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道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北极航道概念股一览 2019年北极航道概念股最新动态与价值解析: 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北极通航 两家上市公司受益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接受俄罗斯主流媒体联合采访表示,开发利用北极航道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提供新契机、增添新平台、注入新动力,有利于加强中俄两国同相关各方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中方鼓励有关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为航道商业化运作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北极航道是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最短航路,可大幅度缩短北太平洋沿岸港口与北大西洋沿岸港口运距。北极航道的商业化运营对增强我国产品在欧美市场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储量巨大,铁、镍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航道的开通将拓展我国能源和资源进口的来源和渠道,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那么,在中国沪深两市中,北极航道概念股龙头板块有哪些? 以下是北极航道股票上市公司一览表,北极航道最有价值股: 相关上市公司中: 中远海能:参与投资建造的Vladimir Rusanov轮经由北极东北航道运抵江苏,取得了中国北极航道开发的新突破。 中船防务:互动平台表示,极地模块运输船能全年在无破冰船引航的条件下航行和供应凝析油,具有“破冰”和“成品油轮”的双重特点,是将“破冰”和“油轮建造”两方面的技术优势进行完美结合。 【2019-01-31】中远海能(600026)2018年基本盈亏平衡 继续看好2019年油运市场复苏 事件:中远海能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0.8-1.8亿元,同比减少89.8%-95.5%,业绩低于我们的预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1.2亿元,同比减少90.5%-98.4%。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3.3亿元,推算公司四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5-4.5亿元。 点评: 2018年四季度VLCC市场明显回暖,平均日收益水平4.5万美元/天,同比增长128%。2018年前三季度,VLCC市场极度低迷,VLCC中东-中国(TD3C)航线平均日收益1万美元/天,同比下降43%,处于历史低位。2018年四季度,受2018年以来全球老旧油轮大幅拆解带来市场供需好转及旺季因素,市场运价明显回暖,VLCC中东-中国航线平均日收益4.5万美元/天,同比增长128%。2018全年VLCC中东-中国航线平均日收益1.9万美元/天,基本与2017年持平。一般VLCC单个航次来回时间在半个月至三个月,尽管核算时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实际的结算仍会有一定滞后,预计2018年四季度的高运价会部分体现到2019年一季度的业绩中。 四季度旺季结束,2019年1月份运价高位回落,但明显好于去年同期。随着旺季结束,2019年1月份VLCC运价高位回落,1月份均值为3.1万美元/天(最新1月29日为2.3万美元/天),明显高于去年同期1万美元/天的水平,体现了市场整体复苏。一般二三季度炼厂会集中检修,是VLCC市场的传统淡季,从季节性规律来看,VLCC运价仍有回落压力。 投资建议。我们将2018-2020年公司VLCC日租金水平的假设从2.5、3.5、4万美元/天下调至1.9、3、4万美元/天,将公司2018-2020年盈利预测从0.12、0.43、0.64下调至0.03、0.33、0.64元,预计公司2019年1月29日的股价对应2018-2020年的PE为160、15、8倍,对应2018年的PB为0.7倍。油运行业处于复苏起点,继续看好2019年市场复苏。从季节性规律来看,一般上半年市场运价处于下降通道,下半年市场将逐步进入旺季,同时IMO "限硫令"将在2020年初执行,可能会对2019年下半年的运力周转产生一定限制,届时运价向上的弹性较大,建议投资者择机布局。 风险提示。原油海运需求低于预期、运力增长超出预期、油价大幅波动、海上安全事故、政策性风险、中美贸易战影响超预期 【2019-02-11】中船防务(600685)集团新签百亿订单 看好未来业绩弹性;重申"推荐" 公司近况 1 月28 日,中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9 年中船集团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集中宣布了7 个项目、共计36艘新船、总金额超过100 亿元人民币的船舶建造和融资订单。 评论 集团新签百亿大单,造船行业弱复苏进行时。此次新签合同包括4 艘17.4 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8 艘13000 吨多用途重吊船、4 艘30 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20 艘支线集装箱船,此外还有4 艘95000 吨冰区加强型散货船建造意向书和智能海洋渔工养殖船合作意向书等;将由江南造船、黄埔文冲、中船澄西等完成建造。集团此次承接百亿大单,体现了我国船企在行业弱复苏进程中的竞争实力;2018 年,中船集团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2.4%。 2018 年经营接单表现亮眼,看好未来业绩弹性。1)2018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接单表现亮眼,同比大增 215%至 169.25 亿元;根据Clarkson 数据,子公司黄埔文冲2018 年新签集装箱船订单52,392TEU、YoY+49%(见图表1);黄埔文冲11 月签订历史上最大单笔支线集装箱船订单,合同总金额约22 亿元(黄埔文冲与中国船贸为联合卖方)。2)未来三年,公司将受益于量价齐升(量:2017 年经营接单 195.86 万载重吨、YoY+26.67%;价:截至 2019年1 月,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指数80.9、较2017 年的低点累计上涨19%),我们看好公司2019 年业绩拐点向上,未来三年业绩弹性较大。3)此外,由于厂区搬迁影响造船进度,公司2018 年收购文冲船坞、开始整合码头资源,未来将有效协调码头泊位等生产资源,提升生产效率,充分释放产能。 估值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公司当前A 股对应18/19 年1.6/1.5 倍P/B,H股仅对应0.9/0.9 倍P/B、估值具备吸引力。看好造船主业回暖及未来的业绩弹性,上调A/H 股目标价5%/21%至12 元/8 港元,A/H对应19e 2x/1x P/B,潜在涨幅26%/29%。重申“推荐”。 风险 军品订单交付进展具有不确定性;民船复苏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