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将研究制订起草《生态环境监测条例》,通过条例的制订,进一步明确各级生态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保护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去年8月1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落实,环境监测系统正在全国范围不断推进,政策的催化作用逐步开始生效。同时,国家在环保领域投入持续加大,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行业发展。 A股环境监测和设备类上市公司主要有雪迪龙、先河环保、中环装备、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等。 【2019-03-21】雪迪龙(002658)2018年年报点评:费用拖累业绩 工业端监测需求有望回暖 在宏观经济环境压力下主动收缩,费用和研发投入拖累业绩 公司18年实现营收12.89亿元,同比+18.9%,实现归属净利润1.79亿元,同比-16.54%。受宏观经济影响,工业端监测需求放缓,而公司主要业务以工业端为主,并且在去年主动放弃了部分还款质量不高的工业客户,使得收入增速较同行业略低。而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费用增长幅度较大,销售费用同比+33.6%,销售费用率增加1.5pct至14.0%;总薪酬支出同比+26.0%,研发费用9007万元,同期+30.3%;期间费用率提升2.6pct至29.5%。 加强回款,效果明显,经营稳健,现金充足,资产负债率提升较快 公司去年加强了回款的催收,应收账款总量没有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0.52至2.74,存货周转率提升0.15至2.03,显示催款效果明显。公司期末在手现金11.9亿元,同比+99.5%。由于发行可转债的因素,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的13.7%提升至18年底的26.6%,但仍处在同行业较低水平。 水质监测和非电大气监测开始逐渐放量,毛利率有所下降 去年气体分析仪及备件业务实现营收2.2亿,增长较快同比+67.3%,是由于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需求导致主机销量增加。工业过程分析系统营收0.95亿,同期增长15.95%,主要是水泥、空分领域的销售业务增长所致。而环境监测系统(6.8亿,+6.1%)和运维服务(2.1亿,-0.02%)两项业务保持了平稳。水质监测实现了约1亿的营收,增长较为快速,显示水质监测市场逐渐放量。整体毛利率下降了4.8pct至43.5%,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有所加剧,且水质监测刚起步需与国外品牌争夺市场,大气非电监测业主对于成本要求较严,短期毛利率较低。公司18年新签监测设备订单超15亿元,同比+20%多。 盈利预测与评级:看好工业端需求今年放量 监测行业18年由于政府端需求加速实现高增长,今年监测站点下沉,水质监测全面铺开、非电领域监测设备需求提升。环保严禁"一刀切"后,工业企业上监测需求强烈,看好公司专注的工业端监测回暖。公司经营稳健,拟用自由资金回购公司股票不超过2亿元用于激励显示发展信心。预计公司19-21年净利润分别为2.60/3.26/4.00亿元,对应目前估值约20/16/13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项目回款不良 【2019-03-20】先河环保(300137)需求下沉 网格化推动新市场 蓝天保卫战形势严峻,大气监测龙头持续受益。公司2010年11月创业版上市,主营大气监测设备销售及运营,2011年以来,受益国家大气监测网络的加速建设,公司营收高增长(过去5年复合增速25%,2018年上半年同增34%),毛利率稳定,现金流充裕,市占率不断提升,品牌美誉度深入各省市地方政府,已经成为大气监测行业的龙头。2017年“蓝天保卫战”提出后,各省市相继出台了2018-2020年的三年行动计划,污染治理迫在眉睫,而大气监测作为污染治理的“眼睛”和“抓手”,重要性明显。目前,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蓝天保卫战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大气监测行业有望在十三五后期持续高景气,预计市场空间153亿元/年(空气质量监测121亿/年+网格化32亿/年)。 大气监测下沉空间大,公司作为龙头享受行业高成长。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2015-2017年环境监测政策密集出台,明确了监测事权,资金有保障。在监测行业高景气的背景下,我们预计监测点位将从国控点、省控点逐渐下沉至县、乡一级,大气监测市场还能保持较高增长(预计2018-2020大气监测市场空间在121亿/年)。先河环保系大气监测行业龙头,在软硬件实力及品牌效应的助推下有望开拓更多大气监测市场。 网格化拓展加速,水质监测供需新增量。2018年8月,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要求对京津冀“2+26”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长江三角洲41个城市进行网格监管全覆盖,80个城市预计建设6.4万个点位,2018-2020年市场空间约32亿元/年,公司网格化拓展有望向全国铺开。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水质监测市场,在“河长制”催化下,订单同样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EPS分别为0.48/0.63/0.85元/股,对应PE估值为17.3X/13.1X/9.8X,在各省市“蓝天保卫战”政策推动下,环境监测点位将从国控点、省控点逐渐下沉至县、乡一级,我们预计大气监测市场还能保持较高增长,给予公司2019年目标价15.8元,对应25X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去产能加速、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估算可能存在误差。 【2019-04-03】中环装备(300140)业务新增长点确立 一季度业绩预计大增逾1.5倍 中环装备子公司中节能(唐山)环保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山装备")再次斩获大单,《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近日,唐山装备拿下唐山市滦南县1.8亿元环保项目。 在"A+2+N"战略的推动下,中环装备各项业务正朝着好的势头发展。中环装备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19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为1500万元至2000万元,上年同期为-2530.21万元,同比增长159.28%至179.04%。 包括上述项目在内的环保装备业务同比盈利能力提升明显,是中环装备一季度业绩预增的重要支撑。