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华西证券:长安汽车(000625)买入评级 事件概述 公司2020 年1 月17 日发布公告: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装集团",系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宁经开科技")签订协议, 共同发起设立T3 科技平台公司,注册资本金160 亿元人民币。长安、一汽、东风、兵装集团以及江宁经开科技按出资规模持股比例分别为3.1%/25%/25%/21.9%/25%;一汽、东风、兵装和长安共同控制T3 科技平台公司,构成经营者集中,本次交易还需取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批。 分析判断 头部车企整合优质资源,共同迈向电动智能化转型升级 1)T3 科技平台成立的初衷在于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新能源转型升级已为大势所趋,长安、一汽以及东风几家头部车企通过联合组建整车技术研发公司,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长安投资T3 平台为整合产业链优质资源,打造前瞻、共性、核心技术开发及投资平台,参与产业相关标准的制订,满足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 2)核心技术研发是T3 发展的第一驱动力。T3 将特意设置技术战略委员会,长安、一汽以及东风各提名1 名董事,还将聘请首席技术官(CTO)1 名、首席科学家2 名、外部行业技术专家4 名。 3)我们认为,头部车企强强联手布局新技术研发将成为常态。 继上汽与广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长安、一汽以及东风共同投资成立T3 平台,把握产业变革的战略契机,未来头部车企有望实现共赢,在竞争加剧的行业洗牌中胜出。 T3 项目有利于长安提升竞争力,推动长远健康发展 长安投资T3 平台与头部车企深度绑定,有利于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长远健康发展: 1)T3 平台将通过自主研发与投资并购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电动平台及先进底盘控制、氢燃料动力、智能驾驶及中央计算三大领域技术。该公司的设立将支持长安进行下一代智能新能源整车开发,支撑T3 股东持股的移动出行高科技平台公司,优先保证为T3 股东提供核心技术、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 2)针对长安长期战略而言,通过T3 平台,长安整合外部资源聚势发展、分摊风险,有利于"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战略方针的加速落实。 聚焦两大核心资产:自主盈利向上,福特修复在即 长安两大核心资产(长安自主&长安福特)在本轮周期内双向发力,开启销量及业绩复苏: 1)长安自主:维持产品竞争力,单车盈利趋势向上。2019 年9 月,长安自主推出第三代重磅车型CS75 Plus,12 月销量超2 万辆,终端定价合理(10.69-15.49 万元);动力总成配备自主研发的蓝鲸动力系统,蓝鲸未来将渗透更多自主车型,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后,大幅降低产品成本,提升自主品牌单车及综合盈利能力。 2)长安福特:在产品周期重振、战略多维调整、林肯国产化等催化下,销量修复在即。i)福特本部翼虎换代改名锐际,2019 年12 月重装上阵,未来预计稳态月销4-5 千辆;ii)福特2.0 战略升级,福特中国全面实现本土化经营,换帅后主推NDSD 渠道模式,为经销商减负,实现共赢;iii)国产林肯落地,首款SUV 预计2020Q1 上市,2020H2 将继续推出1-2 款新车型,全年预计贡献销量4-5 万辆。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开启复苏,本轮周期内公司把握时机,战略聚焦两大核心资产:长安自主通过第三次创业新一轮产品周期实现量价齐增;长安福特凭借产品及经营调整,边际改善逐步兑现;新能源引入战投、PSA 股权出清,公司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财务减负,2020 年轻装上阵。长期来看,公司与一汽、东风深度绑定,通过T3 科技平台实现电动智能化转型升级。 鉴于2019 年长安福特销量不及预期,导致公司投资收益下滑,下调2019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3(下调前3.4)/35.5/60.7 亿元;EPS 分别为-0.07(下调前0.07)/0.74/1.26 元,对应PE 分别为-161.06/14.73/8.63倍。目前乘用车行业数据回暖,板块风险溢价提升,且公司业绩修复弹性较大,给予公司2020 年目标PE 18 倍,目标价由11.84 元上调至13.3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公司降本控费效果不达预期;长安福特战略调整效果不达预期。 【2020-01-14】上汽集团(600104)乘用车行业下滑 龙头业绩承压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预告: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约256亿元,同比减少28.9%左右;扣非后归母净利约21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110亿元,同比减少34%左右。 分析判断 2019年行业下行周期中,龙头业绩明显承压 公司2019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8.9%,主要原因在于:1)宏观经济影响汽车消费,2019年乘用车行业继续下行,据乘联会披露数据,全年乘用车批发销量2146.9万辆,同比减少9.3%;同期公司整车销量623.8万辆,同比减少11.54%。其中,上汽通用及上汽通用五菱下滑较为明显,全年销量同比减少18.8%/19.4%。2)发动机排放升级政策强制落地,2019Q2末至2019Q3初期间,国V与国VI车型切换加剧供需矛盾,公司采取主动降价策略倾销国V库存,拉低整车毛利的同时销售费用率显着提升,影响公司全年盈利能力;3)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于2019Q3实施,受政策影响,过渡期后新能源汽车销量短期销售承压,根据中汽协数据,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7-12月连续6个月同比下滑,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也同样收到影响。 