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圆梦财经 首页 热点概念股 查看内容

深圳国资国企综改实施方案获批 这四类上市公司有望受益(概念股) ...

2019-8-22 07:19|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392| 评论: 0

摘要:   深圳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区域综合改革试验的新阶段。  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  中国证券 ...
  深圳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区域综合改革试验的新阶段。

  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

  中国证券报记者21日获悉,深圳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已获批。

  方案提出,到2020年,深圳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公司,推动85%以上的国有资本聚集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以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打造一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力争形成1-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6-7家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2家市值超1000亿元的优势企业集团。

  受利好消息影响,8月21日,深圳国资概念股再度拉升。

  深圳国资国企改革将迎来新突破

  事实上,作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早在2018年就被升格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被国家赋予了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重大使命。依托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契机,深圳国资国企改革也将迎来新突破。

  深圳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提出:

  将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资与民资、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将探索创新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改革。将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作为深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形式,不断激发管理层和核心骨干的“出资人精神”。

  将实施“上市公司+”战略。依托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综合运用股权、基金、资金等运作方式,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将制定市属国资资源整合重组方案,开放性推进内外部资源整合重组。

  重点关注两大改革方向

  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市国有资产超3万亿元,实现利润超1000亿元。

  2018年近80%净资产集中于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体两翼”领域。2018 年深圳市属国资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超过78%,资产证券化率达54.7%。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表示,深圳国有企业改革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资国企改革之路。一方面,深圳产业布局进行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保障城市运行和国计民生等重要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产业转型、产业集中的优势企业集中。建立深圳联动改革协调机制,中央企业与深圳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深圳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探索国有资本市场化监管运营模式,发挥深圳投资控股公司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深圳市远致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提出多种市场化方式推进混改,承担政策性及平台功能的企业保持国有独资,民生保障的企业国有控股,商业竞争类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运用资本市场,推动国有企业上市,加大市场化并购上市公司力度。积极推动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充分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和动力,特别是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认为,今年以来,“双百行动”与“综合改革试点”,再一次为地方国企改革注入了新推力,踩下了加速器。不过除了加速之外,地方国企改革还呈现出另外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向纵深推进,包括从单项改革向综合改革推进,从容易改的层面向较难改的层面推进,从修修补补向脱胎换骨推进。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地区,深圳国资国企改革,必定率先迎来改革的加速期,迈向改革的新阶段。不仅在改革推进速度上抢先,而且将在改革内容上先行先试。一些改革的深水区,譬如地方国企母公司层面董事会、经理层的市场化产生与运行,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国有资产的全面统一监管,国有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所需自主经营权的放权边界,都将在这些试验区域进行大胆探索。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国企改革进入自下而上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其中包含沪、深、沈在内的区域综合改革试点是给予地方国资自主权的重要抓手。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再次强调支持开展区域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利好信号已经明确。

  中信证券认为,面临一系列国企改革目标,应关注两大发力方向:

  一方面,优化国资布局。

  产业布局上,2020年深圳计划将85%国有净资产集中于“一体两翼”领域。“一体”领域强调加强资源整合,环境水务、食品安全、地面公交等领域有望成为重点。“两翼”领域,深投控转型为科技金控平台,目标为2020年力争控股4-5 家持牌金融机构;深创投等通过资本运作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企业布局上,推动资源向优势品牌企业集中,到2020 年力争打造1-2 家世界500 强企业,形成3-5家资产规模超千亿企业、2 家市值超千亿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在区域布局上,在担当“城之重器”同时,深圳国资预计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科技园区建设,另外也稳妥参与其他重点区域战略。

  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是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率,优质资产继续注入上市平台,到2020 年资产证券化率提升至60%以上,其中商业类竞争企业达80%以上。

  二是国资继续入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质民企从而优化产业格局,2018 年股权质押风险暴露以来已有怡亚通(4.30 -0.23%,诊股)、英飞拓(4.36 +0.00%,诊股)等诸多案例。

  三是建科院(16.29 +1.50%,诊股)等员工持股试点成功推行,结合最新政策,科研院所的经营者和员工持股比例有望从目前30%提升至70%。

  四是50%成果净收益分成+50%科技成果个税减免,将有效激励科研院所;深创投等金融机构推动增加绩效比例、项目跟投等薪酬改革。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金融、基础设施、科技、地产的头部改革标兵。关注业务整合、混改深化。此外,非“一体两翼”的地产领域有多家上市平台,或进行资源重组。

  据深圳市国资委网站显示,目前市国资委旗下属于商业类国企的包括不少上市公司:沙河股份(9.79 +2.51%,诊股)、深圳能源(6.01 -1.48%,诊股)、深圳燃气(6.05 -3.04%,诊股)、农产品(5.30 +2.32%,诊股)、深赛格(6.19 +9.95%,诊股)、天健集团(6.00 +5.82%,诊股)、深振业A(5.49 -0.90%,诊股)、特发信息(11.74 -1.84%,诊股)、深圳机场(10.89 -5.30%,诊股)、盐田港(6.50 +1.40%,诊股)、深物业A(10.47 +0.77%,诊股)、深纺织A(7.51 -1.18%,诊股)、深深宝A、特力A(20.39 -0.29%,诊股)、中新赛克(111.60 -0.78%,诊股)、建科院、深圳国际等。

