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通告: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同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通告:2019年6月起,在原定每年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为8万个的调控目标基础上,2019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4万个。2019年增加的4万个指标按月平均分配到2019年6- -12月,2020年增加的4万个指标按月平均分配到全年12个月。 此前在今年1月,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优化机动车限购管理措施”以促进汽车消费。5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广州、深圳要优化汽车消费环境,逐步放宽汽车指标。广深等城市增加汽车增量指标额度,有望对促进汽车消费产生积极影响。 上市公司中,广汽集团、比亚迪为整车龙头,注册地分别在广州、深圳。 【2019-05-09】广汽集团(601238)2019年一季报点评:广丰广本盈利强劲 自主品牌承压 核心观点: 1、 1Q19 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是自主品牌承压较大:公司1Q19 实现营业总收入143.7 亿元,同比下降2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降28.4%,1Q19 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是由于自主品牌盈利下滑略超出预期。1Q19 销售毛利率为12.4%,同比下降12.1 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7 个百分点,毛利率有企稳迹象,随着GS5、GM6和Aion S 的销量上升,自主品牌的销量结构有望改善;1Q19 销售费用率为5.3%,同比下降2.4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本期投放卫视节目的销售费用减少;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为7.3%,同比上升2.5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8%;财务费用率为0.4%,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我们认为2Q 本身是行业淡季,加上今年整体市场销售低迷,公司目前库存也处于较高位置,预计公司自主品牌2Q 仍以去库存为基调,但是新车型如GS5、GM6 和Aion S 等有望贡献较多的销量增量,且有助于自主品牌销售结构的上升,预计3Q 将迎来销量和盈利的好转。 2、 广丰、广本盈利表现强劲,投资收益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1Q19 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逆势增长,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5.6%和11.4%,而广菲克和广汽三菱表现相对弱势,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1.3%和16.6%,综合导致1Q19 实现投资收益25.7 亿元,同比增长5.0%,我们认为2019 年仍是日系品牌攫取市场份额的一年,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广汽三菱处于强产品周期阶段,且当前库存水平合理,终端折扣较少,盈利能力将得到保持,投资收益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 财务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 年净利润为120/139/156 亿元,EPS为1.18/1.35/1.52 元,对应19 年PE 为9.9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市场低迷,新车销量不及预期。 【2019-05-17】比亚迪(002594)新能源梦 砥砺前行 看好新能源乘用车赛道未来5年高景气度 轿车-SUV-新能源将演绎国内汽车消费潮流的变化趋势。"能源安全+环保压力+自主崛起"三重因素驱动下新能源乘用车将是未来5年汽车消费核心增长点。预计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到2023年有望达434万辆,复合增速达35%。参照轿车/SUV发展规律,未来5年是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最重要时间窗口。 比亚迪有望成为新能源乘用车赛道胜利者 1)一直坚持新能源梦想,持续高研发投入。1995年以消费电池起家,目前形成了以新能源业务为核心,包括电池、手机零部件、城市交通在内的产业集群。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带来不断技术创新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2)先发优势强,产品布局广泛且差异化定位。目前已实现从6万元到33万元的价格区间、A0级到B级、轿车到SUV的覆盖。运营市场主打e6/e5,限购EV主打元ev,非限购EV重推e系列,PHEV主打唐/秦/宋。3)"高颜值+平台化+供应链开放"三个维度重塑造车思路,进一步提升产品力。4)多举措配合应对补贴下滑带来阵痛,核心体现为:"电池成本下降+电机电控成本下降+折旧摊销下降+积分正贡献+平台化降其他部件成本+部分车型终端提价"。 电池外供稳步推进,手机/光伏/云轨仍有看点 1)外供电池稳步推进。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比亚迪第二。上下延申全产业链布局动力电池,降本保质。2019年产能预计40Gwh,长期规划100Gwh。 2)零件组装互补,3D玻璃放量是手机业务未来核心看点。3)聚焦储能,受益平价上网政策,光伏有望减亏。4)获得国内外多地订单,云轨放量可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 基于分业务假设前提下,预计2019-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4.3/37.4/42.2亿元,EPS为1.26/1.37/1.55元,对应PE为41X/37X/33X。采用分部估值法测算,对应2019年业绩的市值为1779亿元。首次覆盖,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补贴超预期下降;电池外供低预期;应收账款回收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