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3月11日正式发布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IEC 61108-5),对于推动北斗全面进入船载综合导航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应急示位标、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等相关IEC标准,持续推进北斗在国际海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的发布将为后续北斗地基增强、星基增强、国际搜救和短报文通信等相关终端在IEC的标准制修订奠定了基础。 另外,日前,北斗三号发射了第29颗组网卫星,距完成全球组网仅一步之遥。北斗相关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预计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其中北斗将拉动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 相关上市公司: 合众思壮:主营北斗高精度产品和时空信息应用解决方案; 海格通信:全频段覆盖的无线通信与全产业链布局的北斗导航装备研制专家、电子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北斗星通:经北斗系统主管部门授权许可、专门从事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运营服务业务的运营机构。 【2020-02-26】海格通信(002465)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在即 芯片业务助力军用通信龙头新增长 北斗全球组网完成将带动用户段千亿级市场,导航芯片为核心部件直接受益。我国北斗系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2020 年 6 月前即将完成全部卫星发射任务,实现全球组网并提供服务。当前全系统空间-地面段已基本建设完成,全球组网完成后预计将带动下游用户段高速发展。北斗导航“基带+射频”芯片为下游用户设备核心部件,欧洲全球卫星导航局预测至 2029 年全球卫星导航设备年销量将达 28 亿台,未来 10 年累计带动导航芯片1175 亿美元市场空间。我国北斗芯片已实现自主可控,未来将面向全球市场快速发展。 公司前沿布局北斗“基带+射频”芯片研制,叠加设备及运维服务实现全产业覆盖有望快速贡献业绩。公司为老牌军工电子龙头,2018 年在管理层以及行业景气上升的拉动下迎来业绩拐点。公司于 2013 年前沿布局北斗基带芯片研制,子公司长沙海格及润芯科技已推出三代北斗基带及射频芯片,最新型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公司研发投入持续高位增长,保障公司在北斗导航芯片领域核心竞争力,叠加下游设备及运维端平台实现北斗导航全产业链覆盖,未来有望持续受益北斗导航下游放量,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军工无线通信迈向通导遥一体化,先发优势切入新军种采购大周期。军队信息化建设或带来军用通信市场百亿规模,新兴的通导遥一体化将成为军工通信趋势,将会带来军民领域新需求。在改革因素减少后,公司自 2017 年以来累计获得超过 40 亿元的通信相关合同。5G 正式商用推动基站建设投资,保障运维优化业务高增长。2019 年底 5G 正式商用将加速下游基站建设进程。预计 5G 基站建设投资未来 5 年 CAGR 达 55.18%,2023 年有望达到顶峰超过 1400 亿元,4G 和 5G 的运营维护及网络优化将成为公司未来的主要增量。 我们下调公司 2019-20 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我们下调公司 2019-20 年 EPS 至0.22/0.30(前值为 0.26/0.38),同时新增 2021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19-21 年公司 EPS分别为 0.22/0.30/0.39,对应公司股价(2 月 24 日收盘价)13.36 元,2019-21 年 PE 分别为 61/45/34 倍。选取与海格通信同样以军工电子通信、导航及软件服务等为主营业务的代表性公司进行对比,可比公司 19/20/21 年的均值分别为 81/64/52 倍,公司 2020年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均值的 20%以上。考虑到公司北斗+军工通信+5G 运维三大业务所处行业景气度均处于上升周期,公司前沿布局技术优势明显,军民品业务稳定增长,看好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费开支增速下降、军工电子信息化建设进程放缓;民品领域竞争加剧带来盈利水平下降。 【2020-02-24】北斗星通(002151)北斗导航全产业链龙头 北斗芯片板卡、5G元器件和车联网三足鼎力。北斗星通从研发北斗导航芯片起家,现拥有基础产品、国防业务、汽车电子、行业应用及运营服务等四大业务板块,下游包括导航定位、指挥调度、精密测量、机械控制、目标监控、物联网等,形成了北斗芯片板卡、5G元器件和车联网三足鼎力的北斗全产业链龙头。 北斗产业链唯一获大基金入股的芯片龙头。北斗星通是北斗产业链唯一获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入股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高达12%。子公司和芯星通主要研发北斗芯片板卡,10年来蝉联导航型、高精度、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比测冠军,开创了北斗在车载前装、无人机、自动驾驶及机器人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其“高精度双频差分基带芯片”是国内龙头,年出货百万片量级,在功耗、小型化、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公司最新研发的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2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导航定位芯片即将批量生产。和芯星通同时也是无人领域定位芯片和模块主要供应商,为大疆等厂商提供高精度定位模块,并在汽车电子中探索高精度应用。 5G天线和汽车电子是重要看点。北斗星通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达38.65%,主要源自并购。由于卫星导航细分市场较为分散的特点,外延并购是业内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北斗星通近年相继收购了华信天线、佳利电子、RxNetworks、in-techGmbH等公司,实现“天线一芯片一板卡一模块一终端一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5G方面,子公司华信天线和佳利电子在高精度天线和陶瓷滤波器、射频元器件等领域极具竞争力,有望为5G基站大规模提供产品。佳利电子目前已被中兴、大唐等列入供应商优先名单,华为自19年二季度以来加快节奏,向佳利电子释放了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替代计划,并开始批量供应部分产品。汽车电子方面,公司已积累了上汽大众、长安、吉利、奇瑞、一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国内一线汽车厂商的客户资源,未来有望成为全国前三的一级供应商,成为“北斗车联网”的重要支撑。 增发扩产5G元器件和高精度车载导航设备。公司本次拟增发募资10亿元,用于佳利电子的5G通信核心射频元器件扩能项目和重庆公司的汽车电子项目(智能中控、数字仪表、网联设备及系统、集成式座舱等)。佳利电子与大唐移动已开始全方位合作,其释放的基站终端用元器件系列产品多达20余款:中兴通讯完成了对佳利电子的审核和产品验证。2016-2018年,公司汽车电子板块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93. 72%。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3万辆,2035年无人驾驶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400万辆。随着智能驾驶的普及,高精度导航定位日益重要,“北斗车联网”已经浮出水面。 盈利预测:2020年是卫星导航国产化元年,6月前实现全球组网后北斗国产化应用有望爆发。公司作为北斗上游芯片板卡、5G通信元器件和下游车联网供应商将显着受益。虽然近两年公司还处于研发投入状态,但所处赛道优异,卡位较好,特别是在北斗三期核心芯片上占据先发优势。预计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28.5亿元,40.9亿元和63 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5. 77亿元,1 19亿元和2. 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 49元,0.72元和1.35元.对应PE分别为-8. 56X/41X/22X。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增发不及预期:北斗发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