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工作;三大运营商宣布合计不少于55万个5G基站的建设规划,即将开启5G二期招标——在业内人士看来,所有迹象都表明,5G将加快速度开启新发展,成为今年最确定的一大投资机遇。5G建网,基站先行,基站类上市公司率先受益,相关材料类公司也将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基站建设规划不断推出 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启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工作中,其中一项规划就是建设具有广电特色的5G网络。 三大运营商已经披露了数量可观的5G建设计划。中国移动披露,其2020年的目标是建设30万个5G基站,并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设5G网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71 +0.18%,诊股)则表示,将力争在上半年完成47个城市的10万个基站的建设,并在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全国25万个基站的建设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广电方面还没有公布具体的基站建设计划,但其作为后来者,势必要在网络建设上投入重金。业界预测,今年广电将建设5万个至10万个5G基站。 上海是5G建设重地,三大运营商此前披露2020年计划在沪投资200亿元,目标是累计建设3万个5G宏基站、5万个5G室内小基站,实现5G网络全市覆盖。目前,上海已建成超过1.6万个5G宏基站和1.3万个5G室内小站。 此外,多地也已启动规模庞大的2020年5G建设规划。其中,天津、河北和广东分别计划2020年建设5G基站2万个、1万个和5万个。 相关上市公司迎新机遇 5G基站的市场有多大?韩国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或可作为参考。此前,韩国运营商公布,其部署1个5G基站的成本约为34.6万元至86.5万元。业内人士认为,鉴于中国部署的5G基站数量远多于韩国,单台价格应更低一些,市场规模或为1.2万亿元至1.5万亿元。 在上市公司中,中兴通讯在5G业务上领先业界,其在4G/5G双模基站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现5G NSA/SA双模,即1个基站既同时支持4G/5G双模,又同时支持5G NSA&;SA共模。一套硬件三模网络,支撑运营商实现一次建设、长远演进。 超讯通信近日在互动易回答投资者,公司研发的5G小基站符合工信部发布的3300MHz至3400MHz频段频率范围,但未来向电信运营商销售部分还需向工信部申请接入公众通信网的许可。 盛路通信表示,随着5G组网加快,三大运营商对大规模阵列基站天线的需求,后续将为公司的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基站需求爆发,相关材料类公司也将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滤波器是基站最重要的部件。有数据预测,2020年起,国内滤波器年市场需求将超过500万个。大富科技的射频滤波器等射频核心器件均用于基站,近日,大富科技在蚌埠举行5G研发及生产基地开工奠基仪式,预计5年内累计投资50亿元。 天通股份近日在互动易披露,公司生产的磁性材料主要应用于5G基站电源、电感器等器件中。据悉,天通股份的压电晶体材料是saw滤波器的主要原材料,压机是制作介质滤波器的重要设备。 基站储能被视为解决5G基站能耗“痛点”的一大方案。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5G基站储能将新增约25Gwh的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换算对应电池级和超纯级碳酸二甲酯的新增需求约为1.6万吨/年。石大胜华表示,5G宏基站需要磷酸铁锂电池做储能配套,电池级碳酸二甲酯将受益,公司下一步将重点提高电池级产品的产能比例,减少工业级产品的比例。 【2020-03-02】中兴通讯(000063)估值处于低位 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 公司管理进一步改善,毛利率持续向好:2018年以前,公司的总体毛利率基本稳定在31%左右。2018年,随着公司业务结构的开始调整以及管理结构的改善,总体毛利率也开始提升。2018年,公司总体毛利率达到了32.9%;2019年H1,公司总体毛利率达到了39.2%,运营商网络、消费者业务和政企业务的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分别为44.7%、16.5%和37.0%。 立足中国市场,运营商网络业务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公司的运营商网络业务主要分为无线产品和有线产品两个部分。无线产品部分,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直在稳步提升,从2015年的16.0%一直提升道2018年的27.2%。稳居中国三大运营商无线基站市场的第二大供应商;有线产品部分,公司的光网络产品和PON(宽带接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处于较高水平,除去2018年,从2016年、2017年和2019年H1的数据来看,公司的市场份额在稳步提升,说明公司的这两个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预计2019年-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规模分别为47.4亿元、57.1亿元和70.2亿元;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5.0%、5.3%和5.6%。