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制定印发《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指出,今年以来,沙漠蝗在肯尼亚、索马里等东非国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西南亚国家罕见暴发,对当地粮食及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专家分析认为,虽然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几率很小,也应加强防范。为此,要统筹做好境内外蝗虫防治工作。 国外沙漠蝗监测防控方面,提前储备50—60吨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对路防治药剂,供应西藏、云南、新疆等地。指导农药生产企业适时生产,一旦沙漠蝗大量迁入,加快生产供应。国内农区蝗虫监测防控方面,按照计划防治任务,提前准备800吨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绿僵菌和微孢子虫等高效对路药剂。 相关农药公司主要有诺普信、红太阳、安道麦A等。 【2020-03-04】诺普信(002215):公司有多种可以防治蝗虫的产品 诺普信3月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多种可以防治蝗虫的产品,如4.5%高效氯氰菌酯微乳剂(商品名“绿爽”)等。 【2020-02-14】超级蝗灾下 红太阳(000525)以"中国方案"捍卫世界粮仓 公开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中旬开始,预计有3600亿只蝗虫入侵非洲大国肯尼亚,随后这些蝗虫群以每天90英里的速度向其他非洲国家和亚洲进发。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农作物被啃食一空,亚洲巴基斯坦、印度等地也相继沦陷。 蝗虫的危害有多大?资料显示,一个普通大小的蝗虫群可有多达4000万只蝗虫,一天之内可以传播150公里,并且吞噬掉足够养活3400万人的食物。专家警告,如果不加干预,蝗虫的数量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到6月份其数量可能会增加500倍,届时势必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更加严重的破坏。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紧急调度下,遭受蝗灾的各国正在全力展开自救,通过大面积播散农药来扑杀蝗虫。中国知名农药品牌红太阳生产的菊酯类、吡虫啉、毒死蜱等绿色环保农药,可以安全、低毒、高效的消灭蝗虫而且环境友好,已然成为当仁不让的国际首选。 “红太阳不能没有世界农业,世界农业也不能没有红太阳。”联合国粮农组织秘书长在世界农药大会上对红太阳的高度赞赏言犹在耳。作为研究粮农问题的世界级专家,他对红太阳的肯定是世界级的,同时这也是对以红太阳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制造业的肯定。 红太阳创业30年来成功打破国际跨国公司垄断,跻身全球农药制造八强、亚太三甲、中国十三连冠,连续三年荣膺世界农药领域的最高奖项,有着“奥斯卡”之称的世界农药最佳供应商和新兴地区最佳企业奖项。以绝对实力全面改写世界绿色环保农药的市场格局,也为中国民族企业赢得了世界声誉。 红太阳专注绿色环保农药30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已构建了世界领先的“新型除草剂产业链”“生化吡啶碱产业链”“拟除虫菊酯产业链”三大绿色农药产业链;具备45种世界“话语权”产品。更为重要的是,红太阳的解决方案在为国家“遏制虫害,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成熟经验。 相信有了在中国的成功实践,红太阳提供的“中国方案”可以为这次的全球蝗灾防治纾难解困,捍卫世界粮仓。 【2019-11-18】安道麦A(000553)全球非专利农药龙头 核心资产价值显现 投资要点: 全球领先的非专利类农药龙头企业,具备海量登记证 安道麦是全球领先的非专利类作物保护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业务遍布全球约10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拥有6个原药合成基地及16个制剂加工基地。历史数据显示,公司的收入增长持续高于行业平均值,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在农药销售核心准入门槛——登记证方面,公司树立了绝对的护城河,拥有超过5200张的登记证,且每年新增数目超过200张。 多因素推动全球农药需求长期稳定增长,非专利药份额持续提升 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人口增加、人均可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低毒高效农药对传统农药的替代,将推动未来全球农药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另一方面,现有专利药品种逐渐到期,而新药开发成本及周期递增,共同促进非专利产品份额持续增长,以安道麦为首的龙头型非专利农药企业有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占比的空间。 “立足中国、联通世界”,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植保市场领先者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作物保护市场,其市场高度分散化、渗透率低的特征对头部企业而言蕴含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安道麦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方面借助中国原药优势,就地发挥新设基地,完善了全球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差异化品牌制剂产品在中国区销售额持续两位数增长。此外,中国农药行业呈现原药强制剂弱特点,安道麦可借助在制剂领域强大的优势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植保领先市场。 持续整合并购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综合实力 2019年1月安道麦收购了纽约州的Bonide公司,此次交易使公司拥有覆盖全美的经销网络,其所在的市场空间高达15亿美元。2019年3月完成对安邦电化的收购,安邦电化主要产品为乙烯利、吡蚜酮、噻嗪酮和氯碱业务,具备后向整合优势。此外,安道麦近期公告拟3.7亿元有条件收购辉丰部分制剂资产,其中包括150多个产品注册,若收购完成将与公司形成高度互补。 盈利预测及评级 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以人民币计算)分别为10.5亿、12.0亿、13.8亿,对应EPS分别为0.43元、0.49元、0.56元,对应PE分别为22倍、19倍、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农化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商誉减值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