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行业:破除冷链发展的桎梏,产业成长或可期
冷链从2010年起农产品冷链物流上升到国家政策规划层面以来,行业发展速度稳健,但是方向并不统一,行业渗透整体仍处于偏低水平,随着基础硬件和物流体系的完善,产业或将突破桎梏。 发展阶段困局:冷链基础设备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冷库结构性供需有效衔接不足,短板明显。流通性、温度控制精确、节能高效的冷藏库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冷库容量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关性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与冷库建设的错配明显,市场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能够适应跨地区推广的厂商能实现跨越发展。 冷链流通依旧不足,冷藏车保有量日本为我国的17倍,美国为我国的11倍。未来适应城市配送需求特点的节能、轻型、小型冷藏车,是解决配送限制、提升食品品质的重要保证。 发展趋势困局:冷链信息化、智能化是重要趋势 预计在食品安全的核心诉求下信息化平台服务机构将会受益,信息化、智能化冷链将迎来高速成长。主要驱动因素:1)消费者对更为安全的食品的价格溢价和购买意愿不断上升;2)政府监管检查措施的严格化。而加强冷链的信息化、智能化是实现食品的溯源追踪,落实食品的安全责任的有效手段,有望促进冷链企业设备的升级改造;3)食品销售企业收入端压力不断增强,降低腐损率成为现实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