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对比行业平均水平,给予公司2020年45倍的PE估值。6个月目标价55.8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运营商资本开支执行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三大运营商5G资本开支执行不及预期,将使得5G基站出货量不及预期,从而将使得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2、芯片断供的风险,虽然公司已经在全力推进主要芯片的自主可控工作,但是不可能实现全部芯片的自主可控,若是一些非主要芯片出现断供的情况,将使得公司5G基站设备出货量不及预期,从而将使得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3、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不及预期,近两年,公司的治理结构改善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公司毛利率水平已经有所提升,若是公司的治理结构改善停滞或者出现倒退,将使得公司实际毛利率水平不及预期。 【2020-01-31】盛路通信(002446)计提商誉减值5G建设提速对公司天线市场影响积极 1月30日晚间,盛路通信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5.5亿元—6.5亿元,2018年同期盈利1.2亿元。 根据公告,公司此次亏损主要是因为旗下子公司商誉减值金额合计预计为5.5亿元-6.5亿元;有行业分析师表示,商誉减值是近两年普遍现象,其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的确影响当期财务报表,另一方面,商誉减值后,可视为公司估值和投资风险下调,后续或专注发展主业。 计提商誉减值释放收购后遗症风险 对于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公告称,公司自2014年以来,围绕汽车电子、军工电子领域进行了一系列产业并购,通过并购在汽车电子、军民两用通信领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但收购也形成了较大商誉。2019年,受国内汽车市场产销量大幅下滑和下属子公司深圳市合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正电子”)客户众泰汽车经营困难影响,合正电子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未达预期,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亏损。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公司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公司对2019年度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商誉、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初步判断上述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按照审慎原则,公司预计计提减值准备金额约为:合正电子、南京恒电商誉减值金额合计预计为5.5亿元-6.5亿元;合正电子应收款项减值准备金额预计为1800万元-25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金额预计为4500万元-5500万元。 此外,2019年,国际贸易形势异常复杂,部分元器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元器件交货周期延长,甚至有一部分出现了断货现象,从而对南京恒电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恒电”)正常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末期,南京恒电下游客户部分产品装备开始进入生命周期的后期,而南京恒电为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及人才储备和培养,从而导致研发费用大幅上升,并导致全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未达预期。 盛路通信还表示,因截至目前相关资产减值测试工作尚在进行中,上述预计的2019年度经营业绩及资产减值影响额为初步测算结果,实际金额需依据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减值测试评估报告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数据进行确定。实际上,商誉减值作为资产减值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有限,而排除商誉减值影响的金额后,可以发现盛路通信并未亏损。 受益5G商用迎行业发展机遇 据了解,盛路通信聚焦“通信设备、汽车电子、军工”三大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信天线、汽车电子和微波技术产业链。