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家自主研发低轨卫星的汽车企业,吉利于2018年战略投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开始布局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同时在汽车自动驾驶、未来出行、无人机运输、重工机械领域,与行业头部企业开展商业场景应用测试,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商用化进程。而即将要发射的卫星即是为高级别(L4、L5)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协同5G技术,以助力出行、自动驾驶、无人机运输、重工机械等领域。 实际上,将布局方向瞄准航空领域的汽车企业并非吉利汽车一家。2015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启动“星链计划”。按照马斯克的计划,星链计划旨在在太空中重建互联网。今年1月7日,SpaceX成功将第三批星链卫星送上轨道,完成发射任务。随后特斯拉市值一路飙升,甚至超过了汽车巨头大众、通用等。 未来,共享出行及低空出行领域均将实现高度自动驾驶,而卫星项目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其迈向高度自动化的进程。无人驾驶场景需要绝对精准定位且低延迟才能保证驾驶安全,因此对高精地图要求达到0.5厘米级。这背后是海量数据(26.17 +4.93%,诊股)采集、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的全链路技术。可以说,没有低轨卫星一体化服务支撑,未来无人驾驶将成为无稽之谈。据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50%的汽车实现无人驾驶,全球无人驾驶4/5级的汽车将达到8000万辆左右。 目前,吉利汽车成为首个实现自动驾驶L2级的中国品牌,自动驾驶功能配置率和市占率已达行业第一。 相关上市公司: 1)钱江摩托:实际控制人李书福、董事长徐志豪,控股股股东为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德赛西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车联网方面均取得阶段性进展,新产品如全自动泊车系统已在奇瑞星途、吉利星越等车型上量产、多屏互动的智能座舱产品等陆续落地量产,销量和订单获取量持续提升; 3)北斗星通:北斗智联作为公司汽车智能网联业务的运营平台,已经在行业内积累了上汽大众、长安、吉利、奇瑞、一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国内一线汽车厂商的客户资源。 【2020-03-03】德赛西威(002920)上调至"跑赢行业" 业绩拐点已现 汽车智能化驱动成长 投资建议 我们上调德赛西威评级至“跑赢行业”,上调目标价77%至53.0元。我们预计2020/2021 年在1)座舱智能化渗透率提升,新客户、新项目贡献逐步启动和2)ADAS、车联网新产品陆续落地的带动下,德赛西威业绩及股价表现有望高于行业整体。理由如下: 业绩拐点或已出现,重回成长轨道可期。德赛西威近期公布2019 年度业绩快报,4Q19 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税前利润经历7 个季度同比倒退后首次回归同比增长,主因一汽大众、长安、吉利等重点客户贡献提速。 智能座舱国内龙头,优先受益座舱电子大趋势。德赛西威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座舱厂商,2019 年双联屏配套车型持续热销,并斩获南北大众、广汽丰田、吉利等核心客户新订单。我们预计公司智能座舱主业在经历两年连续倒退后,2020/2021年将实现15%/18%同比成长,贡献收入增量的74%/68%。 厚积薄发,新客户、新产品贡献逐步开启。公司研发投入近年来持续提升,新产品技术与项目储备丰富、先发优势明显。我们预计ADAS、车联网领域多款新品有望今明年陆续落地。 我们与市场的最大不同?我们看好2020 年座舱电子加速渗透;我们关注公司ADAS 及车联网业务落地节奏及贡献时点。 潜在催化剂:核心客户/重点车型销量表现出色;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等量产快于市场预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国家政策促进下汽车智能化趋势有望提速、ADAS 产品陆续量产可期,我们上调公司2020/2021e 营业收入12%/17%至63.5/78.3亿元。同时,我们预计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020 年延续、2)伴随新品落地今明年研发投入占比稳中有降、3)盈利能力较强的ADAS 占比提升,上调2020/2021e EPS 16%/18%至0.82/1.13 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1e 56.8/40.9x P/E。《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发布后汽车电子板块整体估值提升。智能汽车主要可比公司当前2020/2021e P/E 均值77.4/46.5x,上调公司目标价77%至53.0元,对应2020/2021e 65.0/46.8x P/E,对比当前仍有14%上行空间。 风险 汽车电子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2020-02-24】北斗星通(002151)北斗导航全产业链龙头 北斗芯片板卡、5G元器件和车联网三足鼎力。北斗星通从研发北斗导航芯片起家,现拥有基础产品、国防业务、汽车电子、行业应用及运营服务等四大业务板块,下游包括导航定位、指挥调度、精密测量、机械控制、目标监控、物联网等,形成了北斗芯片板卡、5G元器件和车联网三足鼎力的北斗全产业链龙头。 北斗产业链唯一获大基金入股的芯片龙头。北斗星通是北斗产业链唯一获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入股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高达12%。子公司和芯星通主要研发北斗芯片板卡,10年来蝉联导航型、高精度、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比测冠军,开创了北斗在车载前装、无人机、自动驾驶及机器人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其“高精度双频差分基带芯片”是国内龙头,年出货百万片量级,在功耗、小型化、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公司最新研发的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2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导航定位芯片即将批量生产。和芯星通同时也是无人领域定位芯片和模块主要供应商,为大疆等厂商提供高精度定位模块,并在汽车电子中探索高精度应用。 5G天线和汽车电子是重要看点。北斗星通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达38.65%,主要源自并购。由于卫星导航细分市场较为分散的特点,外延并购是业内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北斗星通近年相继收购了华信天线、佳利电子、RxNetworks、in-techGmbH等公司,实现“天线一芯片一板卡一模块一终端一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5G方面,子公司华信天线和佳利电子在高精度天线和陶瓷滤波器、射频元器件等领域极具竞争力,有望为5G基站大规模提供产品。佳利电子目前已被中兴、大唐等列入供应商优先名单,华为自19年二季度以来加快节奏,向佳利电子释放了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替代计划,并开始批量供应部分产品。汽车电子方面,公司已积累了上汽大众、长安、吉利、奇瑞、一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国内一线汽车厂商的客户资源,未来有望成为全国前三的一级供应商,成为“北斗车联网”的重要支撑。 增发扩产5G元器件和高精度车载导航设备。公司本次拟增发募资10亿元,用于佳利电子的5G通信核心射频元器件扩能项目和重庆公司的汽车电子项目(智能中控、数字仪表、网联设备及系统、集成式座舱等)。佳利电子与大唐移动已开始全方位合作,其释放的基站终端用元器件系列产品多达20余款:中兴通讯完成了对佳利电子的审核和产品验证。2016-2018年,公司汽车电子板块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93. 72%。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3万辆,2035年无人驾驶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400万辆。随着智能驾驶的普及,高精度导航定位日益重要,“北斗车联网”已经浮出水面。 盈利预测:2020年是卫星导航国产化元年,6月前实现全球组网后北斗国产化应用有望爆发。公司作为北斗上游芯片板卡、5G通信元器件和下游车联网供应商将显着受益。虽然近两年公司还处于研发投入状态,但所处赛道优异,卡位较好,特别是在北斗三期核心芯片上占据先发优势。预计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28.5亿元,40.9亿元和63 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5. 77亿元,1 19亿元和2. 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 49元,0.72元和1.35元.对应PE分别为-8. 56X/41X/22X。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增发不及预期:北斗发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