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合肥工业大学研究团队通过一体化器件构型设计成功研发新型超级可伸缩电容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实时自修复。相关成果以“可实时修复的伸缩型超级电容器”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先进材料》上。 业内表示,可伸缩超级电容器具有高机械柔性,能够在弯曲和拉伸等复杂机械形变时依然保持结构完整性和高导电性,可作为新型可穿戴电子器件和柔性仿生器件的储能器件。随着柔性电子产品的爆发,新型超级电容器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相关上市公司: 凯恩股份:是电解电容器纸龙头,主导起草了“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超级电容器隔膜纸》。 法拉电子:是国内薄膜电容龙头,投建了超级电容器项目。 思源电气:参股的烯晶碳能主要产品包括干法电极、超级电容器单体、超级电容器模组以及储能系统等。 【2019-04-17】凯恩股份(002012):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电解电容器纸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将对公司产品生产销售产生积极的影响 凯恩股份(002012)4月17日晚公告,中国商务部网站当日发布《关于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电解电容器纸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裁定的公告》,自4月18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电解电容器纸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电解电容器纸为公司主导产品,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电解电容器纸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将对公司电解电容器纸的生产销售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9-03-14】法拉电子(600563)固本源拓新局 新能源业务驱动高增长 新能源业务为行业注入新活力。薄膜电容器行业身处电力电子的"狭长赛道",应用领域广泛,业务板块伴随科技进步轮流发力,始终保持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相结合的发展结构,稳健性与成长性兼具。薄膜电容器在大功率电气电力场景下具备不可替代性,随着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和高频通信时代的来临,薄膜电容器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薄膜电容龙头,业务增长稳健。公司作为国内薄膜电容龙头,自2008年产值迈入全球前三行列以来,通过技术工艺进步和严格的成本管控,不断缩小和全球龙头松下电工的差距,凭借不逊于松下、Nichicon的产品性能,明显的价格优势以及便捷快速的售后服务成为照明、家电、工控、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一线厂商的长期供应商。自2002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截至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3.7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6.30%,带动公司整体业绩整体增长6倍。过去五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6.63%,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1.87%。 给予公司"推荐"评级。公司具备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水平和成本管控能力,坚持服务高端客户,现金流状况优良,管理层经营稳健,务实团结,看好公司在薄膜电容行业的长期成长。预测公司2018-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8.46、20.85、23.7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8.72%、12.95%、14.10%,实现归母净利润4.57、5.18、5.89亿元,对应增速为7.87%、13.40%、13.77%,2018-2020年EPS为2.03元、2.30元、2.62元,按照最新股价计算,对应PE为23.92x、21.09x、18.54x。对比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铜峰电子、江海股份、艾华集团来看,其平均市值为57.7亿元,当前可参考PE(TTM)为26.8x。综合考虑宏观、市场、行业等多重因素,给予公司2019年3-12月PE为25-30x,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50.75-60.9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东孚新厂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光伏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能源汽车业务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2018-09-07】ISSI重启回归A股 思源电气(002028)收购存储芯片龙头企业 继北京豪威之后,半导体细分行业龙头ISSC成为上市公司思源电气的并购标的。 9月5日,思源电气公告称,上市公司通过参股产业基金的方式,收购北京矽成41.65%的股权。北京矽成于2015年完成了对纳斯达克上市公司ISSC的私有化要约收购。 此前,备受瞩目的ISSC,在兆易创新上市后不到3个月就斥高价进行收购,但由于遭到中国台湾南亚科反对,并购最终不了了之。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8月,兆易创新并购北京矽成失败的时候,北京矽成的出资人之一武岳峰资本,通过举牌思源电气进入了思源电气董事会,为此次并购埋下伏笔。 “思源电气传统板块已经接近行业天花板,向半导体转型是我们的大战略,国家战略支持,我们便朝这个方向去做。”思源电气内部知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标的资产市盈率接近25倍 思源电气9月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持有66%出资额的上海集岑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上海集岑”)与上海武岳峰等签署投资框架协议,拟收购上海承裕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上海承裕”)全部有限合伙份额。 上海承裕合计持有北京矽成41.65%的股权。北京矽成早年是一只并购基金,旗下有存储芯片龙头ISSI,ISSI199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存储芯片(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以及集成电路模拟芯片的研发和销售,2015年开始走私有化路径,由北京矽成主导。 2015年初,北京矽成向ISSI发起私有化要约收购,2015年3月,北京矽成开价19.25美元/股收购ISSI所有流通股,当年4月Cypress竞价,北京矽成提价到23美元/股,最后北京矽成以7.5亿美元私有化成功。 按照当时的汇率,北京矽成拿到ISSI的成本约为53亿元,而后在2017年卖给兆易创新之时,北京矽成对标的资产的估值到了65亿元。 时隔一年左右的时间,思源电气通过参股产业基金的方式拿到北京矽成持有的ISSI股权,估值到了75亿元,较去年上涨了10亿元。 对于估值上涨的原因,思源电气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道:“2017年北京矽成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25.1亿元,较2016年度21.4亿元增加17.6%,未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主要是PPA和SBC)的净利润为3亿元,较2016年2亿元增加约50%。按照2016年度65亿估值和2016年度实现的扣非和特殊项目净利润2亿元,扣非和特殊项目市盈率约为32.5倍,如果按照2017年度75亿估值和2017年度实现的扣非和特殊项目净利润3亿元,扣非和特殊项目市盈率约为25倍。基于过去2017年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实际实现的营业利润高于原有的预期,北京矽成本次估值在合理区间内,最终估值将在对投资标的全部尽职调查后双方协商最终确定。” 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相比走重组路径完成并购整合,思源电气此番的资本运作别具匠心。 从收购预案来看,思源电气并没有直接并购北京矽成,而是通过参股产业基金的方式,间接完成收购北京矽成41.65%股权。 有意思的是,通过产业基金收购的北京矽成,构成了关联交易。 标的资产北京矽成的股东方武岳峰资本,同时持有上海承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份额,而后者在一年前与兆易创新的并购失败后,顺势举牌了思源电气,当前期持有思源电气6904万股,占总股本的9.08%。 在收购预案公告出来后,9月5日,思源电气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开盘便一字涨停。9月6日,思源电气开盘十分钟便强势涨停,不过接近尾盘时分被砸开涨停板,收盘涨8.08%。 按照上海承芯的持股比例,仅宣布并购消息两天,其所持股票浮盈约1.8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半导体行业并购并非易事,整合却是最关键和最艰难的,思源电气即便完成了存储芯片龙头的并购,未来能否成功保住ISSI的市场地位甚至实现飞跃,成为关键。 根据思源电气相关人士透露,此次管理公司半导体产业板块的是岳峰资本,其在半导体领域和资本运作上早已有成功先例。创始合伙人武平是原展讯通信(Spreadtrum)董事长与CEO。展讯通信于2007年在美国NASDAQ上市,成为国内核心芯片产业的旗帜企业。 2008年武平成功实现并购QUORUM Systems(美国),宏景(中国),整合GALAXY团队。参与包括WALDEN在内的多个VC的投资与管理。2009年组建中晶天使基金,参与多个种子期公司的投资,并于2011年参与创办武岳峰资本。 对此,思源电气知情人士称:“本次收购后会从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化、加快思源公司创新转型发展三方面进行整合。通过专业技术+资本助力的模式,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技术+资本的协同效应,打造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促进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建设。” “思源电气原有产业已经接近天花板,通过投资北京矽成实现公司业务外延式发展,加快公司创新转型,有助于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广大股东谋福利。”上述人士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