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赴港上市消息不断。昨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已经私下提交香港上市申请。消息一出,阿里巴巴概念股应声而涨,包括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巴巴官方曾经表示,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会回归,这是他们从没放弃过的想法。分析认为,阿里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向影响以及背后的主动意识,起码在共赢的意义上,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在阿里回归传闻的刺激下,目前许多中概股都官方表示,会考虑回港股上市。 阿里又传赴港上市 港交所同股不同权模式再下一城 昨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已经私下提交香港上市申请。消息一出,阿里巴巴概念股应声而涨。受阿里回归传闻消息的刺激,A股方面,三江购物、新华都直线封板,合肥城建、君正集团等个股直线拉升,阿里巴巴概念指数也收涨1.58%。港股方面,中国擎天软件(HK.01297)等阿里概念股也大涨。 今年5月底有报道称,阿里巴巴或于下半年秘密提交上市申请,之后又有消息称,该公司的目标是在数周内提交赴港上市申请,将选择中金公司和瑞信牵头安排此次发行,此次IPO的规模可能高达200亿美元,将是香港201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6月13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已经私下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对于阿里巴巴是否已递交上市申请,港交所和阿里巴巴均给媒体回复:“不做评论”。 为了吸引阿里巴巴等优秀互联网上市公司上市,港交所做出不少调整。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修订后的主板《上市规则》正式生效,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赴港上市;二是尚无收益和盈利的生物科技类公司赴港上市;三是公布创新产业公司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标准。 《上市规则》生效后不久,小米以同股不同权模式申请在港交所上市。随后,美团、映客、宝宝树等科技公司也先后赴港上市。 港交所作出上述调整后,也为阿里巴巴的回归打开大门。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去年曾表态,公司将”认真考虑”在港交所上市一事。 中概股纷纷考虑回归 阿里巴巴与港交所的关于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年11月,阿里旗下的B2B公司在港交所募资116亿港元。在上市后,股价疯涨,成为当年的明星股,也让多名阿里员工暴富。但是随后,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再加上市场C2C以及B2C等领域的发展,2012年,在上市5年后,阿里B2B选择退出港股,最终私有化。不过,阿里巴巴官方曾经表示,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会回归,这是他们从没放弃过的想法。 募资额方面,虽然阿里巴巴尚未敲定具体的筹资目标,但此次发行可能筹集高达200亿美元资金。根据彭博汇总的数据,这一规模将是香港201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股票发行。此次交易可能会巩固香港作为中国科技股上市目的地的地位,并在阿里巴巴与美团点评大打外卖与旅游补贴战之际,提升阿里巴巴的现金储备。 在公司治理方面,阿里方面寻求保留现有治理结构,即合伙人制度。据知情人士透露,凭借这一制度赋予的权力,公司高管能够提名董事会中的大多数成员。根据香港交易所去年出台的第二上市新规,阿里巴巴可以申请豁免香港禁止此类结构的标准限制。分析认为,目前阿里香港上市还处在计划期间,很多事情不明了,发行的细节会改动,之后怎么样还需要继续观察。 有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近几年新经济的缺失不仅令A股不再是经济名副其实的晴雨表,其实港股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阿里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向影响以及背后的主动意识,起码在共赢的意义上,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目前,许多中概股都官方表示,会考虑回港股上市。网易负责人丁磊也表示如果机会合适,会考虑回归A股上市。 【2019-04-16】三江购物(601116)2018年年报点评:全年营收恢复增长 与阿里合作继续深化 投资要点 全年营收恢复增长,渠道扩张影响净利率:收入端,2018年,三江购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10%,近5年来首次实现营业收入恢复增长。利润端,期间费用率提升0.52pct至20.22%,使净利率略降0.18pct至2.7%,全年归母净利增长2.7%。分季度看,四季度利润回暖,主要源于四季度公司财务费用率降低至-2.4%。 