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日前公布2020年一季度电子信息行业生产状况。据联合会对行业25251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营业收入1.376万亿元,同比下降15.1%;利润总额487亿元,同比下滑超八成。主要产品计算机、手机、显示器、电视机等产量出现大幅下滑,但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加8.5%,印制电路同比增加26.9%。 印刷电路板(PCB)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PCB行业下游涵盖了几乎所有电气电路产品,最核心、产值最大的应用领域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随着人类社会向电气化、自动化发展,PCB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且暂时没有其他替代品。一季度的数据说明受益下游5G、物联网、云计算等需求的爆发,PCB行业景气度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相关上市公司有深南电路(002916)、生益科技(600183)等。 【2020-03-09】深南电路(002916)5G+云计算核心"赛道"优质龙头 报告摘要: 卡位数据流量核心环节,受益5G+数据中心+存储趋势 公司占据了数据流量的核心路径:从接入端(5G基站)到传输网再到云端(服务器、交换机),具备背板、高速多层板、多功能金属基板、封装基板等量产能力,是数据流量高增长的核心标的。 5G基站PCB核心供应商,5G基建带来业绩高确定性 预计国内19/20/21年新建5G基站分别为13/80/100万站,为公司带来基站PCB的短期确定性增长,5G基站数量的增加将直接拉动PCB的需求增加。5G基站天线和架构变革导致单站价值量大幅提升。根据测算,5G宏基站PCB单站价值约为1.25万元,2020年全球5G宏基站拉动的PCB市场空间约为190亿元、中国市场约为95亿元。 云计算资本开支回暖,交换机和服务器用PCB需求提升 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自19Q3复苏,将带动数据中心交换机、服务器出货量增长。交换机速率升级(从25Gb到100Gb/400Gb)、PCIe4.0标准升级将提升PCB工艺制造难度。通信是公司最大的下游领域,数通二期项目达产后将新增产能58万平方米/年,产品应用于中高端通信、服务器,预计达产后收入为15.29亿元、利润总额为2.99亿元。随着数通二期项目于20年3月投产,公司将直接受益数据中心建设。 存储IC封装基板国产化空间大,公司优势地位稳固 封装基板国产化率低、技术难度高,无锡封装基板定位存储领域,随着长江存储、长鑫集成等存储器厂商量产以及芯片国产化率提升,公司封装基板成长空间巨大。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9~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17.2亿、21.5亿元,对应2019~2021年PE分别为63、45、36倍。参考SW印制电路板行业目前市盈率(TTM、整体法)为45倍,可比公司2020年平均估值为34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PCB领域的领军企业,技术实力较强,客户优质稳定,基于公司业绩增长的弹性,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2、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020-03-30】东北证券:生益科技(600183)买入评级 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32.41亿元,同比增长10.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49亿元,同比增长44.81%。 各项业务稳步增长。2019年,公司生产各类覆铜板9,189.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1%;销售各类覆铜板9,320.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0%;覆铜板和粘结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0.02亿元,同比增长2.41%。2019年,公司生产印制电路板80.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3%;销售印制电路板77.9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2.78%;PCB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42亿元,同比增长49.42%。公司预算2020年经营硬板覆铜板9285万平方米,粘结片13483万米,挠性板976万平方米和线路板110万平方米。 盈利能力显着提升。公司全年毛利率26.65%,同比增长4.47pct。其中,覆铜板和粘结片业务毛利率为24.76%,同比增长4.6pct;PCB业务毛利率为28.92%,同比增长2.92pct。公司全年净利率11.81%,同比增长2.92pct。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是由于:(1)产品结构优化:5G订单以及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增长迅猛;(2)成本管控:大力开发国产原材料,践行全员降本增效以及逐步优化物流管理;(3)人力资源效率的提升:全公司实现减编9%。 5G时代成长逻辑依然清晰。受益于5G基站建设和服务器建设,覆铜板高频高速趋势明确,通信PCB持续高景气。公司一方面作为国产高频覆铜板领军者,另一方面卡位竞争格局优的高端通信PCB市场,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需求爆发红利。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看好公司在传统覆铜板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在高频高速覆铜板和通信PCB业务上的潜力,预计公司2020、2021和2022年EPS分别为0.87、1.05和1.20元,对应PE分别为31.66X、26.10X和22.9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5G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扩产进程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