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发文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 百川能源等有望受益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能源局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储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天然气储备能力。《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并完善统一、规范的储气设施设计、建设、验收、运行、退役等行业标准,尽快形成储气设施标准体系。《实施意见》从土地、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提出多项支持政策,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激励企业加速补足储气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华创证券指出,近年来,我国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储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储气能力较大幅度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短板。政策已落地千亿储气设施建设市场即将启动。优质城市燃气区域运营商并拥有稀缺LNG接收站的深圳燃气、百川能源、广汇能源以及LNG设备龙头富瑞特装、深冷股份等有望受益。 深圳燃气(601139)LNG接收站带来业绩新增量 城燃业务稳健成长 拥有优质现金流的国内一流清洁能源综合运营商: 公司深耕天然气清洁能源领域,立足深圳,稳步向外扩张,近十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4.45%,现金流质量高于行业平均,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清洁能源综合运营商。 中国天然气消费仍有巨大空间,国家管网公司促使行业效率提升: 我们预计到2025年天然气消费总量将达到5041亿方,是2019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1.64倍,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左右。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将推动全国油气干线管道形成全国一张网,使国内供应主体更多元化,提升天然气产业链运转效率,降低用气成本,促进终端需求。 城中村旧改推动深圳居民天然气需求稳定增长,深圳气化率仍有空间 2017年深圳市政府逐步出台政策,对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提出改造的具体性要求。公司将2018年定为“城中村改造攻坚年”,全力开展城中村管道气改造。深圳每提高100万户燃气用户,将带来每年4.63亿方的用气需求。城中村改造还在持续推进,未来深圳地区的居民天然气需求仍有较大空间。 深圳着力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燃气电厂迎来发展机遇 深圳禁止新建燃煤燃油电厂和煤耗项目,着力构建绿色清洁能源体系。未来深圳燃气电厂远期规划装机容量达4920MV,用气需求可达44.58亿方。而且公司签订的框架协议和意向书计划未来购售电厂用气合计达33.38亿方,相当于2019年深圳燃气电厂销气量9.72亿方的3.43倍。 异地项目扩张稳步进行,燃气消费量增速快于深圳地区 经过多年的异地扩张后,公司异地管道燃气项目获得了极大进展。2018年公司异地燃气销气量达到7.83亿方,占管道燃气总销气量比例的30.19%;异地用户数占比36.92%。但是异地燃气业务管道利用效率远低于深圳,随着异地气化率的上升,有望实现燃气销量的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随着深圳城中村改造将推进深圳居民用气稳步增长,燃气电厂迎来发展机遇,LNG项目试投产后带来新的业绩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37、0.41和0.48元,当前股价对应2019-2021年PE分别为19.5、17.4和15.0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燃气需求下滑、城中村改造不及预期,LNG接收站亏损 频繁剥离新能源资产聚焦主业 富瑞特装(300228)中期营收大增53% 8月30日,富瑞特装发布半年度报告称,2019年1月份至6月份公司实现营收8.33亿元,同比增长5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08万元,较上年同期净利润-2746.1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公司主产品低温储运应用设备及重装设备分别贡献营收4.17亿元、2.90亿元。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富瑞特装频繁出售新能源资产,意在重新聚焦LNG装备和重型装备制造主业。"公司管理层经过对新能源行业的分析以及装备市场需求的判断,加强了对主业的聚焦,而资源的重新梳理,更利于对主业的投入,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也是公司战略目标的初见成效。"有不具名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LNG气瓶等市场需求旺盛 富瑞特装于2011年6月份登陆资本市场,是专业从事液化天然气(LNG)的液化、储存、运输、装卸及终端应用全产业链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非标重型压力容器,汽车发动机油改气,氢能装备设计、制造,以及LNG产业物联网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达38.45亿元、净资产达18.20亿元。 2019年上半年度,富瑞特装成功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增长53.01%,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9.99%。就上半年业绩的增长情况,富瑞特装董秘办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行业景气度上升,公司主产品LNG气瓶等市场需求较好及海外市场发展顺利所致。" 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富瑞特装子公司富瑞深冷抓住上半年国内天然气重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机会,加大客户开发和市场营销力度,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LNG气瓶订单的及时交付,较好完成了上半年的经营指标。 