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研究机构奥维睿沃发布报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面板上游PCB和偏光片等供应不足,面板厂产能略有下降,2月份面板价格增幅扩大,32至50英寸的面板价格增幅是3至4美元,55至65英寸的价格增幅为6至7美元。奥维睿沃预计3月份面板价格将继续维持较高涨幅。 信达证券表示,产业链调研显示,2月国内TV销量同比下跌26%,远好于业界下降50%的预期,预计3月份市场需求依然将好于预期,面板3月份价格极大概率会超预期。 上市公司方面,京东方A、TCL科技等均为国内龙头面板厂商。 【2020-02-06】全球液晶电视面板排名京东方A(000725)夺魁 机构预期大尺寸面板涨价周期开启 群智咨询(Sigmaintell)2月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数量为2.83亿片,同比小幅下降0.2%,出货面积为1.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从2019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排名来看,京东方的出货面积首次超过韩国厂商LGD夺魁,实现出货数量和面积双双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液晶面板出货面积排名第一为LGD。而此次京东方再次赶超则说明了国内液晶面板产能进一步释放,传统韩系面板厂商产能转型加快。 当下爆发的疫情对面板产能造成了一定冲击,在武汉也落地了不少面板产线。对于这一点,京东方此前表示公司的库存和物料储备可以维持2~4周的生产,而上游供应商库存仍然能提供保障,因此疫情带来的复工延期目前并未造成影响。天风证券认为,2020年1月大尺寸LCD面板开启涨价周期,全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大尺寸面板产能领先 2019年液晶面板行业供求关系加速恶化,韩国主要面板制造商连续数个季度巨额亏损,正在逐步退出LCD产能。国内面板企业去年以来面临价格"跌跌不休"的寒冬,随着韩国厂商在2020年将会进一步退出LCD产能,整个大尺寸显示器市场的供需平衡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以京东方、TCL集团(华星光电)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正在全面崛起。 目前,全球的面板行业中,中韩的方向有所不同。京东方、TCL等面板厂商在前些年发力LCD大面板产能,产能上升非常快,而韩国的厂商则是逐步退出了LCD,转向全力发展OLED产能。 方正证券指出,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从2005年开始规模产业化,经过10年的时间,第一次逐步具备了逆周期投资能力。从2009年开始,以京东方为首,TCL集团(华星光电)、深天马、中电熊猫为代表的大陆企业,开始了高世代线的建设与迅速扩张,加之下游产业链的成熟配套,LCD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市场的份额占比不断加速提升,逐渐压缩原有的台湾地区、韩国企业的份额空间。 根据IHS发布的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大陆已经超越韩国,成为LCD显示面板最大的产能来源地,预计2020年以后全球超过40%的产能将来源于中国大陆,LCD领域超过50%的产能将来自于中国大陆。 进入涨价景气周期 最新数据印证了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在液晶电视面板上的强势。 群智咨询2月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数量为2.83亿片,同比小幅下降0.2%,出货面积为1.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从2019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排名来看,京东方的出货面积首次超过韩国厂商LGD夺魁,实现出货数量和面积双双排名第一,其他中国厂商随着产能规模的扩大,排名也在前移。 中国大陆厂商方面,报告显示,京东方的全球首条G10.5代线持续爬坡,并达到满产,2019年液晶电视面板产能同比增幅超过20%。2019年的总出货量达到5330万片,同比小幅下降1.8%,但产能结构的调整带动尺寸结构优化,65英寸和75英寸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出货面积达到2912万平米,同比大幅增长24.6%,排名超过LGD。 2020年随着武汉G10.5的量产,京东方将继续扩大在大尺寸产品上的优势,完善客户结构,积极去化产能的同时保障盈利。 当下爆发的疫情对面板产能造成了一定冲击,在武汉也落地了不少面板产线。国盛证券指出,武汉是国内的面板重镇之一,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在武汉均有面板厂。存量方面,武汉天马4.5代线面向专业显示,武汉天马6代线和华星光电T3产线主要面向智能手机。增量方面,京东方B17产线面向TV,华星光电T4产线面向智能手机。 华金证券指出,面板行业包括京东方、深天马和TCL华星均有部分产线在武汉,由于行业特殊性春节期间并未停止生产,长期来看行业整体驱动逻辑不变,短期或有波动。 天风证券认为,2020年1月大尺寸LCD面板开启涨价周期,全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根据最新群智价格快报,预计2月份32~65寸面板价格再提价1~2美元。疫情对产能直接影响有限,短期对供给端间接影响大于需求端,助力行业缺货涨价趋势,维持行业涨价景气周期判断,面板行业今年一季度有望出现盈利拐点。 【2020-02-24】TCL科技(000100)LCD迎来行业拐点 面板龙头迎来涨价周期 TCL科技:重组完成,聚焦半导体显示领域 2018 年底,TCL 集团启动了以专业化经营为核心的重组,转型为聚焦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的科技创新产业集团,并以产业牵引,发展产业金融和投资业务。重组完成后,以TCL 华星为核心的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将成为公司的业务主体。2020 年2 月7 日,TCL 集团正式更名为“TCL 科技”。 供需结构改善,大尺寸LCD迎来行业拐点 在大屏化驱动下,尽管全球电视销售数量停滞不前,但是全球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却保持稳步增长。供给方面,在持续亏损的压力下,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面板厂商率先调整产能。三星显示已经退出部分产能,LGD 不仅已退出部分产能,并已宣布将在2020 年关闭韩国本土的产线。我们认为随着韩国厂商的退产和大陆产能进入投放尾声,全球LCD 面板产能将在2020 年后进入稳中有降的状态,并给存活下来的面板厂商带来丰厚的盈利。 持续产能投资,公司在大尺寸LCD实力强劲 公司是大陆第二大的面板厂商,目前共有6 条已建成和在建的面板产线。公司的大尺寸面板产线全部位于深圳,包括两条8.5 代线和一条11 代线已经投产,还有一条11 代线在建。根据IHS 数据,公司2019 年在电视面板的市场份额约为13%,位于全球第四,前三名是京东方、LGD 和三星显示。随着LGD 和三星显示逐步关闭韩国本土的,以及公司T7 产线的投产,公司有望超越LGD 和三星显示成为全球第二名。 估值与评级 随着韩系厂商的产能退出,以及2020 年需求的好转,我们预计大尺寸面板价格将在2020 年上涨,将显着改善公司盈利状况。同时公司柔性OLED 产线开始爬坡,公司的成长性显着增强。由于2019 年面板价格下跌超预期, 同时韩厂产能退出会导致面板价格在2020-2021 年上涨,我们下调公司2019 年EPS 至0.23 元(前值为0.27 元),上调2020-2021 年EPS 分别至0.36/0.45 元(前值分别为0.32/0.36 元),上调公司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肺炎疫情影响生产;韩系厂商可能推迟关厂;奥运会可能推迟影响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