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圆梦财经 首页 热点概念股 查看内容

史上最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概念股一览

2019-4-17 09:11|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830| 评论: 0

摘要: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强制性国家标准15日正式实施。业内认为,“史上最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实施,对于规范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巨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具有重大影 ...


【2019-04-12】新宙邦(300037)2019年一季报点评: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有机氟化工盈利能力强悍
    业绩符合预期。一季报业绩位于业绩预告范围的上沿,持续增长,主要系1)电解液、电容器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业务发展稳健,有机氟化学品业务产品、客户结构优化,需求持续增长,带动营收增长;2)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约2个ppt,主要系有机氟化学品和电解液产品盈利能力增强;3)费用率管控良好,三费率下滑约2个ppt;4)去年有1315万非经常性损益,今年仅231万元。
    19Q1电解液业务平稳增长,行业盈利拐点或现于18Q4。18Q3至今溶剂价格坚挺,六氟价格小幅反弹,带动电解液价格底部反弹,受益于此,预计公司19Q1电解液价格环比基本维持平稳,同比略有提升,推动营收有所增长。毛利率预计在28%左右,同比有所提升,环比保持稳定。目前公司产能3万吨左右,到2020年底将扩张至7万吨。2020年海外新能源汽车将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公司产能投放后具备爆发力。
    有机氟化工业务盈利能力强悍。2018年公司有机氟化学品的产品和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国内市场对高端氟化学品的需求增长,推动业务量价齐升。这一趋势在19Q1得以延续,预计业务毛利率维持在53%左右,同比增长较多。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多年维持稳定,主要系目前下游应用主要是麻醉剂,门槛高、客户稳定。未来仍将扩张产能,补充上游含氟单体的产能,还拓展含氟精细化工品品类,优化产品结构。
    电容器和半导体化学品业务整体平稳增长。19Q1电容器整体发展稳健,毛利率预计维持在37-39%之间。半导体化学品近年投入加大,包括荆门宙邦的扩产,未来贡献可能会增加,同时参考竞争对手,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业务整体发展稳健,爆发力可能要看2020年海外放量情况以及半导体化学品贡献上来。预计19-20年净利润4.1/5.4亿元,对应PE约24/19倍,估值比较低,有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及目标价31-33元。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产能扩张与客户开拓低于预期,竞争加剧风险。

【2019-04-12】亿纬锂能(300014)我们如何看亿纬锂能的核心竞争力和估值?
    动力电池:公司自2015年涉足动力电池领域,早期不赌技术路线,在方形LFP、圆柱NCM、方形NCM、软包NCM领域都有布局,目前确定乘用车以软包NCM为主、方形NCM为辅,主打高端市场;客车以方形LFP为主;软包目前已进入戴姆勒供应链,现代起亚获得6年13.48Gwh的订单。
    软包NCM估值:2019-2021年起亚订单装机量为0.23Gwh、0.86Gwh、1.95Gwh,戴姆勒订单装机量为0.4Gwh、0.52Gwh、0.68Gwh。预计合计收入为6.57亿元、12.99亿元、22.31亿元。软包板块估值31.36亿元、62.07亿元、112.77亿元
    方形LFP与方形NCM估值:预计2019-2021年方形电池合计利润为0.5亿元、1.2亿元、1.5亿元,由于乘用车与储能增长空间较大,给予25倍估值,对应市值12.5亿元、30亿元、37.5亿元
    圆柱NCM估值:预计2019年-2021年圆柱NCM板块利润为1.2亿元、1.8亿元、2.75亿元,由于电动工具为传统市场,因此给予20倍估值,板块对应市值24亿、36亿元、55亿元
    锂原电池与消费电池:2016-2017年公司市场占有率由6%提升至9%,预计2018-2021年将继续稳步提升,分别为:10%、11%、14%与16%。2007-2017年,公司锂原电池营业收入由0.77亿元提升至10.91亿元,10年提升约14倍,年复合增长率约30%。2018-2021年预计营收收入分别为约13亿元、约15亿元、约19亿元与约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
    传统业务估值:2007-2017年,公司消费电池营业收入由0.38亿元提升至5.40亿元,10年提升约14倍,年复合增长率约30%。2018-2021年预计随5G物联网与电子眼市场的发展,公司消费电池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可保持在约30%,对应的营收收入分别为7亿元、9亿元、12亿元与15亿元。
    综上所述,对公司各部分市值加总后,我们预计2019-2021年合计市值为292.89亿元、434.82亿元与599.04亿元。同时,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合计9.1亿元、12.50亿元与16.80亿元,以当前244亿元市值计算对应PE分别为26.78X、19.50X与14.52X。
    总结:核心竞争力在于:1)传统业务龙头,对公司生存形成稳定保障,为公司发展提供试错机会。2)公司善于学习,生命力顽强:公司早年转型动力电池时走过弯路,但目前动力电池前景逐渐明朗。3)实际控制人技术背景出身,注重技术研发,各事业部精细化管理。
    风险提示:动力电池销量不及预期;锂原电池与消费电池竞争加剧;电子烟政策风险等。

【2019-04-15】阳光电源(300274)引领全球"逆变" 开启智慧能源
    传统业务和新业务齐头并进,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公司业务覆盖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电站系统集成等传统业务和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新业务。公司营业收入2013-2018 年复合增长率达37.36%,毛利率稳定在25%左右。
    国内政策利好行业发展,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稳步提升
    国内光伏平价上网政策明确支持平价、低价上网项目,竞价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补贴强度,带动光伏装机量的增长。海外市场多点开花,美欧日印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新增装机规模,土耳其、巴西等新兴市贡献多个GW级装机市场,预计2019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18-121GW。
    创新引领逆变器发展新趋势,构建平价上网利器,迈向智慧能源管理
    据GTM Research 数据,2017 年公司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市占率16.7%,排名第二,国内市占率约30%。优化系统设计,实现零部件深度结合,逆变器已成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利器。公司创新引领逆变器发展新趋势,布局智慧能源管理,海外逆变器出货量占比已提至28.7%。未来功能升级及产品结构变化有望带动逆变器盈利能力提升,智慧能源管理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电站集成业务稳步增长,储能等新业务进入收获期
    根据IHS 全球光伏EPC 企业排名,阳光电源全球排名第三,国内第二。2018 年公司电站系统集成收入58.6 亿元,同比+25.7%。依托逆变器核心优势,公司顺势开拓储能逆变器、新能源车电控系统、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新业务,2018 年储能实现收入3.83 亿元,同比+498%,毛利率28.98%。
    预计公司2019-2021 年EPS 分别为0.77/0.96/1.18 元/股
    在逆变器、EPC 等传统业务增长以及储能、智慧能源管理等新业务发力带动下,预计公司2019-2021 年EPS 分别为0.77/0.96/1.18 元/股,按4 月11 日收盘价,对应PE 分别为15.79X/12.59X/10.26X,相比可比公司估值较低。看好公司从光伏逆变器向智慧能源综合管理平台型公司迈进,给予公司2019 年20 倍PE 估值,合理价值15.32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不达预期,光伏行业政策风险,逆变器降价风险,电站开发和出售不确定等。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