自主:上汽乘用车稳步增长,通用五菱边际改善预期 1)上汽乘用车2019年全年批发销量67.3万辆,同比减少4.1%,主要受发动机排放标准升级影响,2019H1销量有所下滑,同比减少13.2%。自2019年7月起上汽乘用车单月销量持续正增长,12月维持同环比双升,同比增长11.0%,环比增长21.9%,表现继续优于行业,得益于产品组合发力:主力SUV车型荣威RX5于2019Q4推出改装增配Max版本,RX5全系12月销量预计超2万辆;轿车车型荣威i5满足2B需求,城市出租车更新替换驱动销量增长,预计12月销量超1.5万辆。展望2020年,上汽乘用车将坚持“新能源+出口”战略,结构上提升电动车占比,通过出口增量驱动总量增长。 2)上汽通用五菱2019年全年批发销量166.0万辆,同比减少19.4%,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预期不稳定的情况下,汽车中低端消费大幅萎缩;目前通用五菱处于品牌结构优化的过程,2019年宝骏推出多款轿车、SUV及MPV车型,12月RS-3/RM-5销量分别为1.1/0.8万辆,驱动通用五菱12月销量边际大幅改善,预计2020年宝骏新系列产品仍有上升空间。 合资:上汽大众销量冲高,上汽通用待四缸机落地 1)上汽大众2019年全年批发销量200.2万辆,同比减少3.1%;12月销量冲高,同比增长37.7%,环比增长13.1%,主要得益于:品牌产品结构合理,SUV、轿车双向发力。SUV车型及销量占比提升(途观、途岳、途铠、途昂12月销量分别为2.4、1.9、1.1、0.9万辆,四款SUV车型占上汽大众总销量的26.7%);畅销轿车车型朗逸(含EV版本)12月销量6.9万辆,同比增长70.5%,环比增长30.2%。中长期重点关注上汽大众新能源车型渗透率提升(MEB平台车型预计于2020年上市)以及豪华品牌奥迪注入,贡献销量增量的同时,缓解企业双积分压力;奥迪合资公司预期注入,优化产品结构,驱动单车均价、利润趋势上行。 2)上汽通用2019年全年批发销量160.0万辆,同比减少18.8%;目前上汽通用仍处于底部蓄力阶段,在市场对三缸机认可度较低的影响下,上汽通用中高端合资品牌别克&雪佛兰被高性价比日系品牌抢占部分市场;唯独MPV商务车型别克GL8产品稀缺,竞争优势明显,12月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3.9%。展望2020年,重点关注上汽通用产品切换四缸机计划落地,在产品定位方面重塑品牌形象,提振终端需求驱动销量修复。 投资建议 展望未来,乘用车龙头销量增速于2019年年末实现转正,带动行业开启复苏;上汽乘用车持续增长,合资品牌上汽大众销量冲高,未来上汽通用回暖可期,2020年公司有望发挥规模效应,业绩逐季修复。 鉴于公司受行业影响业绩波动,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56/286/313亿元(下调前292/322/342亿元),EPS分别为2.19/2.45/2.68元(下调前2.50/2.76/2.93元),对应PE11.55/10.33/9.45倍。鉴于行业已开启周期性复苏,板块风险溢价提升,给予公司2020年11倍目标PE,目标价由27.6元下调至26.9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效果不达预期。 【2020-02-03】长城汽车(601633)再推激励计划 重视人才彰显决心[太平洋汽车2020年战略推荐] 事件:公司近日再次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本次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共计约1.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54%,此次股权激励方案包含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其中拟授出的限制性股票0.68亿股,股票期权约1.1亿股。 合理的业绩考核,有效的人才激励。本次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涉及未来三年的销量与净利润进行双重考核,其中2020-2021年销量考核目标分别为111万、121万、135万,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47亿、50亿、55亿元,销量与利润权重分别占65%与35%。考虑到当下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此次股权激励目标考核与上次(2019年9月公布草案)相比2020年销量目标向下微调4万,但利润目标要求提高2亿,对公司治理要求有所提升。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未来三年业绩有托底支撑,但实质上如果行业逐步复苏变好,未来销量与业绩也有望超额完成, 受益人接近两千,核心员工充分受益。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人数共计1966人,近两千人受益,囊括了公司高管、核心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部分子公司董事、高管。广泛而有效的激励范围将使更多人受益,未来将有更多核心人才为公司发展效力,共享公司成长带来的红利。首次授予股票及期权满十二个月后分三期解禁、行权,对核心员工进行有效的利益绑定,利于长期发展。 机制创新理念转变,重视人才彰显决心。上次股权激励计划草案被部分股东否定,但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决心未变,此次再推激励计划明确表明了公司的理念转变与机制创新的决心。人才一直是公司最为重视的财富之一,近年来公司不断引进各类核心技术专家及高级管理人才,通过有效股权激励可有效留住人才并绑定利益,健全的激励机制同时也有助于公司未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投资建议:公司此次再推股权激励计划,彰显了公司对人才重视的决心,属于重大的管理理念转变与提升,通过股权激励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打开未来增长新的引擎!当前受疫情影响,汽车短期销量或将受一定影响,但行业中长期复苏的趋势不改,长城汽车作为自主品牌的佼佼者,成本管控与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改善,行业复苏具备一定弹性,太平洋汽车将持续战略推荐长城汽车,我们预计公司 19 年/20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 为 43亿元/50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销量低于预期,降价促销幅度大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