缓迹象,都努力向不同范畴的新兴科技领域扩展:(1)谷歌将创新前瞻性的“射月”业务,包括智能家居、生物科技医疗、无人驾驶和无人机等孵化器项目,跟传统的互联网广告业务拆开;(2)亚马逊将重点布局企业和数据库云计算服务,并将新元素注入原来的电商贸易业务,同时向传媒业务迈进;(3)微软也从原来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特许使用业务转型到云端业务,加强在高端个人电脑/游戏设备的市占率;(4)苹果则希望透过可穿戴设备和各种硬件/软件产品,继续捆绑粉丝增加用户粘性。 谷歌移动端广告业务四面受敌,创新业务尚不能一步到位 谷歌的“现金牛”业务搜索引擎广告增长正在下滑,因社交网络等竞争对手在移动端广告方面有比较优势,导致谷歌的广告份额正在给蚕食。谷歌将核心业务跟创新业务分开列,而创新业务比较前瞻性和处于投资研究阶段,不能一步到位。我们认为Alphabet公司在短至中期内出现对于股价有影响力的催化剂机会不大。除非他们的创新项目有突破性发展或者在移动端广告领域作出重大收购。 苹果全球市值最大,品牌最具价值,但估值便宜,期待假期销售 苹果股价从7月下旬开始下跌了约15%,而估值按照2016年P/E计算只有11倍。我们建议在110美元以下可以买进。iPhone6s首个周末销售量达1300万,超过iPhone6的1000万部。而AppleWatch的销量也比预期好,价格亦算相宜,我们认为苹果也希望透过可穿戴设备来继续捆绑粉丝,增加用户粘性。我们相信在感恩节、圣诞节期间,苹果手机和手表将会是很受欢迎的礼物,对于这个传统的旺季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按照之前几代iPhone推出和股价走势来看,再用14倍的P/E的估值,我们的目标价格为140美元。 亚马逊传统电商业务基因改造中,成败得失,还看云端 二季度扭亏为盈的惊喜,让亚马逊云计算(AWS)成为华尔街新宠。AWS营收同比上涨81%,运营收入更飙升407%。另外AWS作为包括Prime串流视频、媒体、Kindle和电商业务背后的基础设施,能产生可观的协同效应。公司也在传统电商业务方面注入新血,包括搞PrimeDay购物日、为Prime会员提供当日/1-2小时免费配送服务和串流视频、音乐和照片储存等的云端服务。最后跟很多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一样,亚马逊也染指媒体,创造视频和网生内容。 微软是返现的现金牛,新兴业务蚕食传统业务,急需提升毛利率 鉴于PC需求放缓和用户转到云端,微软的传统特许使用业务,包括视窗操作系统和Office,占比渐渐缩小。虽然云计算有关业务的毛利大幅上涨,毕竟,传统业务相比新兴业务毛利率要高,所以我们认为新兴业务其实正在蚕食传统业务。微软急需增加新兴业务的毛利率,否则将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现金充裕的微软股息率达3%,比苹果的1.8%和美国联邦10年债券要高。每年双位数字的派息增长和大量回购股票,对于收入型投资者相当吸引。 BAT布局主要围绕着移动端、在线支付以及O2O业务进行展开 移动端活跃用户数方面:微信6亿;QQ移动端6.27亿;百度移动搜索引擎6.29亿;百度地图移动端3.04亿;阿里移动端活跃用户数达3.07亿。在移动支付场景方面:支付宝保持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龙头地位市场份额77.2%。支付宝凭借两年前的Allin战略,取得了移动端的绝对先发优势,稳稳占领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财付通第三方移动支付金额中,85%来自微信移动社交端口优势让支付迅速崛起;在未来战略方面:腾讯通过QQ钱包和微信支付已将移动支付等业务上升到了战略高度;百度宣布未来投入200亿加大O2O的推广力度,希望通过用户的导流和布局线下支付场景突破移动在线支付领域。阿里巴巴除了电子商务,阿里约半数的员工以及关联公司蚂蚁金服和菜鸟,从事着具备重大战略意义的新业务,包括物流、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等业务,以及十年后基于数据技术的健康和数字娱乐业务,“称之为‘doubleH’产业,HealthandHappiness”。 电子商务板块2C市场移动化继续渗透,2B市场盈利模式多元化发展 (1)2C市场移动端占比超过PC端,B2C市场规模增加:在2C电商里我们梳理了美股上市的5家中概电商企业,1H15这些企业GMV合计为14,9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占国内网购GMV总量的92%。其中阿里巴巴体量仍然保持最大,但GMV增速有所放缓;而京东和唯品会GMV仍然保持超过80%高速增长。就活跃用户数来看,阿里巴巴始终保持龙头地位达3.67亿人,同比增长31.5%;而京东增长最为迅速,同比增加72.3%达1.18亿人。