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新冠检测市场呈现显著的震荡上行趋势。全球不同地区开始出台不同形式的广泛人群新冠筛查。国产龙头将在全球化+常态化的产业趋势中持续受益。安信证券指出,考虑到新冠检测行业需求端旺盛,供给端存在产品性能、认证及产能壁垒,整体景气度高,给予行业领先大市-A评级;重点推荐万孚生物(300482)、丽珠集团(000513);建议关注迈克生物(300463)、华大基因(300676)和达安基因(002030)。 【2020-04-14】万孚生物(300482)产品优势叠加去中心化 步入发展长周期 对发展阶段的判断:产品优势叠加去中心化趋势,步入蓬勃发展的长周期 (1)我们对POCT行业投资机会的把握:在医疗机构控费压力向上游传递的背景下,产品迭代能力对企业发展阶段的判断至关重要。 (2)公司的技术平台优势和产品迭代能力为立身之本,“去中心化”趋势为发展契机。我们认为,公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适时借助外力吸收前沿技术、专注POCT领域及重点应用场景打造特色,与我们提出IVD企业发展的三个关键点相吻合,进入蓬勃发展的长周期阶段。 重点解决投资者关注的三个问题,从行业层面看公司产品和渠道的核心竞争力 (1)POCT产品壁垒是什么?——公司“技术+产品+市场”三位一体 我们认为POCT产品的壁垒不仅仅在于设计、生产、质控,还有技术平台的丰富度、新品迭代的时效性、对市场需求变动的敏感性: ①技术平台:相对单品推广,整体解决方案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对技术平台的丰富度提出了要求。除了传统技术,公司开发了电化学、化学发光、分子诊断等新技术,平台布局的完善程度领先于同行企业,其“1平米POCT伴随快检实验室”组合式解决方案在新冠疫情中大放异彩。 ②产品迭代:POCT单品规模小、单点产出低,企业光靠单品做大规模很难,需要发展丰富产品线、多渠道业务。除了传统领域,公司培育了的流感、血气、凝血、肿瘤等新领域产品,开拓新的细分领域、为业绩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③把握需求:在产品研发的选择上,其关建在于及时精准地把握市场变化、挖掘客户需求,抢占先机。以此次新冠疫情为例,公司迅速研发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成为首批获准上市的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并取得了欧盟颁发的CE认证,从而海内外市场的销售都贡献了显着业绩增量。 (2)大仪器的IVD企业,介入POCT领域的难度在哪里?——公司把握先机搭建渠道 我们认为大仪器厂家介入POCT,除了要补充新技术平台(要求研发储备)、设备小型化处理(要求集成能力)外,更大的障碍在于POCT渠道分散、对企业营销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要求高,而大仪器厂家的客户集中在检验科、体检机构、第三方实验室等,与POCT的营销协同性不强、渠道搭建成本高,其次最好的布局时机也已经错过。 公司深度营销,通过与分销商战略合作、并购渠道型公司掌握终端,进入临床检验、基层医疗、灾难救援、现场执法及家庭个人健康管理等领域,销售人员近千人,产品销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的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居国内同行首位。此次新冠疫情的刺激下,公司在传染病领域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进而带动后续产品扩张。 (3)分级诊疗、五大中心建设等政策对行业的影响,能否量化?——增量超150亿 ①分级诊疗和基层建设,二级以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加,我们测算长期来看基层市场有望为POCT行业提供近百亿的增量。 ②危急重症的管理对救治时间窗口要求严格的,从而有望受益于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危急重症中心的建设。我们测算在未来3-5年内有望带来50亿以上的增量空间。 我们认为,公司已在各级医院、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用户基础,有望优先把握终端用户需求、显着受益于五大中心、临床科室、基层医疗机构三大市场对POCT产品的需求,驱动国内市场销售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行业天花板因三大市场增量需求而提升;考虑到该行业属性为品种小、渠道散,对手不少、做大很难,我们认为公司凭借技术和渠道全面布局的先发优势、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产品不断迭代的后续张力(包括化学发光、分子诊断等储备平台及相应产品),有望持续领先于同行、发展前景可期。 