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指出,随着5G牌照的发放,我国正式步入5G元年,5G商用叠加4G低频重耕共同驱动运营商资本开支提升,行业有望盈利改善,步入新的成长周期。细分领域来看,5G基站引入大规模阵列天线,有望带动天线产业迎来新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盛路通信微波天线技术出众,与设备商保持多年合作关系,是国内通信微波天线的排头兵。 盛路通信此前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时表示,公司2018年基站天线国内市场份额占比20%左右,2019年市场份额占比较上期同比略有提升;2020年随着国内运营商5G建设的提速,对公司基站天线市场份额有一定积极影响。 业内认为,5G时代毫米波将得到广泛应用,盛路通信有望受益于5G拉动下的毫米波行业需求增长。 【2020-03-01】大富科技(300134):5G研发及生产基地开工 重组后揭幕产业布局 2月29日,大富科技(300134)5G研发及生产基地开工奠基仪式在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隆重举行。大富科技计划在10年内,依托“双511工程”,打造国际领先的5G研发生产示范产业园。 完成“双511工程” 5G研发及生产基地占地25万平方米,预计5年内累计投入50亿元。项目是安徽省贯彻“六稳”重大项目之一。而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将开启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新时代,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大富集团董事长孙尚传介绍,“双511工程”是指5年内完成第一个511,即:总投资50亿元以上,年营收100亿元以上,年利税10亿元以上,为蚌埠植种招商引资的梧桐森林,助力蚌埠成为硬核科技、大国重器之都。10年内完成第二个511工程:打造5个专业应用平台,即一个“面向K12的编程教育平台;一个“面向青少年的机器人设计制造交易平台”;一个“3D汉字动画创作平台”;一个“以道为核心,以网络为载体,以人为节点,以软件重新定义世界为起点,构建长在互联网上的产业生态系统,让人人可以在此平台上学习,探索,创作,分享,交易”;一个“低成本可持续的中医药多维健康教育平台”。完成一个产业互联网基础平台,即集“教育、科技、文化、产业、健康”为一体的互联网基础平台;实现一个千亿级上市企业集团。 打造通信标杆企业 据大富科技介绍,2020年起,中国的5G基站数量将占全球数量的一半以上,这对企业而言将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早在2012年大富科技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站滤波器设计制造商,也是行业标准、工艺的制定者、领导者。集团拥有全球一流的客户,如诺基亚、爱立信、苹果、博世、特斯拉等。 十九年来,大富科技的技术创新在助力中国企业成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领导者过程中,还为行业节约了数十万吨不可再生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资源,为行业解决了外国卡脖子的定制化数控机床,彻底并购了欧美国家同行,成为移动通信射频技术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 除通信核心零部件外,大富科技进一步打造并夯实了具有50种工艺的大富科技的共享制造平台,配天智造的装备技术平台,配天机器人的人工智能平台,大富网络的教育创作平台,得道健康的智慧中医平台。正在完善在线工业设计、效果仿真、缺陷分析、分布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大富科技董事长孙尚传表示:“这其中任何一个平台都有可能承载着千亿甚至万亿的规模,且能解决我国自给自足的产业链、生态链问题。“ 据了解,5G基地的建设过程,不仅是对大富科技制造能力和研发水平的强有力推动和促进,彰显政府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决心,更是对打造中国乃至全球5G给千行万业赋能的基础设施平台,拉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关键的助推作用。 截至2018年,大富科技已经申请射频滤波器领域专利761项,其中发明专利253项,PCT专利157项,已获专利授权428项,在业内遥遥领先。自2011年开始,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近3年均维持在2亿元左右,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占收入的比例都超过10%,在业内处于最高水平。 大富科技已与客户联合设计出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耗电最低,结构最优的5G有源天线系统产品(AAU)。 随着5G基地正式开工,大富科技董事长孙尚传表示,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公司将在5G领域大展身手。 【2020-01-04】天通股份(600330)打造"声光电"平台 多元发展齐头并进 布局围绕“声光电”,打造多元化平台。公司磁粉材料是电器件上游材料,蓝宝石材料面向光学应用,而压电晶体则是声表滤波器基片材料。公司围绕材料布局,同时发展设备业务。世界上顶尖的材料公司都自行研发、生产设备,为材料服务,比如SUMCO、Murata等。参考领先企业SUMCO/Murata等公司以材料布局设备自制的成功路径公司具备了相类似的基因。 新兴领域崛起,软磁铁氧体迎来全新市场。