移动端占总收入比重中,唯品会占比最大,达到了76%。(2)2B市场增速放缓,盈利模式多元化深入推动交易规模增长:梳理了6家上市企业:其中阿里巴巴B2B业务占比最高,继续保持领先地位,B2B业务营收42.88亿元,同比增长25.3%。 游戏板块:与国际巨头差异很大,国内手游呈快餐模式;转型赛事运营 2Q15中国移动MM出现了多个省市计费被连续关停的突发情况,对整个移动端游戏行业造成巨大影响,导致Q2移动端游戏收入增速下滑至14.4%。但移动端游戏收入占比仍然保持上涨态势,移动端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大,2Q15PC端游戏收入占比首次低于50%。上半年,网络游戏行业Top15的上市公司中,有8家公司完全侧重手游,且呈现出目前国内手游市场的研发周期及成本低而收益快的特点,普遍得到游戏公司青睐。中国企业较国际游戏巨头相比,侧重有明显差异。以动视暴雪为例,2Q15动视暴雪网络游戏及移动端游戏收入仅占30%,电视游戏(Xbox、Wii、PS4等)收入占比却达到了51%。随着硬件的不断创新,我们预期未来移动端游戏将有望在虚拟现实及电视端端口延伸发展。 在线教育行业政策频出+并购/战投齐驱,K12教育试图切入体制内 我们仔细梳理了18家在香港、美国和A股及新三板上市的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企业中期业绩情况:2015上半财年总营收为101.62亿元,同比增长19.47%;净利润为13.48亿元,同比增长19.73%;整体毛利率轻微下滑0.53个百分点至52.14%,整体净利率基本维持不变13.26%。整体ROE和ROA均值分别为7.2%和5.16%,港股美股和A股公司与均值更吻合,新三板各企业则差异较大。同时,从18家教育公司整体营收及利润构成分析,我们发现,7家港股&中概股营收占比从2014年H1的79%降至77%,同时净利润更是从占比81%大幅下滑至64%,而3家A股教育公司总营收占比分别从7%提升到8%、净利润占比从8%提升至13%;8家新三板教育公司营收占比从14%提升至15%,净利润占比则从11%大幅提升至23%。总体表面上,目前港股美股上市的教育类企业的营收增速要大幅落后A股和新三板企业,盈利能力也有较大差距;然而我们发现其原因是A股和新三板更能借助资本市场的进行大量的收购和战略投资入股相关教育产业链公司,进而获得较快的发展。 国内外在线旅游:出国游需求大增,移动占比提升,O2O垂直整合 7家在美国上市和具有代表性的在线旅游公司2015上半年整体营收为58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4%;净利润为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 国外公司的营收占比虽然以倍数高于内地公司,但是同比增长却以倍数少于国内公司。2015上半年国外在线旅游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为4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而国内旅游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为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63.3%。 汽车、房产、招聘等垂直互联网领域里纷纷关注战略转型 我们分别选取了在分类信息、汽车、房产和招聘领域的7个中概股作为分析样本:58同城营收超预期,利润受到家业务拖累亏损;面对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汽车互联网战略各不同;商品房销售回暖,房产互联网做电商平台快速转型;互联网招聘规模扩大,精细化运营模式更具优势。 软件行业业绩符合预期,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化引领趋势向好 在香港上市的7家软件公司,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6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8%。其中金山软件以增长68.48%领跑;归属股东净利润合计2.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42.77%;毛利率方面,ERP巨头金蝶国际、畅捷通位居7家样本公司的第一、二位,高达91.94%和79.09%;净利率方面,中国擎天软件在样本公司中最高,为32.03%。软件公司纷纷加快移动化、云端布局,抢占市场先机,同时IT服务业呈现出跨界融合和转型升级的明显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