从利润贡献来看,2019年上半年公司低温储运应用设备产品贡献最大毛利,毛利率达28.63%,同比增长0.41个百分点;重装设备毛利率为21.67%,同比增长1.96个百分点;天然气毛利率为-12.78%,同比下降18.51个百分点。 频繁剥离新能源资产 2019年2月,富瑞特装发布公告,公司拟将持有的参股子公司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全部4.5%股权转让给湖北雷雨投资有限公司。 记者注意到,这已不是富瑞特装第一次对外出售新能源相关资产。公司上年度曾出售持有的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原张家港富瑞氢能装备有限公司)56%股权及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31.65%股权。 谈及公司频繁出售新能源相关资产一事,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18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处于刚起步阶段,大批量商业化应用尚有待时日,行业产能在短期内无法有效和充分释放,后续发展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高额的财务费用会极大地侵蚀上市公司利润;另一方面公司液化工厂、重型装备、LNG装卸设备等市场景气度上升,公司急需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开发策略,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此背景下,公司认为更应夯实主业基础,才能提升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因此转让了相关新能源资产。" 当提及公司剩余新能源资产时,公司相关人士进一步向《证券日报》表示"公司通过这两年的调整和改革,已将公司发展重点聚焦于装备制造主业,在LNG终端应用装备、LNG装卸设备和重型装备等方面协调发展。公司目前还持有张家港同创富瑞新能源产业基金4500万元的合伙份额,该基金以投资新能源和氢能源产业项目为主要方向,目前公司没有提前处置该笔投资的计划"。 "下一步,公司仍聚焦装备制造主业,保持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海外市场开拓,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好的回报。"上述公司相关人士说道。 广汇能源(600256):LNG营收占比5年内拟超70% 广汇能源(600256)是新疆广汇集团旗下能源、化工领域的综合上市平台,近年来,公司在LNG(液化天然气)、精细煤化工以及煤炭领域持续深耕。 3月12日上午,广汇能源董事长吴晓勇,副总经理兼董秘倪娟做客证券时报·e公司微访谈。在与投资者交流过程中,吴晓勇表示,公司将突出发展天然气主业,计划在4~5年内,将天然气收入占比提升至70%~80%。谈及疫情对生产经营情况的影响,倪娟表示,公司坚持稳中求稳的总基调,目前,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提升LNG营收占比 目前,中国能源结构持续进行战略性调整,广汇能源在天然气产业板块持续发力。公司现已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游天然气液化和配套物流中转运输、下游LNG加注站等终端市场销售网络为一体的完整能源产业链。 吴晓勇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上游基础设施积极投建、管网互联互通、市场化进程加快及下游利用大力推广的共同作用下,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量将持续攀高,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LNG作为清洁替代能源调配灵活,尤其进口LNG更接近我国主要消费区域,与管道气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成本优势,LNG市场有巨大发展空间。"吴晓勇说道。 记者了解到,广汇能源主要通过自有油气田开采、自有煤炭通过煤化工生产以及外购等方式获取天然气资源,其LNG业务的生产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吉木乃工厂对天然气进行深冷处理,二是哈密煤化工项目的煤制LNG,三是LNG接收站的海外进口产品。 吴晓勇介绍,在运输模式上,目前,公司LNG产品主要包括液进液出与液进气出两种模式。其中:前者是通过LNG槽车运输,运至LNG气化站、加注站等终端供应站,满足汽车、工业和民用气的需求;后者通过将LNG气化还原后进入管道,现阶段多采用转运车运输至下游需求端,未来随着贸易气规模增大将重点参与管道建设,拓展多种运输与销售路径。 数据显示,2019年,广汇能源LNG销售收入占比超过51%,其次是煤化工和煤炭。吴晓勇表示,公司的天然气业务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刚过半,计划通过4~5年的发展,争取实现天然气收入占比达到70%~80%,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谈及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吴晓勇表示,公司会重点围绕城镇煤改气、交通气化、工业气代煤和气代油等领域,加强天然气终端网络的开发建设,逐步拓展和完善天然气生产、销售网络。同时,重点开发LNG终端市场,做大、做强启东物流码头,扩大LNG接收站规模。 煤化工板块稳步发展 吴晓勇在采访中表示,近年来公司煤化工板块稳步发展,12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装置保持满负荷稳定运行;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三个系列均已完成资产转固,通过技改优化实现生产负荷稳步提升。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甲醇、煤焦油、提质煤产量分别为112.88万吨、55万吨、292万吨,均实现项目投产以来的最好水平。"为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公司6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项目已投入试生产,40万吨/年荒煤气综合利用制乙二醇项目也在稳步建设过程中。" 记者注意到,去年,甲醇等化工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对广汇能源的营业收入有所影响;今年初,叠加疫情影响,公司煤化工板块的经营情况又如何呢? 吴晓勇介绍,2019年,广汇甲醇、煤焦油产品价格走势与国内市场基本保持一致,价格下跌对公司营收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公司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在去年稳步提升,同时进口国际LNG量也快速提升,对冲了价格对营收造成的不利影响。 化工品价格走低的趋势也延续到了今年初,受疫情影响,对甲醇、煤焦油价格造成较大冲击。