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600019)2015年年报点评:下游汽车等低迷叠加汇兑损失 业绩降至历史低点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宝钢股份发布2015 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1.29 亿元,同比下降12。6%;营业成本1492.58 亿元,同比下降11.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61 亿元,同比下降83.40%;2015 年实现EPS 为0.06 元。 4 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98 亿元,同比下降5.08%;实现营业成本392.14 亿元,同比下降0.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2.41 亿元,去年同期为7.82 亿元;4 季度实现EPS-0.08 元,3 季度为-0.06 元。 事件评论 下游汽车等低迷叠加汇兑损失,全年业绩降至历史低点:公司2015 年净利润10.13 亿元,同比下降82.51%,绝对业绩处于1997 年以来最低值,上一次业绩次低点为1998 年的12.38 亿元。之所以业绩降幅如此之大,主要受下游汽车等低迷级汇兑损失影响:1)作为冷轧龙头,在2015 年主要下游汽车产量同比增速将至3.25%,近10 年以来仅次于2011 年0.84%,进而导致全年冷轧价格跌幅达28.44%,即便公司全年产销量同比略有增长,也难以挽回公司全年收入同比下滑12.61%、毛利率下滑近1 个百分点的局面;2)受3 季度以来人民币大幅贬值影响,公司全年汇兑损失同比增加15.97亿元,加剧了公司全年业绩下滑幅度。此外,在行业低迷之下,公司存货及部分固定资产减值增加,共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0.12 亿元,同样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综合来看,公司全年吨钢收入7395 元,同比下跌13.91%,吨钢毛利润656元,同比下降22.55%,吨钢净利润46 元,同比下降82.78%。 调价滞后及减值损失,4 季度业绩亏损加剧:在12 月初冷轧等板材价格开始反弹之际,公司4 季度亏损12.41 亿元,亏损幅度仅次于2008 年4 季度的60.31 亿元,主要源于调价滞后及减值损失增加:1)公司一月一调的产品出厂价政策使得公司4 季度产品价格并未随行就市,延续8 月以来水平,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影响,使得12 月冷轧涨价并未对公司业绩产生明显影响;2)4 季度存货等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6.78 亿元也加剧公司经营负担。 虽然后续汽车板产能仍有投放加剧冷轧领域供需格局严峻程度、湛江项目转固加重公司折旧负担,但公司在行业内绝对龙头地位依然难以撼动,长期来看,将受益于行业产能出清后行业景气度回升。 预计公司2016、2017 年EPS 分别为0.18 元、0.20 元,维持“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