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圆梦财经 首页 热点概念股 查看内容

我国小麦病虫害呈偏重发生趋势 种业、杀虫剂等概念股受益

2020-4-22 08:45|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419| 评论: 0

摘要:   农业农村部21日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推进落实视频会上指出,预计今年我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趋势,程度重于上年,要立足抗灾夺丰收,重点落实包括推进分类施策,分 ...


    库存底部震荡,需求回暖背景下种业拐点即现
    玉米:从供给端来看,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种植玉米收益下降,种植户种植积极性降低,种植面积连年下降,库存已下降至低位,截至2019年,临储玉米库存结余量约5759万吨。同时受草地贪夜蛾病虫害影响,我国玉米产量承压。从需求端来看,生猪产能触底回升,猪鸡替代效应下禽链高景气,饲料增量需求带动玉米需求上行。我们认为,需求趋旺背景下供给端承压,叠加库存已处于历史底部,我国玉米行业拐点临近。
    水稻:从需求端来看,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年消费量稳定在2万吨左右;从供给端来看,受高库存压力影响,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连年下调,库存开始进入加速去化阶段。同时考虑到多国蝗灾泛滥,很可能会造成全球稻谷减产,从而对我国稻谷市场产生冲击。
    携手中信,种业龙头并购进程加速
    在中信集团正式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后,公司并购动作频繁,先后收购河北巡天、三瑞农科、联创种业等优秀种企,海外收购巴西陶氏全资子公司,形成国内外业务全面布局的快速发展期。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侵入我国,随即在我国南方区域快速蔓延,2020年有可能入侵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受此影响,我国转基因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公司研发实力强劲,转基因技术储备充足,有望凭借国内转基因市场放开,快速成长为国际种业龙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6.18/7.79亿元,EPS分别为-0.14/0.47/0.59元,参考可比公司2021年38XPE,考虑到公司龙头地位稳固,给予公司2021年40XPE,对应目标价23.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转基因商业化不及预期,自然灾害,疫情扩散。

【2020-02-27】大北农(002385)畜牧业务利润加速释放 转基因种业业务将迎新时代!
    一、公司定位如何?
    公司坚持科技立企,研发投入业内领先。公司创立之初就确定“技术创新”为引领发展的中坚力量,致力于以高科技发展中国农业事业。依托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瞄着“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战略,创建世界级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目标。公司以饲料、动保、种业为科技创新产业主体,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或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形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2018年研发支出达到4.94亿,在A股农业上市公司中研发支出排名第二,仅次于温氏股份。
    二、公司在转基因领域的优势和空间几何?
    1、行业空间几何?若转基因玉米开始商业化,玉米种子市场将加速升级并大幅扩容。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6.36亿亩,假设未来稳定状态下玉米播种面积维持在6亿亩,以每亩用种成本100元/亩计算,则我国未来转基因玉米种子终端市场空间有600(100*6=600)亿元。假设出厂价格是终端价格的60%,则出厂价计算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空间有360亿元。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仅大北农生物技术与杭州瑞丰生物获得转基因玉米事件的安全证书。即使后续有其他企业加入,相对传统育种而言,市场竞争格局亦是大幅优化,主要向几家种业龙头企业集中。预计转基因育种时代,市场将呈寡头竞争格局。
    2、公司的竞争优势?1)研发端,公司在转基因研发领域积累十余年,目前已经搭建了完善且雄厚的研发平台体系(其中拥有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拥有业内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并与国内外的诸多高校、企业、院所形成了多层次的合作,使得公司具备强大的转基因研发实力。2)产品端,已率先获得了第一批的转基因玉米事件的安全证书,先发优势明显。另外公司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2019年大北农收到阿根廷国家政府的生产及劳动部正式书面通知,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研发的转基因大豆转化事件DBN-09004-6获得阿根廷政府的正式种植许可。3)产品储备丰富。公司已经做好了第一代产品的商业化准备,基本完成国内市场的规划布局;且布局了玉米和大豆的二代、三代产品和技术创新十年研发计划(2015-2025)。
    三、养殖高盈利下,公司养殖业务高成长,迎来利润高释放阶段。
    一方面,公司从2013年开始收购种猪企业,2014年开始在东北地区加快布局养殖,2016年在全国启动养猪大创业,在行业周期不景气之时趁势进行扩张;另一方面,公司与哈兽研联合进行非洲猪瘟疫情防治,目前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2019年11月-2020年1月份出栏数据,肥猪出栏均重均在130公斤以上,充分表明了其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有效性。截止2020年2月份,公司能繁母猪存栏10万头,后备母猪存栏超过10万头,为其出栏高增长奠定基础。我们预计2020-2021年公司出栏量(含参股)将分别达到250万头和400万头。
    给予“买入”评级。不考虑转基因业务的增量,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252/328亿元,同增1%/29%/30%;实现归母净利润6.8/29.0/41.5亿元,同增35%/324%/43%,对应EPS为0.16/0.69/0.99元,对应2月21日收盘市值PE为44/10/7倍,鉴于公司在转基因育种领域的领先优势,一旦转基因种业商业化,公司种业业务将会得到高速的增长。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2元。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价格波动;政策变动风险;出栏不达预期;转基因业务推广不达预期。