此外,2018年12月31日中节能兆盛环保有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一季度对利润贡献明显;环境能效监控与大数据业务同比也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这两个因素也是中环装备一季度业绩预增的重要支撑。 去年,中环装备的节能环保业务方面,在保持现有大气污染减排业务基础上,夯实做好能环大数据及智能化监测检测业务,并通过并购等多种发展手段布局水处理系列装备及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核心装备,"公司收购兆盛环保99.18%股权已经证监会核准,目前已积极实施。此项并购暨配套再融资工作已经结束了,目前正在加大对兆盛环保的整合与协同。"中环装备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环境能效监控与大数据业务在2018年下半年已经为中环装备的业绩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环境监测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包括气、水、运维、智慧环保。近年全国环境监测产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大气污染监测系统。"未来三年,受到国家加强环境监控的政策利好,该行业将会随着整个节能环保的蓬勃发展而迅猛发展。"上述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环保装备业务方面,子公司唐山装备产品石墨烯节能速热电采暖炉系统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增加。" "石墨烯电采暖炉应用石墨烯电加热技术,产品原理是以石墨烯涂层加热管作为发热单元,利用石墨烯热学的特点,高效把电能转化成热能。"唐山装备总经理黄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由于超导体的损耗小至可以忽略,因而导热快,整机热转化效率高至97%。再辅之以智能控制水温和时段相结合,使得该产品具有加热快,省电的特点。 据他介绍,随着石墨烯制备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应用研发的逐步扩展,在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推动下,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迅速。截至目前,相当数量的研发项目已顺利完成并进入商业化准备期,石墨烯行业有望进入井喷发展期。根据Markets&Markets数据,亚太地区石墨烯市场将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河北省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出台后,唐山装备将石墨烯节能速热电采暖炉投入到唐山市电代煤市场,在2018年在唐山电代煤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2019年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扩大。"黄勇表示。 "中环装备在'A+2+N'的装备战略带动下,将积极抓住市场机遇。"中环装备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环保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发展、环保产业市场增速更快,公司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A+2+N"的装备战略中,A是指能效环境大数据及智能化监测检测;2是指水处理系列成套设备及核心部件和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核心设备;N指的是重点在大气治理、区域(分布式)能源、土壤修复等领域循序稳定发展的"N"系列装备产品。 上述负责人表示,中环装备作为中国节能旗下唯一一家与环保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将打造中国节能装备制造平台,专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务,尽快发展成为技术水平领先、管理水平先进、规模优势突出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国内龙头企业。 【2019-05-17】聚光科技(300203)全产业链环境监测龙头 打造中国"丹纳赫" 全产业链环境监测龙头,环境综合服务商 公司以监测仪器起家,逐步转型为覆盖环境治理、环境信息化、决策咨询、工程规划设计、设备运营运维等全产业链的环境综合服务商,构建“从监测检测到大数据分析再到治理工程”的闭环模式,是国内环境监测领域的龙头企业。 环境监测垂直改革、环保督查、环保费改税,多重政策推动监测行业高速发展 ①环境监测垂改,将监测权上收,改变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权责不清、地方保护主义危害严重、跨区域环境问题解决机制难以实施等难题,环境监测行业发展顽疾消除。②中央环保督查与环保部专项督查未来将常态化,环保高压态势促使地方政府与工业企业加大环境监测投入力度。③环保费改税,更强调企业主体责任,企业自行申报数据,企业污染排放量的认定优先顺序为:自动在线监测数据、企业自行监测数据、产排污系数或者物料衡算法,利好环境监测企业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丹纳赫为模板,打造中国“丹纳赫” 回顾丹纳赫发展历程,公司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先机,不断通过外延并购提前布局,发展壮大。聚光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先后通过收购吉天仪器、东深电子、鑫佰利、安谱实验等标的,进军实验室分析仪器、水利水务等领域,进行横向与纵向拓展,完善业务链,立志打造中国“丹纳赫”。 核心竞争能力和成长能力分析:三重核心优势,龙头地位稳固 与国内其它监测公司相比,公司具有三重核心优势:①最齐全产品线,最完整产业链。②重点投入研发,技术优势明显。③优势三:络的不断完善,传统监测测市场有望维持高增长。而新兴监测释放随着VOCs 监管的趋严将逐步释放。同时,公司与实控人之一王健先生达成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新业务协议,大力拓展水环境治理业务,为公司业绩提供充足弹性。 投资建议 在环境监测垂直改革、环保费改税及环保督查推动下,公司作为监测龙头将显着受益。预计公司19-21 年净利润分别为7.82/9.80/12.39 亿元,对应PE 为14X/11X/9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通过多角度估值,得出公司一年期合理估值区间为30.42-39.79 元,相对于目前股价有28%-67%的上升空间。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或不及预期,投资加大导致资金紧张,政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