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北汽蓝谷(600733)子公司发布纯电动汽车EX3 搭载EMD3.0智能电控系统 近日,北汽蓝谷(600733)子公司北汽新能源携"3456"产品体系登陆上海车展,参展阵容包含LITE、EC5、EC3、EU5、EX5以及EX3等六款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覆盖300-600km,差异化定位不同细分市场。同时现场还展出了EU300快换版(车电价值分离模式)以及无线充电系统等前沿技术。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北汽新能源的战略规划,他表示:"为应对新能源汽车2.0新时代的挑战,2019年,北汽新能源提出了'2049计划',其中特别提出了'产品向上、品牌向上'的发展战略。今天推出的智能化高品质纯电动车型EX3,正是北汽新能源实现'产品向上、品牌向上'的先锋产品。" 定位为"达尔文系统再聚十项高能"的EX3,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市发布,续航里程501-630km,是目前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市场续航里程最高的量产车型。北汽新能源EX3补贴后售价12.39-16.39万元。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副总经理何斌表示,EX3是北汽新能源基于达尔文系统全新正向研发的一款A0级跨界纯电动SUV,也是同级别首款续航超500公里的量产车型。得益于EX3搭载的EMD3.0智能电控系统,车辆可实时全面监测整车近600个芯片、260个电子部件数据,智能管理电池、优化电机、调校整车,使续航更长、加速更快、操控更精准。 此外,EX3还配备全气候电池温控技术,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全时监控并调校电池、电芯和冷却液温度,该技术使EX3在-7℃环境中电量从10%充至90%仅需70分钟,高温天气时可控制电池温度在45℃以内。 按照北汽新能源的规划,2019年北汽新能源将构建续航里程覆盖300-600km的全产品矩阵。"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已经来临。对车企来说,2.0时代拼的就是硬实力。"发布会上,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表示:"站在2.0时代的新方位,我们正走在'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征程上。" 据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副总经理何斌介绍,除了已亮相的"3456"产品体系,北汽新能源还会在年内推出高端纯电动轿车EU7,并将陆续推出LITER300、EC5、EU5R600等升级版车型。 【2019-05-29】长安汽车(000625)至暗时刻推改革 产品更新迎拐点 公司简介: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已形成轿车、SUV、MPV、交叉乘用车、轻客、微卡、轻卡等乘用车和商用车产品谱系。旗下拥有长安自主品牌以及合资企业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标致雪铁龙等。 自主品牌和长安福特销量下跌,公司业绩受损: 随着长安福特和长安自主热销车型老化,叠加市场需求低迷, 18 年公司销量增速-25.6%,其中长安福特同比-54.4%,长安自主乘用车-21.7%。18 年公司利润同比-91%,其中长安福特由盈转亏,产生投资收益-4 亿元,自主品牌营业利润-27 亿元。19Q1 公司销量同比-32%,归母净利润-21 亿元。 自主改革聚焦重点,新品上市完善布局: 公司开启“第三次创业”,优化品牌架构,聚焦重点业务,对部分业务板块实施混改,减轻公司资本开支压力,改善亏损业务对公司业绩影响。公司加速产品更新,推出CS85、逸动ET、欧尚科赛、欧尚科尚和欧尚尼欧5 款新车,同时CS15、CS75 和逸动等车型将迎来改款换代。 林肯国产开启福特新一轮产品周期: 19 年4 月,福特汽车发布“福特中国2.0 ”战略计划,福特中国地位提升。18 年底开始,福特主力车型逐步完成改款换代,新车Escape 上市。豪华品牌林肯自19 年起将有三款车型国产化,长安福特全面开启新品周期。 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下半年汽车行业大概率进入复苏时区,预计公司2019 年-2021 年销量同比-4.3%/+1.5%/+3.1%,归母净利润为15.8/33.0/45.6 亿元,对应EPS 为0.33/0.69/0.95 元。行业复苏,早周期的乘用车板块估值有望修复。公司第三次创业,叠加长安福特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给予公司19 年1.1 倍PB,对应目标价10.93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汽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2.新品销售不及预期;3.公司战略推进不及预期。 【2019-05-31】特锐德(300001)"一机两翼"布局成型 充电独角兽将崛起 专注智能制造,充电网和智能微网已经成型。公司一直坚持"一机两翼"的总体发展战略,以智能制造为"机身",同时以电动汽车充电生态网和新能源微网为"两翼",二者协同发展提供引擎,实现电网系统大数据运维、移峰填谷、智能管理等现代能源管理服务,协同构建清洁智慧、安全高效、经济便捷的现代能源服务体系。 "充电设备+充电服务+互联网增值"市场空间有望突破万亿。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500万辆,车桩比例1:1,2019年Q1车桩比例约3.5:1,还存在较大的空间。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预计保有量将达到1亿辆,充电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别。2020年新能源用电量预计将达90亿度/年,2030年超过1500亿度,充电费用+服务费,市场空间将达到千亿。同时充电网具有较大的互联网增值空间,目前特来电APP在各个平台下载量排名领先,用户量约200万。 特来电已经成为充电独角兽。公司目前已成立子公司88个,充电覆盖城市288个,建设充电桩19万个,上线运营充电桩13万个,2018年累计充电超过11亿度,2019年Q1充电量超过4亿度,较去年同期翻倍,日均充电量已突破500万度,具备强大的垄断优势,市场、技术、平台都达到了行业内稳固的领头羊地位。特来电2018年实现盈亏平衡,2019年有望进入收获期盈利。同时公司技术领先,智群智能充电系统CMS主动保护,提升充电安全100倍。公司已经在多个维度与政府资本、整车企业、公交公司、电池企业等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充电网平台布局已经成型,马太效应凸显,我们认为公司已经成为充电行业独角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62、6.40和8.0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6、0.64和0.81元。当前股价对应2019-2021年PE值分别为40、29和23倍。看好公司充电业务进入收获期,独角兽属性逐步凸显,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充电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公司充电量提升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