【2020-04-20】荃银高科(300087)种植需求转变 公司未来可期
    水稻行业有望迎 来景气度上涨。近年来,我国水稻最低收购价呈下滑趋势,加之全球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农产品,国内水稻市场一直较为低迷。但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通知2020 年稻谷收购政策,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 公斤121 元、127 元、130 元。除粳稻保持价格平稳外,早、中晚籼稻均比去年价格上涨0.01 元/斤,为2014 年以来首次上涨。且新冠疫情影响下,越南、埃及等国相继宣布禁止部分农产品出口,造成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另外,此次非洲蝗灾影响了印度、巴基斯坦等水稻出口国,而目前蝗虫处于繁殖阶段,下一波预计在5-6 月份开始迁徙,二次爆发或进一步催化全球农产品价格。由此我们判断国内最低水稻收购价格和国际农产品齐涨价态势对国内农产品涨价能够形成支撑。
    种植需求偏向米质,公司产品受益。我国大米进口比例仅为3-4%,但全部为优质粳稻米。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受到非洲蝗虫灾情影响,5-6 月或迎来第二波侵袭,优质米供给或进一步缩减。国内整体粮食安全无忧,但优质米或有可能出现结构性短缺。此外,越南、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相继宣布禁止部分农产品出口,其中越南占我国大米进口额第二位。我们认为国内优质水稻已到了拐点向上位置,将直接拉动优质米质的水稻种子需求量上涨。根据我国国审评定数据,荃银品种米质表现优异(主力在1-2 级,一般在3 级),而其他指标也领先行业,符合未来居民消费习惯升级趋势,市占率有望从10%提升至20%。
    玉米供给缺口或进一步增加。供给端看,国内玉米或受草地贪夜蛾影响减产,预计2020 年我国玉米减产幅度有望控制在5%左右。从需求端来看国内生猪养殖将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同时禽类养殖在猪价高位的带动下,将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养殖量有望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2020 年国内玉米供给缺口将进一步增长,有望带动玉米价格抬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9-2021 年EPS 分别为0.22 元、0.47 元、0.69元,对应PE 分别为56 倍、26 倍和18 倍。同行业2020 年平均PE 为31 倍,但考虑公司目前水稻种子米质优势明显,给予公司2020 年37 倍PE,目标价17.39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农产品涨价或不及预期、疫情影响农民耕种热情或不及预期、天气情况或不及预期。