我们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1.58、2.09、2.70元,2020年4月13日收盘价对应2020年49倍PE,低于同为POCT或类似领域企业在2020年平均52倍的估值水平;结合公司在POCT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性强,我们认为公司相对行业应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上调至“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商誉减值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分销管理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2020-03-26】丽珠集团(000513)2019年年报点评:内生增速30%+彰显公司聚焦提效成果 看二次创业元年再创佳绩 丽珠集团发布2019 年度报告。公司发布2019 年报,2019 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85 亿元,同比增长5.91%;归母净利润13.02 亿元,同比增长20.39%;扣非净利润11.92 亿元,同比增长25.79%,实现EPS 为1.39 元。公司2019 年Q4 营业收入20.90 亿元,同比增长3.46%;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85.15%;归母扣非净利润2.34 亿元,同比增长54.44%;实现EPS 0.28 元(加回员工持股计划基金后扣费增速超过80%)。 内生增速超过30%,业绩大超预期彰显公司聚焦转型后的成效,二次创业元年有望再创佳绩。全年业绩大超预期,Q4 单季度表现相当亮眼。公司收入增速5.91%,稳健符合预期,扣非业绩增速25.79%,同时还要考虑到试剂公司的股份支付摊销(1500 万)和员工持股计划基金(4419 万),把这两项加回之后,实际内生增速32.13%,超出市场预期。业绩与收入增速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毛利率的提升以及销售费用结构的优化。同时我们进一步看到参芪扶正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 收入占比仅12.55%),原料药和诊断板块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毛利率提升),二三线品种持续发力(高增速持续)。公司在管理层调整之后,在销售、研发等方面都进行了聚焦、转型、提效。 研发聚焦、转型、提效:公司生物药平台在经历了调整之后更加聚焦,并且重视和销售协同和内部合作,效率有明显提高。其中重点推进品种包括IL-6R(正在进行III 期临床,入组顺利,有望争第一)、HER2(Ib期)、PD-1(Ib 期正在进行,已启动四个临床中心)。 销售聚焦、提效:销售聚焦重点品种,持续发力。艾普拉唑系列9.74亿元(65.65%),其中肠溶片上半年8.68 亿元(+51.15%),在如此体量之下还能有50%以上的增长,体现公司销售能力。维三联、丽珠得乐、亮丙瑞林等品种表现同样靓丽。 原料药板块转型、提效:公司原料药板块通过资源整合、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国际认证等措施,重点品种持续高速增长。毛利率提升7%,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其中苯丙氨酸、美伐他汀等品种持续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展望2020 年,我们认为公司收入结构在持续改变,基于公司优秀的管理层、销售团队、单抗平台、微球平台等,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增速确定性高,估值较低,生物药+微球长远布局符合产业方向。我们预计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3 亿元、18.92亿元、22.47 亿元,增长分别为20.7%、20.3%、18.8%。EPS 分别为1.68元、2.02 元、2.40 元,对应PE 分别为21x,18x,15x。(扣掉激励基金费用实际业绩增速更高)。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剂下滑风险、单抗研发风险。 【2020-04-14】迈克生物(300463)发光进入收获期的IVD一站式供应商 短期看发光引领自产板块提速,长期看平台型IVD 企业综合竞争力 公司早年从代理进口IVD 产品起家,后逐渐转型自产并深耕多年:1)自产:主力机型i3000 已经过2019 第一年的大规模投放,公司化学发光业务正式进入收获期,带动自产IVD 板块步入全面上升通道,我们预计自产板块19-22 年收入CAGR 约25%;2)代理:公司近年逐渐战略性弱化代理业务,我们预计代理收入19-22 年CAGR 在20%以下。我们看好公司定位IVD 平台型企业的全面布局,预计公司19-21 年EPS 为0.95/1.18/1.42元,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6.09-38.46 元。 