针对这一情况,吴晓勇认为,甲醇、油品产品市场价格已处于相对低位,后续市场需求将逐步得到有效恢复,或将推动能源产品市场价格逐步回升,预计二季度甲醇市场将得以修复。 "长期来看,疫情不会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能源化工产品稳定需求有保障,能源化工产品市场价格将根据其供需基本面变化而波动。"吴晓勇说道。 针对煤炭板块的运营情况,倪娟介绍,自疫情发生,公司积极部署煤炭生产销售,今年1月,哈密淖毛湖实现煤炭外销122.69万吨,同比增长5.53%;2月份实现煤炭外销111.53万吨,同比增长93.36%。 值得一提的是,广汇能源旗下红淖铁路2月份完成货运量92.34万吨,环比增长9.33%,同比增长422.77%,其中,2月23日单日装车数580辆,发运量达4万吨,创运营开通以来单日发运量新高。 倪娟介绍,今年前两个月,公司甲醇、LNG产量分别为16.76万吨、7.78万吨,煤焦油、提质煤产量分别为10.53万吨、59.6万吨,硫酸铵产品已生产1200吨。 在LNG板块,虽然短期需求有所下滑,但在吴晓勇看来,随着阶段性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各地企业陆续复工,物流运输恢复通畅,终端用气需求逐渐改善,LNG市场氛围将呈现逐渐回暖的趋势。 "1月份公司的销售情况创了新高,2月份受疫情的影响较大,3月份刚开始,因此,目前无法对一季度的整体业绩情况作出判断。"倪娟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百川能源(600681)历史底部估值、高股息的城燃公司 覆盖京津冀地区,布局全国的城燃公司:百川能源深耕京津冀地区20多年,经过不断的外延并购,目前公司经营范围已经覆盖河北廊坊、张家口,天津武清区,湖北省荆州市、安徽省阜阳市等地区,全国性布局初具规模。公司在经营地区拥有自己的燃气输配管道,并且在积极筹划建设上游LNG储气站,不断向一体化、全国性经营方向发展,未来潜力巨大。 售气业务上下游顺价机制理顺,售气业务毛利率将提升。2019年行业上下游顺价基本实现同步,百川能源3大营业地区采暖季非居价格上调均已完成;行业供需格局大幅改善,气荒现象不会再现,预计公司2019年毛利率将回升至14%左右的水平。随着2019年煤改气业务退潮,公司积极调整,将新用户开发重心放回毛利较高的非居用户,毛利结构将得到改善。 环保政策助力叠加持续并购,接驳业务未来保持30万户每年。天然气代替煤炭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也是一个长期过程。环保政策及能源转型将持续带来接驳及用气需求。公司连续3年进行外延并购,将业务经营范围拓展至湖北荆州和安徽阜阳,带来了接驳业务的额外增量。预计2019—2021年,京津冀、荆州、阜阳地区年接驳户数在15、4、11万户,公司总接驳用户维持在30万户/年的水平。 售气毛利占比提升拉动估值上行。2017、2018年公司接驳业务发展较快,导致售气毛利占比大幅下行。随着接驳业务企稳,售气营收持续大幅增长,预计售气业务毛利占比将上行。可比城燃公司的售气毛利占比与PE回归结果显示两者呈现高度正相关,目前公司PE估值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股价处于历史低点意味着百川能源售气毛利占比的提升将带来估值水平上升。 股息率超过5%位居公用事业第一,类债券价值显着。目前公司股息率超5%,类债券价值显着,随着LPR改革持续推动实际利率下行,高股息标的将受到追捧,获得超额受益。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9/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0.03/10.71/11.76亿元;EPS分别为0.70/0.74/0.82元,对应目前的股价(2020/1/20收盘价6.56元)PE分别为9.4/8.9/8.0倍。目前公司股价处于历史低位,给与20年13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9.6元,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接驳营收超预期下降风险,非居用户开发低于预期风险,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风险,行业增速下降风险,质押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深冷股份(300540)中国制造之先进制造:氢能源装备 公司LNG设备需求向上弹性大 充分受益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落地 油气产业链景气度周期拐点确定,公司LNG工艺包设备需求向上弹性大且正当时 从周期板块轮动的角度,2019年正当关注油气装备和服务板块的投资机会,随着油价的修复,2019年三桶油资本开支确定性恢复是推动国内油气装备和服务板块企业业绩修复的主要动力。 未来国内油气未来发展的重点在天然气,从政策和需求的角度来看,国内油服设备和服务板块中,上游开发环节的压裂设备、中游的管网和LNG相关设备前景最好。考虑行业基本面情况以及周期轮动节奏,未来2-3年,中游LNG的接收、运输、储存和调峰设备弹性空间最大。 公司充分受益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氢能投资落地确定性强 国内开始加大对氢燃料电池领域的规划和支持力度,多个国家级规划都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任务,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持领域,并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5000辆级规模在特定地区公共服务用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建成100座加氢站;2025年实现五万辆规模的应用,建成300座加氢站;2030年实现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建成1000座加氢站的目标,将发展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公司在LNG工艺以及液体工艺的沉淀,将使得公司在加氢站的设备开发和技术转移上具备明显的优势,将充分受益于国内的氢能源基础设备的投资落地,未来国内氢能发展的加速将为公司的液化、纯化及撬装加注等核心功能设备打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3.58(同比增长4.6%)、5.11和6.11亿元,以2018年为基数未来三年复合增长3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00(同比增长-108%)、3700和4900万元。总股本1.25亿股,对应EPS0.08、0.30和0.39元。 估值要点如下:2019年10月31日,股价14.78元,总股本1.25亿股,对应市值18亿元,2019-2021年PE约为196、49和38倍。公司核心LNG设备业务2019年大概率是周期拐点,未来重回景气轨道,考虑公司在氢能源利用方面的布局,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LNG设备需求恢复低于预期;氢能源基础设备建设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