邻里店渠道快速扩张,超市营收恢复增长:2018年,公司门店数量净增33家至202家,净增长源于邻里店。超市渠道营收增长6.8%,坪效增长4.2%,增速均有所恢复;老店同店下降近3%,渠道数量维持128家,次新门店贡献营收增速。邻里店渠道数量扩张,由2017年末的41家提升至2018年末的74家,推动营收增长。 食品生鲜受到欢迎,生鲜引流效果显现:2018年公司食品、生鲜、日用百货、针纺品类营收占比分别约53%、30%、15%、2%,分别实现营收增长7.6%、31%、-10%、-15%,食品、生鲜品类受到消费者青睐。2018年生鲜品类营收占比由25%提升至30%,带动全年日均有效客流增长近2%,客流增速回暖。 直采降本增效推升毛利率,渠道扩张增加费用率:盈利能力方面,2018年各品类毛利率均有所上升,整体毛利率提升0.37pct至24.03%。销售费用率提升0.78pct至18.27%,管理费用率提升0.20pct至 2.98%,全年财务费用率降低0.46pct至-1.03%,最终期间费用率提升0.52pct至20.22%,销售净利率降低0.18pct至2.7%,使归母净利增速不及营收增速。 存货方面,2018年存货占营收比例维持约7.9%,与去年基本持平。存货周转率明显提升,由2017年的8.5次提升至2018年的10次。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4.4%至3.2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向好。 与阿里合作深化,管理层人事现变动:2018年8月末,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阿里巴巴。2019年4月,公司与阿里巴巴合作继续深化,阿里向公司派驻管理层。从2019年起,公司力争三年内将公司从传统的社区平价超市转型升级为新零售的社区生鲜超市。具体来看,与阿里合作,有望继续增加公司直采比例,提升毛利率,并且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带动线上渠道营收占比。 超市行业稳健发展,新零售业态持续探索:超市是线下零售的重要渠道之一。重点流通企业中, 2018年各月增速于5%左右略有波动,2019年前2月超市业态销售额增长4.8%。超市行业销售额保持平稳扩张,有望推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公司与阿里合作深化,继续探索新零售业态,公司有望背靠阿里供应链体系及管理经验,降本增效,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投资建议:综上,我们看到:(1)公司超市业态恢复增长,门店改造已推动坪效增速回暖,次新门店开始发力,贡献营收增长;(2)邻里店渠道快速扩张,生鲜品类占比提升,带动客流及周转;(3)与阿里合作深化,目前阿里为第二大股东,已向公司派驻管理层,新零售合作计划提速。 未来看点:(1)与阿里合作推升商品直采比例,提升毛利率;(2)门店改造已现成效,持续改造门店有望推动营收持续较快增长;(3)新零售计划推进,2019年计划拓店40家。 我们预测公司2019年至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1、0.22和0.24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7%、3.8%和4.1%,目前公司PE(2019E)约为63倍,给予“增持-B”建议。 风险提示:租金成本上升影响公司租售比;门店改造推升费用;与阿里合作的新业态效果或不及预期。 【2019-04-19】新华都(002264):2018年净利1711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新华都(002264)4月19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8.50亿元,同比下降1.76%;净利润1711.4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上年同期亏损5244.34万元。 【2019-03-26】合肥城建(002208):2018年净利同比增长86% 拟10转3派1元 合肥城建(002208)3月26日晚间披露2018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19.71亿元,同比下滑28.36%;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86.46%;基本每股收益0.7734元。公司拟每10股转增3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2019-04-18】君正集团(601216)2018年实现净利润22.85亿元 同比增长6.37% 君正集团(601216)4月18日晚间发布2018年年报。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4.64亿元,同比增长9.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5亿元,同比增长6.37%;基本每股收益0.27元。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聚氯乙烯81.86万吨,完成年度计划100.46%;生产烧碱54.94万吨,完成年度计划101.02%;生产硅铁30.17万吨,完成年度计划107.79%;生产水泥熟料142.04万吨,完成年度计划10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