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5】海正药业(600267)生物药+小分子创新药步入收获期 事件一:公司公告,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海泽麦布及海泽麦布片上市申请的《受理通知书》 事件二:公司公告,海晟药业(胰岛素)至挂牌公告截止日(18年12月26日)未征集到符合条件的意向投资方,增资扩股及老股转让项目中止挂牌。 事件三:公司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海正杭州公司拟以各自拥有的单抗相关资产出资(评估值分别为117634.87万元和79543.90万元),设立浙江海正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公司和海正杭州公司分别持有新设公司59.66%和40.34%股权。海正生物(单抗)整体估值为19亿元。 事件一点评: 海泽麦布:公司首个报生产me-too小分子创新药 小分子创新药步入收获期 创新药政策环境友好,海泽麦布销售峰值有望达到10 亿元 事件二点评: 胰岛素资产价值仍存,后续引入战投值得期待 事件三点评: 单抗资产整合稳步推进,引入战投&员工激励值得期待 估值与投资建议——昔日王者,历史拐点! 18 年是业绩调整之年,19 年开始有望开始释放业绩,预计公司18/19/20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0 亿元、3.08 亿元和5.38 亿元。公司面临管理&经营双重历史拐点,目前75 亿市值严重低估,维持19 年合理估值200 亿元和“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集采快速且全面推广的风险;管理未理顺;固定资产折旧&财务费用过多影响业绩等;药品未能获批上市。 【2018-08-25】浙江医药(600216)2018年半年报点评:维生素业务进入稳定盈利期 创新制剂研发持续推进 维生素产品销量波动影响二季度营收,下半年将逐步恢复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3.93亿,同比增长36.51%,毛利率49.10%,同比去年上升25.48个百分点,公司收入和毛利上升主要由于公司合成维生素E、合成维生素A、自产制剂产品销售增长。归母净利润4.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9.86%。其中,公司第二季度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加13.42%,环比减少23.52%,实现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减少94.89%,环比减少99.27%。二季度营收和利润下滑主要系公司维生素A产品由于价格波动较大,前期高价订单执行率低,销量下滑所致,目前维生素A价格趋于稳定,销量逐步恢复正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7.20亿元,同比提升389.95%,主要系自产制剂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销售费用相应增加以及流通体系变化所致;管理费用2.98亿元,同比提升4.76%,财务费用0.27亿元,同比增加2,973.57%,是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化所致。 制剂出口布局多年,当下进入关键时点 公司是维生素龙头企业,市场更关注其维生素业务,对其医药板块业务关注较少,我们认为公司制剂出口具备发展的潜力,目前国内制剂出口龙头企业,其产品均是通过FDA的ANDA流程从而在美国销售,而浙江医药产品所申报505b流程,目前还没有上市药企涉足,一旦通过后在销售和市场推广各方面均优于ANDA,目前子公司创新生物正是公司逐步培育高端制剂出口平台,有望形成一个高端制剂出口的研发体系,因此公司在这方面有望实现弯道超车。2016年2月公司公告,根据美国FDA同意公司向美国FDA提交的注射用达托霉素五个开发规格可按照505(b)(2)新药注册法规途径申报。505(b)(2)申报流程被称为"仿制药的黄金宝座",其不仅可以为企业大幅节省做临床研究的时间,同时相比于市场使用较多的ANDA流程,505(b)(2)一旦获批后其享有超长时间的市场独占期(ANDA流程只有为6个月),因此在定价及竞争格局上获批企业会有显着优势。公司万古霉素霉素505(b)已申报生产,目前整改报告已经提交,进展相比之前放缓,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获批,万古霉素美国市场空间6-7亿美金,达托霉素505(b)(2)流程预计今年下半年申报生产。 研发布局ADC类药物,创新药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2016年6月公司1.1类创新药苹果酸奈诺沙星及其胶囊剂获得CFDA药品注册批件及新药证书,注射剂型目前申报生产。苹果酸奈诺沙星为新型无氟喹诺酮抗生素,目前国内市场空间在20亿元以上,后续伴随各省医保增补推进有望实现逐步放量。公司是国内布局ADC类药物(生物导弹)研发的第一梯队,对应药物为定点偶联单克隆抗体-AS269注射液,主要是针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目前海外及国内均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2018-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6.36亿元、72.74亿元、77.41亿元,增速分别为16.59%、9.60%、6.4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05亿、7.49亿、9.55亿元,增速分别为139.34%、23.78%、27.39%。预计2018-2020年公司EPS为0.63、0.78、0.99元/股,对应PE为18.69、15.10、11.86。 【2019-03-18】广济药业(000952)2018年净利增63% 拟再融资投入维生素B12生产 广济药业于3月15日公布年报称,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4亿元,同比上升5.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上升63.22%。 “2018年,维生素B2市场行情较好是销售收入空间增长的原因之一,而通过工艺技术优化改造,降低了单位成本,提升了毛利水平,这得益于持续在工艺优化上加大研发投入。” 广济药业董事长安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拥有较强的发酵工艺技术优势,核黄素生产工艺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经过技改后,广济药业维生素B2平均每罐较以往增产27%。“广济药业属于医药制造业,工艺的提升和产业工人的熟练度对公司效益的提升尤为重要,2019年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及加大公司产品质量控制。”安靖说。 2018年,公司新产品维生素B12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生产基础,第一时间启动维生素B12项目建设准备工作。2019年2月份,广济药业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用于投入维生素B12建设项目。 自2014年末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入主广济药业后,加强了公司的经营管理。 “长投集团入主后,对公司面临的维生素B2产品单一的状况提出了战略构想,而此次定增,长投集团认购3亿元,也是基于公司未来发展。”安靖表示。 据了解,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募投项目主要是,维生素B2现代化升级与安全环保技术改造,拟投入1.57亿元;年产1000吨(1%)维生素维生素B12综合利用项目,拟投入2.4亿元。 公司表示,将依托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增加高品质维生素B2(80%)饲料级产品,并利用现有资源向维生素维生素B12产品系列领域拓展。 据介绍,维生素B12的需求量预计全球每年约8000吨。“目前,公司已经完成这一新品的研发工作,小试和中试效果较好,达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此次募投资金主要就是将这一产品进行量产,以丰富主导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安靖如是说。 对于此次募投的两个项目,安靖向记者介绍称,维生素B12是一个全新的生产领域,其发酵工艺、产业技术和产业工人方面与维生素B2有契合度,且与维生素B2的配套工业设施可以共用,从而做整体工业化生产,客户也基本重合。产品上市后能稳定公司的经营水平,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2两个产品更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而拟投向的维生素B2的技改项目,出发点是由于维生素B2此前遇到欧盟市场受阻的困难,在增加新品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维生素B2产品品质,巩固B2的市场地位,重返欧盟市场。 据介绍,如若这次定增方案能获得通过,预计维生素B12工程建设将于2019年底完工,2020年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