2019年中国软磁铁氧体在终端应用方面,家电、汽车、电脑等传统领域的应用比率下降,在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无线充电、服务器、NFC、新能源汽车、逆变器等领域需求增速较高。公司把握市场趋势,加速推进软磁材料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等新兴应用领域。公司持续对生产车间、设备进行了技改,扩增多条SMT生产线及通信系统自动化测试线,智能仓储预计年底前可投入试运行,可大大提高物流周转速率。 单晶硅厂商扩产,光伏设备订单充足。公司针对晶体材料切磨抛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出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国际领先的切磨抛及相关自动化设备,实现大尺寸衬底的超光滑表面加工,并且得到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制造商后段切磨抛设备的独家订单。 SAW滤波器加速发展,打开压电晶体材料全新空间。目前,一款4G手机中的需要用到的滤波器数量可达30余个。而到了5G时代,手机需要支持的频段甚至会达到91个以上。公司压电晶体产业已经形成4 英寸、6 英寸LT、LN 各种轴向晶片的量产能力,产品质量获得国内外客户认证。 晶圆产能吃紧,半导体设备迎来发展机遇。受益电子行业高景气度,国内外晶圆厂稼动率满载,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甚至出现部分厂商将订单外包的情况。晶圆厂产能紧张,传导到硅片端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国产硅片替代加速。公司作为拉晶和研磨抛设备供应商,深度受益。预计未来公司半导体设备出货量会大幅增加,并且具有持续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19-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5/3.20/5.03亿元,选取北方华创和晶盛机电作为可比对象,平均PE为51.24倍,出于谨慎原则,给予公司2020年42.00倍PE,目标价13.49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5G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蓝宝石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2019-08-13】石大胜华(603026)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 成长可期 国内DMC一体化龙头企业。公司是国内第一批DMC生产企业,在2003年6月建设了5000吨/年碳酸二甲酯(DMC)产能,随后不断进行扩张产品产能和上游原料产能。截止2018年底,公司拥有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产能12.5万吨/年,生物燃料产能20万吨/年,气体分离装置产能20万吨/年,MTBE产能40万吨/年以及环氧丙烷4万吨/年。 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盈利稳定,毛利占比高。公司主要产品包括DMC系列、MTBE、液化气等,其中DMC系列产品毛利率最高,2018年DMC系列产品收入占比40%左右,毛利占比达到80%左右,2016-2018年产品毛利率稳定在22-24%左右。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2019年是双积分政策正式考核的第一年,由于双积分政策中一些重要参数(达标值与目标值比例、纯电动车车辆倍数、新能源积分比例等)的调整,车企需要生产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才能满足要求,我们预计2019-2020年新能源产销量同比增速在40-80%左右。 补贴退坡倒逼成本下降,但新能源车对DMC价格并不敏感。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倒逼成本下降。在新能源整车中,动力系统成本占比50%,电池占到动力系统成本的76%,是未来成本下降的主要来源。在电池的成本中,电解液仅占到电池成本的5%,电解液溶剂占到电解液成本的30%,因此以DMC/EC等为主要成分的电解液溶剂在电池成本占比不到2%,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不到1%,所以我们认为新能源车及电池的成本下降,并不会必然导致DMC价格下跌,而电解液溶剂供求关系则有助于产品价格上涨。 电池级DMC寡头垄断,议价能力强。电池级的DMC寡头垄断,山东海科与石大胜华市占率接近80%,龙头定价与议价能力强,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在电池级应用的DMC领域,盈利能力有护城河。 国产PC投产增加工业级DMC需求。PC大量应用于电子电器、板材、汽车行业,其中非光气法需要以DMC为原料。根据卓创资讯,未来几年我国仍有大量PC产能投产,其中非光气法产能148.5万吨,通过非光气法生产1吨PC需要0.2吨的DMC,以此推算新增需求30万吨左右DMC。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我们测算,公司2019-2021年的EPS分别为1.96元、2.33元和2.64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按照2019年EPS以及16-20倍PE,我们给予公司31.36-39.20元的合理价值区间,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