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前荷兰电动汽车初创公司Lightyear发布首款产品太阳能汽车Lightyear One,起价11.9万欧元,签名版将在2020年初交付。该车亮点在于太阳能供电,其WLTP续航里程达到725公里。这意味着太阳能汽车即将交付,太阳能行业应用迎来重大突破,相关公司受关注。拓日新能拥有太阳电池关键设备制造及生产工艺技术;阳光电源是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东方日升在高效光伏电池等领域积累了技术储备。 【2019-05-05】拓日新能(002218)一季度净利655万同比增长14% 现金流量净额2.34亿 拓日新能(002218)今日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05,576,867.15元,同比增长14.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9,917.81元,同比增长13.79%。 截至本报告期末,拓日新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87,867,426.41元,较上年末增长0.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3,876,273.41元,较上年末增长4,278.18%。 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3,876,273.41元,较上年末增长4,278.18%,主要系消化利用库存,以银行票据结算应付款增加所致。 挖贝网资料显示,拓日新能是中国光伏行业中率先拥有装备制造、工艺研发及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型企业,是集太阳能硅片、电池、组件、应用品、光伏玻璃和光伏支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和运营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企业,长期专注于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EPC承揽和为全球客户提供种类齐全且性价比高的太阳能应用产品。 【2019-04-15】阳光电源(300274)引领全球"逆变" 开启智慧能源 传统业务和新业务齐头并进,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公司业务覆盖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电站系统集成等传统业务和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新业务。公司营业收入2013-2018 年复合增长率达37.36%,毛利率稳定在25%左右。 国内政策利好行业发展,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稳步提升 国内光伏平价上网政策明确支持平价、低价上网项目,竞价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补贴强度,带动光伏装机量的增长。海外市场多点开花,美欧日印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新增装机规模,土耳其、巴西等新兴市贡献多个GW级装机市场,预计2019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18-121GW。 创新引领逆变器发展新趋势,构建平价上网利器,迈向智慧能源管理 据GTM Research 数据,2017 年公司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市占率16.7%,排名第二,国内市占率约30%。优化系统设计,实现零部件深度结合,逆变器已成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利器。公司创新引领逆变器发展新趋势,布局智慧能源管理,海外逆变器出货量占比已提至28.7%。未来功能升级及产品结构变化有望带动逆变器盈利能力提升,智慧能源管理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电站集成业务稳步增长,储能等新业务进入收获期 根据IHS 全球光伏EPC 企业排名,阳光电源全球排名第三,国内第二。2018 年公司电站系统集成收入58.6 亿元,同比+25.7%。依托逆变器核心优势,公司顺势开拓储能逆变器、新能源车电控系统、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新业务,2018 年储能实现收入3.83 亿元,同比+498%,毛利率28.98%。 预计公司2019-2021 年EPS 分别为0.77/0.96/1.18 元/股 在逆变器、EPC 等传统业务增长以及储能、智慧能源管理等新业务发力带动下,预计公司2019-2021 年EPS 分别为0.77/0.96/1.18 元/股,按4 月11 日收盘价,对应PE 分别为15.79X/12.59X/10.26X,相比可比公司估值较低。看好公司从光伏逆变器向智慧能源综合管理平台型公司迈进,给予公司2019 年20 倍PE 估值,合理价值15.32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不达预期,光伏行业政策风险,逆变器降价风险,电站开发和出售不确定等。 【2019-05-23】东方日升(300118)2019年一季报点评:1季度业绩高增长 收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1季度业绩实现高增长。公司发布2019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收入、归上净利润、扣非后归上净利润分别为23.92、3.03、1.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94%、278.36%、40.55%,业绩高增长。 海外市场深耕多年,渠道优势明显。公司专攻海外市场,在海外多个市场有光伏电站项目的经验,建立了全面的销售渠道,且海外业务已基本实现本土化。2018年公司海外市场光伏组件出口量排名前四,并在巴西、墨西哥、印度、澳大利亚等多个海外主要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海外市场正在进入更分散和可持续的多元市场时代,而海外市场能力与渠道无法同制造业一样快速复制,有海外渠道优势的组件企业议价权将有所提升。 受益于海外市场繁荣,组件出货有望快速增长。受益于海外市场的繁荣,公司2018年组件出货量达较2017年增长近1倍,排名行业第7,上升3名位。截至2018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达到近7GW,2019年有效产能将达到9GW左右,随新产能逐步释放,预计组件的出货量、市占率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高效电池片快速扩产,上游延申提升盈利能力。截至2018年底,公司p-PERC电池片产能达3GW以上,2019年预计有效产能将达5GW以上。通过向盈利能力更高的电池片环节延申,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获得持续提升。2018年4季度,随高效电池片产能开始释放,公司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为14.41%,较前3季度提升3.07个百分点。此外,公司计划投入32.56亿元,开始布局发电效率更高的Hit异质结电池。 投资建议:给予“审慎推荐-A”评级,目标价13.5-14元。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达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二股东被动减持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