  非上市公司方面,包括深圳水务、深圳巴士、创新投、特区建发、深业集团、深圳地铁、两市集团、免税集团和远致投资等公司,分别涉及金融、地产、建筑、公共交通、燃气、免税商品、港口、农产品流通、投资、电子等多种领域。

【2018-12-29】深圳能源(000027)深交所首家电力上市公司 综合能源布局增长可期
    投资要点:
    深交所首家电力上市公司,致力打造能源环保综合平台。公司1993 年登陆深交所,为深交所首家电力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截至目前,公司已投产控股发电装机容量989.03 万千瓦,其中煤电491.4 万千瓦、水电82.25 万千瓦、光伏87.24 万千瓦、风电61.54 万千瓦、垃圾发电21.6 万千瓦。此外,公司还在惠州、潮州、赵县、舟山、阿图什等地拥有城市燃气项目,2018H1 实现售气量1.51 亿立方米。公司致力打造电力为主,垃圾处理、燃气为辅的环保综合平台,2018 年H1 电力业务实现收入69.13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6.51%,城市燃气业务占比5.94%。
    煤电机组处于盈利底部,未来受益煤价下跌及让利收窄。公司煤电装机容量占比约为50%,当前电煤价格处于高位,公司参控股煤电装机盈利能力均处于底部,对煤价较为敏感,我们预计随着煤炭优质产能的逐步释放,明年开始煤价将会逐步回落,公司盈利有望逐步修复。今年5 月滇西北-深圳特高压直流投产,年输电能力200 亿千瓦时,约占深圳目前用电量的25%,深圳本地十三五期间待投产机组全部为燃气机组,合计240 万千瓦,规模相对有限,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外输电对本地机组利用小时数的冲击边际减弱。广东省 19年年度长协成交价差为-45.09 厘/千瓦时,而 18 年该价差为-76.6 厘/千瓦时。明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预计会进一步扩大,但是价差的收窄将使得公司综合上网电价企稳回升。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业务,风电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盈利增长点。除传统火力发电板块外,公司目前拥有水电在运82.25 万千瓦、风电在运61.54 万千瓦以及光伏在运87.24 万千瓦。其中,公司水电分布区域广泛,布局合理,总体业绩比较稳健;光伏以收购为主,公司拥有风电在建项目超过120 万千瓦,假设2020 年在建及规划项目全部投产,公司风电装机容量较现在增长250%,风电业务将成为未来主要盈利增长点。
    深圳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公司2019 年垃圾处理能力翻倍。公司在运9 座垃圾处理厂,合计处理能力10550 吨/日,其中深圳地区5450 吨/日。深圳目前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2 万吨,而焚烧处理能力仅约7500 吨/日,近2/3 垃圾采用直接填埋方式处理。公司目前深圳地区在建处理能力合计1.03 万吨/日,预计2019 年全部投产,届时深圳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仍然无法满足原生垃圾"零填埋"需求,垃圾焚烧能力的缺口保障了公司在深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公司垃圾处理业务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 18-20 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 184.72、195.63 和 196.03亿元,18-20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46、14.23、18.19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5、15 和 12 倍。公司 PE、PB 估值均低于行业平均。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广东省电力需求不及预期,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

【2019-04-08】深圳燃气(601139)优质城市燃气公司 储备调峰项目投产可期
    立足深圳,走向全国,公司是A股优质城市燃气上市公司
    公司地处深圳,主营业务为城市管道燃气供应,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截止2018年中,包括深圳市在内,公司在广东、广西等8省(区)拥有38个城市(区)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管道燃气客户数突破300万户;2018年公司实现天然气销量27.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37%。与A股其他城市燃气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在天然气销量及增速、用户数及增速方面均位于前列。
    电厂投产叠加城中村改造,公司天然气销量有望持续高增长
    公司目前在深圳地区拥有5家电厂客户,全部达产后供气量合计可达近14亿立方米,较2017年供气量提高112%。此外,已与公司签订天然气购销合同的大唐宝昌、深圳钰湖扩建项目有望于2019年投产,将为公司贡献新的电厂用气量。非电厂用户方面,深圳市要求到2020年底完成城中村等管道天然气改造超过99万户,年均改造用户将超30万户;公司加大异地项目拓展力度,2018年上半年新增6个管道燃气项目,新增管道燃气用户8.77万户。电厂及非电厂用气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天然气销量有望保持高增长。
    储备调峰项目投产可期,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2013年11月募投的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工程已完成工程进度99%,即将投产。项目投产后,公司可采购现货LNG向深圳市管道气用户供气以及向珠三角等地区供应LNG。以2018年LNG现货平均价格为基础进行测算,项目满产后有望为公司带来约4.13亿元净利润,为公司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7、154、17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5、12.5、15.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3、0.43、0.53元/股,对应PE分别为19、14、12倍。公司是优质的城市燃气公司,天然气销量有望维持高增长,储备调峰项目投产后,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综合考虑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结果,公司合理的市盈率区间为17-2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厂用气量低于预期;深圳城中村改造进度低于预期等。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