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经联邦贸易部门(Federal trade authorities)裁定,双面太阳能组件将不再受201条款的约束。太阳能组件产品的出口成本将不用再支付25%的费用。之前,201条款对进口到美国的大多数太阳能组件征收25%的关税。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增电力装机能源,光伏发电的设备成本也降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预测,2025年光伏发电在全球能源中的占比将从现在的3%增长到30%以上。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和出口国。鉴于发电效率较高,双面组件的替代趋势已经确认,目前其定价也已基本接近普通标准组件的价位。 A股公司中: 林洋能源:主推的“N型单晶高效双面组件”顺利通过TüV莱茵测试,为出口到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隆基股份:是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去年公司全资子公司隆基乐叶与美国某公司(买方)签署了组件销售合同,合同金额高达6亿美元。 【2019-04-30】林洋能源(601222)2018年年报及2019年一季报点评:积极开拓 稳健增长 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与2019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龙头地位稳固,光伏EPC业务与智能板块积极开拓;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18年业绩同比增长10.86%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17亿元,同比增长11.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10.86%。公司2018Q4实现营业收入12.73亿元,同比增长19.62%,环比增长12.53%;实现盈利1.13亿元,同比下降17.04%,环比下降54.74%。公司年报业绩符合预期。 2019Q1业绩同比增长5.63%符合预期:公司同时发布2019年一季报,Q1收入6.94亿元,同比增长19.08%;实现盈利1.55亿元,同比增长5.63%;每股收益0.09元。公司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 国网招标节奏影响智能板块收入,海外、配电领域持续拓展:在2017年国网电能表集中招标量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公司电能表产品2018年收入同比下降25.36%至13.31亿元。2018年国网需求有所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国内电表收入有望重返增长。海外方面,公司有效推进大客户战略,2018年海外收入3,805万美元,在手订单达4,800万美元。配电方面公司聚焦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已有多种智能化设备在研在产,有望抓住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机遇,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EPC收入爆发增长,分布式光伏龙头地位稳固:2018年由于泗洪200MW领跑者项目完成并网,公司光伏EPC业务实现收入10.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自持电站方面,公司分布式龙头地位稳固,截至2018年底,公司持有电站1.45GW,全年实现发电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21.16%;公司积极储备平价上网后的各类资源,目前已有1.6GW储备项目。 估值 结合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情况及经营近况,我们将2019-2021年公司预测每股收益调整至0.51/0.60/0.68元(原2019-2020年预测为0.54/0.64元),对应市盈率10.7/9.1/8.0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光伏政策风险;光伏电站补贴拖欠与限电风险;国内电表需求不达预期。 【2019-05-22】光伏平价时代临近 隆基股份(601012)称单晶将主导行业格局 对于光伏行业而言,2018年的“531新政”是绕不开的话题,新政的出台给光伏行业带来震荡冲击,并直接加速了光伏的平价上网进程。 5月21日,隆基股份(601012)召开了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向投资者说明了“531新政”后公司的种种应对措施,同时,公司总裁李振国也对平价上网时代来临后光伏行业的前景进行了解读。 钟宝申在谈到公司2018年主要工作时,重点提到“积极顺应政策变化和市场变化”,其中最核心的政策变化就是“531新政”。 钟宝申表示,“531”政策出台后,为了有效应对国内需求的减少,海外市场业务成为隆基股份去年业务继续扩张的关键因素。“‘531’之后,公司迅速进行了业务调整,海外市场在去年4季度取得了积极成效,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特别是生产运行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同时还实现了单晶技术全球市占率的提升。” 数据显示,隆基股份2018年单晶组件对外销售5991MW,海外单晶组件销量达到1962MW,同比增长370%。 有投资者在股东会上询问公司的营销体系如何支撑海外市场快速增长,李振国解释称,海外业务的增长一方面与公司努力开拓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海外市场,公司并没有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是25-30年,客户在乎产品质量,而保证质量的最好方式就是企业寿命要大于产品寿命。” 李振国还谈到一个细节,过去海外客户在选择光伏供应商的时候,倾向于选择混业经营的企业,而不是专门的光伏制造商,这也反映出光伏企业“短命”的状况;与此不同,李振国认为,隆基股份的供货能力、上下游的把控能力已经获得了客户的信任,这也促使海外业务能够较快发展。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光伏平价上网的脚步日益临近,其中,部分具备平价上网条件的地区已经先期进行试点。 在隆基股份股东会上,投资者针对平价上网政策将产生哪些影响频频发问,近期光伏龙头纷纷下调组件价格的动作也令投资者十分关注。针对光伏降价的问题,李振国回应称,光伏的发展伴随着快速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大家不用担心价格继续下降,没有价格的下降光伏也不可能有大发展。” 李振国认为,在光伏平价上网落地后,光伏将成为能源发展的优选项,但光伏市场并不会因此而一夜爆发。“光伏没有环保等额外负担,光伏平价之后的需求来自于两条曲线的叠加。” 一方面,随着全社会电力需求的增加,有些能源项目会选择光伏等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来自于存量替代,随着火电站等传统能源设施使用寿命到期,将让出一部分的能源缺口,而光伏等新能源将被优先用于补充这一缺口。“虽然平价上网后光伏不会一夜爆发,但其需求和成长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谈到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李振国认为,短期来看,今年海外市场光伏装机需求约为90GW,明年有可能达到110GW;至于国内市场,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今年与明年的装机需求可能稳定在30-50GW之间。 正如前述,不少光伏企业都没有逃脱“短命”的厄运,投资者对于隆基股份如何持续保持竞争力十分关注,此外,投资者还问到目前光伏行业是否出现颠覆性的技术。 李振国回应称,公司积极强化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并采取稳健的财务政策,未来如果要进一步扩产也一定会保证技术上的领先。事实上,隆基股份一直坚持单晶光伏技术,李振国认为,从产业链来看,未来单晶主导未来光伏市场的格局正在形成。 他的判断基于两点,一方面,单晶具备优异的品质和更高的转换效率且随着单晶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生产成本持续下降,推动了单晶产品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客户价值体验良好;另一方面,单晶技术在每一个环节均有较好的盈利。不过李振国也指出,单晶目前仍然存在产能不足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