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酝酿许久的国家管网公司成立文件已下发到地市一级。按照目前媒体报道,其成立模式类似铁塔公司。机构认为,当前管网建设不足,管输费率核定方法学意味着国家管网公司将有动力增强资本开支,而上下游第三方企业亦有动力向国家管网建设连接线,利好管网建设市场。油气管网建设领域相关公司有石化机械、金洲管道、中油工程等。 【2019-05-07】石化机械(000852)2019年一季报点评:季报创新纪录 规模效益显现 一季报创收入新纪录,订单增加,费用管控加强:受行业持续复苏和大订单实现交付,一季度实现营收13.29 亿元,创上市以来第一季度新高。受国际油价回升和油服企业工作量提升的积极影响,2019 年一季度预收账款4.51 亿元,比上年度末增加2.16 亿元,主要是因为订单大幅增加。规模效益使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公司一季度三费率为12.56%,同比下降20.04%,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3.66% / 6.59% / 2.31%,同比降低7.04% /10.86% /2.15%,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明显增强。 三桶油加大勘探开发资本支出,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历年订单主要来自于三桶油,2018 年下半年,三桶油相继部署新一轮油气开发工作,勘探开发板块2017、2018 年实际资本化支出分别为2430 亿元、300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14%、23.60%。2019 年三桶油勘探开发资本化支出预算合计3578-3678 亿元,比2018 年增加预算717 亿元,预计2019 年勘探开发的资本化支出增速约为20%左右。受益于上游勘探开发资本化支出的加速增长,油气装备制造服务业前景可观,未来存量市场更新亦会进一步推动压裂设备需求增长,公司作为国产压裂设备龙头有望收获较多订单,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管网公司有望成立,管网建设全面铺开,公司钢管销量有望大幅增长:根据我国《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到2020 年油气管网总里程将达到16.9万公里,5 年复合增速8.58%,以此计算,国内每年对应油气钢管市场空间超过120 亿元。公司旗下沙市钢管厂是中石化集团唯一油气管线钢管专业生产工厂。目前中石化及部分民营管路建设需求相对较高,订单相对充足,管网公司成立后有望加快国家大管网建设,公司油气钢管产品线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国企改革步伐加快,规模效益凸显:公司目前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完善经营机制、选人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已被列入“双百行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油服设备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规模效应较强,伴随营收增长公司毛利率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望逐步下降,伴随公司订单逐步确认,全年业绩有望实现较高增长。 投资建议:供需缺口及能源安全驱动国内油气开采提速,我们预计公司压裂设备、钻机钻头、管道等主要产品需求将持续向好,公司收入及毛利率有望同步回升,根据我们模型测算预计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 亿元、1.86 亿元、2.66 亿元,EPS 为0.22、0.31、0.45 元,对应PE为42 倍、30 倍、21 倍。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行;规划实施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2019-06-03】金洲管道(002443)受益于管道公司成立 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 投资逻辑 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快速增长,供应总体偏紧。2017 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市场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环保政策影响,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恢复两位数增长。2017年和2018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分别为15.31%和18.12%。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速远低于消费量增速,对外依存度迅速提升至45.3%。管网建设滞后,新增气源和管道公司成立促管道建设。2015-2018年我国天然气管道年均增速仅为5.9%,滞后于“十三五”规划年均增速10.2%的目标。发改委明确提出“组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我们预计国家油气管道公司将于今年年内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将按照政府目标大力推动管道建设计划,提升管网建设速度。我们预计到2025年天然气管道投资近万亿,带动相关管材投资近5000亿。 钢管行业产能过剩已久,供需格局有望好转:近年我国焊管产能不断增长。2000年到2014年,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从13.2%上升至65.9%。目前我国钢管产能过剩严重,且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我们认为供求格局有望好转:需求方面新增气源和管道公司成立将促进管道建设,管道投资将加大,需求提升;供给方面,在钢管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相应公司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产能输出国外叠加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供给将下行。钢管行业供大于求的趋势将得到一定的缓解,行业将逐步回暖。 公司产能逐步释放,业绩恢复增长:公司募投项目总计30万吨的钢管产能相继于2015年和2019年投产。公司管道产销量提升明显,2018年生产量和销售量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分别达到94.07万吨和91.4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了14.19%和12.18%。公司在钢管行业具有研发能力强、产品类别齐全、客户资源强等优势,我们认为公司将在新一轮管道建设占据明显优势。2017年以来公司业绩明显反弹,2018年营业收入为48.08亿,同比增长24.47%,归母净利为1.91亿,同比增长17.44%。我们预计随着管道建设速度的加快,公司将显着受益,业绩将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为58.47亿、69.38亿和80.9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为2.38亿、3.08亿和3.8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6、0.59和0.74,对应PE为17、13、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管道建设速度不达预期,行业低价竞争致毛利率下降,项目进度不达预期。 【2019-04-05】中油工程(600339)受益于油气行业全产业链的投资增长 投资亮点 首次覆盖中油工程公司(600339)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6.30 元,对应1.4 倍2019 年市净率。理由如下: 受益于油气行业全产业链的投资增长。全产业链来看,中国油气行业上中下游的投资建设正处于上行周期;考虑到公司具备贯穿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且其订单与收入规模均属于行业的佼佼者;我们的判断是,在此轮油气行业全产业链投资复苏的周期中,中油工程订单储备和收入增长的确定性强。 受益于控股股东中石油的资本开支增长,且确定性高。我们预计,未来两年,中石油集团各业务板块资本开支均有望显着增长:其中,上游为响应中国增储上产战略而加大勘探与开发力度,中游有确定性较强的天然气管道、接收站、储气库等建设规划,下游有包括广东石化炼厂等项目的建设规划。上市以来,中油工程近40%的收入来自母公司中石油,受益的确定性较高。 受益于国家油气管道公司的设立,中长期利好公司中游业务。我们预计国家油气管道公司年内有望重组成立,并成为国内油气管道建设新的投资主体,管道工程订单的竞争有望市场化。我们预计,中油工程作为国内收入规模最大的龙头管道工程公司之一,未来有望通过竞争赢得更多的业务机会。我们与市场的最大不同?市场认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机会主要得益于中国上游增储上产的战略,而我们认为,公司最大的投资亮点在于中国油气行业全产业链的投资增长以及公司业务完整的全产业链覆盖。因此,我们对公司未来收入的增长预测高于市场一致预期。我们认为公司收入端复苏的弹性或高于市场预期。 潜在催化剂:1Q19 季报收入增速、业绩复苏超预期;国家油气管道公司成立。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 年EPS 分别为0.16 元、0.26 元、0.34 元,CAGR 为47%。我们认为公司因其高收入增长确定性,应较国内可比公司(平均1.0-1.5 倍2019 年市净率)有一定的溢价;同时参考亚太与欧美油气工程公司平均1.5 倍2019 年市净率,给予目标价人民币6.3 元,对应1.4 倍2019 年市净率,隐含30%上行空间。 风险 油气行业投资不及预期;新订单毛利率改善进一步推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