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分析师指出,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型基建,其中21个地区表示推动5G建设与布局等相关工作。从已发行专项债的项目投向来看,电子信息互联网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园、冷链物流等新基建所占比重已从2019年全年的0.6%(129亿元)显著提升至1月的3.9%(282亿元)与2月的14.8%(347亿元)。 已有多家5G产业链公司发布同比大幅增长的2019年业绩快报:科士达净利润同比增长38.45%,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以UPS为核心的数据中心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于5G和云计算建设; 天和防务同比扭亏,公司面向5G准备充分,环形器实现稳定收入,进入爆发阶段,射频芯片持续推进; 深南电路同比增长76.8%,因通信、数据中心等下游主要应用领域需求持续提升,使得公司订单较为饱满,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2020-02-18】科士达(002518)数据中心和光伏业务趋势向好 充电桩和储能有望高速增长 科士达是 UPS 行业国内龙头,数据中心业务受益于 5G 发展有望提速。科士达成立于 1993 年,专注于电力电子领域,UPS 在国产品牌中销量第一。公司基于同源技术,主营产品从 UPS 逐渐拓展至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光伏逆变器、充电桩和储能 PCS 等。我国 UPS 市场下游行业中电信、互联网等领域占比最高发展迅速,我们预计未来国内 UPS 增长将主要来自数据中心。随着5G 基站的快速建设,预计将增加数据中心需求,而且未来中小型的数据中心数量有望增加。科士达推出微模块解决方案,简化客户的数据中心建设流程,预计其数据中心业务将快速增长。 光伏行业趋势向上,公司逆变器业务国内领先今年 料 将显着改善。根据智慧光伏披露信息,近期部分光伏企业已接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关于 2020 年光伏电站政策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光伏标杆电价有望尽快出台。根据能源局对2019 年国内竞价项目补贴统计的数据测算,我们预计 2020 年竞价项目有望达到 25GW,考虑到 2019 年 7-8GW 的竞价指标遗留,我们预计 2020 年国内装机有望超 40GW。科士达光伏逆变器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领先,2018 年及 2019年上半年受国内光伏行业不景气影响有所下滑,预计 2020 年增速将显着提升。 充电桩行业发展逐渐提速,公司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而充电桩配套尚显不足,2019 年底车桩比为 3.4 比 1,较理想状态的车桩比 1:1 仍有较大缺口。2019 年我国充电桩建设有所提速,去年每月安装充电桩数量基本都在 1 万台以上,四季度单月充电桩安装量持续提升,预计今年我国充电桩市场将快速增长。科士达充电桩业务从公交系统延伸到物流企业,与地产、电力等多领域运营公司紧密合作。科士达去年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未来有望借力宁德时代在乘用车市场的影响力,在充电桩市场取得更大突破。 储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潜力极大。2019 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累计装机规模为 1592MW,较 2018 年增长 48.4%,锂电池储能在电化学储能中占比最大增长也最快,预计未来锂电池成本不断降低,储能行业有望爆发增长。科士达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重点拓展储能业务,新产能预计将在 2020 年下半年投产。未来合资公司将销售科士达优势产品PCS,并搭配宁德时代的电池销售储能 PACK,以及充电桩及“光储充”一体化相关产品,公司在储能领域发展潜力极大。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由于光伏行业需求好转,我们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 3.23、4.11、5.15 亿(前值为 3.23、3.92、4.70 亿),同比增长 40%、27%、25%,EPS 为 0.55、0.71、0.88 元,考虑到数据中心行业景气度上行,光伏业务需求好转,充电桩和储能业务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参考行业龙头及公司历史估值水平,我们给予 2020 年 25 倍PE,上调目标价至 18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政策低于预期,充电桩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019-10-15】深南电路(002916)5G PCB+IC载板双轮驱动 长期稳定增长可期 产品升级换代 ,技术驱动龙头地位公司作为国内PCB 领域龙头企业,18 年营收及人均产值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通信PCB、IC 载板领域内的先发优质将持续发酵,龙头估值具备溢价空间:1)在PCB 板领域,公司将持续加强在5G 通信领域(包括无线及数据通信)研发和投入,保持公司的先发优势,推进南通募投项目建设提升自动化的同时,原有工厂通过技改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专业化工厂建设进一步渗透,在汽车板市场逐渐取得突破;2)在封装基板领域,公司将保持公司多年来在细分市场的优势,同时拓展高速通信以及存储类封装基板;3)电子装联领域,着力拓展通信、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5G 时代,PCB“量价提升”释放弹性空间 Prismark 最新数据指出,预计2022 年全球PCB 整体规模达688.08 亿美元,2017~2022 年CAGR 为3.2%,其中单/双面板和多层板市场规模为352.76 亿美元,占比超过50%,相比2017 年共增加约350 亿人民币平均到每年大约增加85 亿人民币,由于通信PCB 板主要以单/双、4 层/6 层/8~16 层以及18 层以上为主,预计会成为单/双面板和多层板市场增长最主要的催化剂和驱动力。公司凭借“技术+客户”壁垒,依托“背板+高频高速+金属基板”产品,占据行业高地。5G 时代,高频高速PCB 板的占比会显着提升,PCB 制造的复杂程度和集成化水平预计会进一步提升,更考验厂商的技术成熟度以及与材料厂商的融合能力,公司具备多年与国际主流CCL 供应商合作/融合能力,预计在5G 时代,公司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国家封装基板领域先行者,龙头地位稳固 2009 公司成为国家02 重大专项的主承担单位,获得国家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进入半导体封装基板领域,填补了国家在封装基板领域制造领域内的空白。目前主要以日本(高端中小批量)、韩国和台湾(大批量)为主,Prismark 数据表明全球前十大IC 载板厂商市场占有率高达 81.98%,行业集中度较高,尽管由于Fan-out WLP 先进封装方式的影响,2017 年IC 载板市场总规模有所下滑,但是未来服务器、AI 芯片的发展需要更高端的载板(层数更高/面积更大)国内IC 载板依然处于从无到有、从0 到1 的起步阶段,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公司作为国内IC 载板的龙头企业,依托无锡封装基板项目的顺利进展产能逐渐扩张,预计未来会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亮点之一。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 年的收入分别为103.17 亿元、138.16 亿元、185.79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5.71% 、33.91%、34.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 亿元、15.29 亿元、18.9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2.11%、35.25%、23.71%;对应EPS 分别为3.33 元、4.5 元、5.57 元,对应PE 分别为48.49倍、35.85 倍、28.98 倍。从估值角度看,公司在5G PCB、IC载板(半导体材料)两个领域内均为国内龙头企业,预计公司2020 年和2021 年保持快速的增长,我们给予公司2020 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18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发展低于预期,5G 进展低于预期,IC 载板扩产低于预期,募投项目进展低于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