【2020-02-12】登海种业(002041)外部环境改善 竞争力仍待提升
    我们预计 2019 年归母净利润 0.45 亿元,同比+38.3%
    我们预计登海种业 2019 年归母净利润 0.45 亿元,同比+38.3%,业绩增长主要因 2018 年业绩低基数,2019 年公司玉米制种业务有所恢复,且常规稻种、小麦种全年销售增长。
    关注要点
    外部环境改善,但行业竞争仍激烈:供需格局上,随下游工业、饲用消费提升,我国玉米当年需求已超过供给,这令国库库存持续下跌,我们预计 2020 年玉米价格仍有向上空间,制种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继续改善。竞争格局上,行业竞争仍然激烈,2019 年国审品种数量已增长至 664 个,且获批企业分散,登海国审品种占比仅 5.4%。向前看,我们判断行业竞争将逐步分层,企业通过持续强化品种优势,方能提升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水平,并获取业绩增长机会。
    品种优势待提升,转基因概念提振情绪:公司主力品种推广时间已较长,产品老化导致竞争力逐步缺失;而新品种登海 511、533等推广面积仍较小,近期获批的国审品种储备需 3~5 年才能推广。故我们认为公司产品线有一定程度断档,整体竞争力尚需提升。但近期农业部再度推进转基因育种,其中 2 个玉米品种获批生物安全证书,行业整体投资情绪因此提升。向前看,我们认为我国玉米转基因育种的商业化空间较大,当前处于早期具有较多不确定性,而公司作为玉米制种头部企业,具有一定技术储备,如能把握机会,长期或有机会从中受益。
    新冠病毒疫情对公司的负面影响有限: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公司复工延迟,且物流受阻,增加了渠道正常发货难度。但我们判断疫情影响偏短期,且公司业绩主要体现在四季度,故我们也认为疫情的影响相对有限。
    估值与建议
    股价对应 2019/20/2021 年 3.2/3.1/3.0 倍市净率。 我们维持 2019/20年归母净利预测 0.45/0.57 亿元不变,同时引入 2021 年归母净利预测 0.72 亿元。考虑转基因育种预期下公司估值中枢提升,我们上调目标价 36.6%至 11.2 元, 对应 2019/20/21 年 3.5/3.4/3.3 倍市净率,+9.3%空间。暂维持中性评级。
    风险
    品种推广低于预期;行业供求关系恶化;自然灾害风险。

【2020-03-31】雪榕生物(300511)工厂化金针菇龙头 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全国最大工厂化食用菌、金针菇生产企业。目前公司主营鲜品食用菌的研发、工厂化种植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金针菇、真姬菇、香菇等鲜品食用菌。公司在上海、四川都江堰、吉林长春、山东德州、广东惠州和贵州毕节六个城市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在900 公里的运输半径内覆盖了我国近90%的人口。公司为国内最大工厂化金针菇生产企业,2018 年金针菇产能占全国金针菇产量的13%。
    我国金针菇工厂化率快速上升,但仍有提升空间。2010-2018 年我国金针菇工厂化产量年复合增速约为21%,金针菇工厂化产量增速远大于国内金针菇产量增速,我国金针菇工厂化率呈快速提升阶段。2018 年我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率达到62%。但是,与日、韩等国金针菇几乎全部工厂化生产相比,我国金针菇工厂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受益于大型火锅企业规模扩张,工厂化金针菇需求有望上升。目前我国火锅行业市场极度分散,2018 年第一大火锅企业海底捞的市占率仅为2%。大型火锅餐饮连锁企业发展空间巨大,市占率有望逐渐提升。由于大型火锅餐饮企业对食品安全要求较高、采购标准严格,产品品质及产量稳定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有望受益于大型火锅餐饮连锁企业规模扩张。
    对标海外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韩国金针菇几乎全部工厂化生产。截至2014 年,大兴农产是韩国最大的金针菇工厂,年产金针菇21000 吨。按照2014 年韩国金针菇产量33259 吨计算,大兴农场在韩国的金针菇市占率达到63%。2018 年雪榕生物金针菇市占率仅为13%,公司市占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食用菌产业生产受到严重打击,预计将影响全年产量。在金针菇产量下降的背景下,2020 年金针菇价格有望继续上涨。2020、2021 年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3.70 亿元、4.28 亿元,对应当前对应PE10.30 倍,8.91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达预期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政策风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