化学发光:平台升级打入高端,仪器投放奠定试剂销售,高速增长可期 2018 年,公司化学发光试剂收入约3.70 亿元(yoy+32.6%),我们预计19-22 年CAGR 超30%,基于:1)i3000 平台升级打入高端,仪器性能跻身国产第一梯队,相比传统IS1200,i3000 在测试速度、系统稳定性、更低的设备故障率等方面具备全方位优势;2)仪器投放稳步推进,奠定试剂高增长基础,我们预计19 年i3000 与IS1200 合计出库在650-700 台,20 年发光合计出库约900 台;3)i3000 检测项目数快速补齐,19 年底已获批29 项,目前立项已超120 项;4)公司目前份额小,进口替代空间大。 生化:量值溯源优+产品力突出+流水线带动,收入增速持续快于行业 公司生化收入11-18 年CAGR 约18%(vs 行业11%),我们预计19-22年CAGR 约15%,持续快于行业增速,基于:1)量值溯源能力是IVD 领域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对生化试剂校准品进行溯源赋值的企业,并参与多项量值溯源相关教材和书籍的编写及国际和国内IVD 行业标准的制定,量值溯源能力国际领先;2)公司产品定位偏高端,更长的效期、特有的抗药物干扰性等特点打造突出竞争力;3)公司于19 年11 月正式推出流水线,产品性能打入国产第一梯队,我们预计20 年有望签单40-50 条,装机约30 条,后续有望显着带动生化及免疫试剂的销售。 其它:新冠试剂盒有望显着增厚业绩,长期定位打造IVD 一站式解决方案 目前海外疫情蔓延对新冠检测试剂盒需求旺盛,我们保守估计该产品全年收入贡献约3 亿元,有望增厚净利润15-20 个百分点。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IVD 领域产品最齐全的企业之一,未来随着流水线、血球、凝血、血型、病理、尿液、分子诊断等产品陆续成熟,平台型企业竞争力有望不断验证。 自产步入收获期的IVD 龙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19-21 年归母净利润为5.28/6.60/7.94 亿元,同比增长19%/25%/20%,当前股价对应20-21 年PE 估值仅23x/19x(对应20 年自产板块估值仅26x)。基于2020 年业绩,采用SOTP 方法,考虑i3000上市时间较晚,目前化学发光收入增速略低于国产主要对手,给予自产板块36~38x 估值(可比公司平均54x)、代理板块14-16x 估值(可比公司平均15x),对应目标价36.09-38.46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试剂招标降价,产品销售不达预期,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2020-04-27】"火眼"战疫 华大基因(300676)提升检测试剂盒产能 4月20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华大基因设计建造的"火眼"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实验室正式落成,大大提升了当地核酸试剂样本检测能力。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日前表示,抗击疫情,精准检测诊断与临床抢救具有同等重要性。 疫情暴发以来,华大基因依托自身产品和研发优势,一直活跃在海内外抗击疫情一线。目前,公司员工正在积极投入复工生产,与诸多海外合作伙伴推进"火眼"实验室建设,全力提升检测试剂盒产能,以满足国内外疫情防控需求。 "火眼"实验室驰援海外 4月10日,14名华大基因科研技术人员从深圳出发,分别远赴塞尔维亚、沙特阿拉伯,带去相关防疫物资及装备,协助当地建设运营"火眼"实验室,共同抗击疫情。 随着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在国内疫情防控中表现优异的"火眼"实验室正在被多个国家认可并引进。4月8日,塞尔维亚政府与华大基因签署合作协议,委托华大基因建设两座"火眼"实验室,建成后合计检测能力可达每天3000份样本。 汪建介绍,华大基因在第一时间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成为首批获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的检测产品,迅速组织生产及交付"火眼"实验室,快速提升整体检测能力,为疑似病例确诊、企业复工复产等提供坚实科学依据。 加快检测产品产能释放 "我们将继续筑牢医学检测防线,加强感染防控,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华大基因CEO尹烨介绍,疫情来袭,公司取消休假,坚守岗位。目前,公司抗疫脚步不停,检测试剂盒已驰援海外,"火眼"实验室模式将在全球多个国家落地应用。 尹烨介绍,在检测试剂盒研制完毕后,华大基因员工积极投入复工,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全力满足疫情防控检测需求,试剂盒产能实现快速提升。目前,华大基因研发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已完成在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的资质认证。 华大基因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华大基因试剂盒产能达每天200万人份,已累计生产超过上千万人份检测试剂盒。国内"火眼"实验室已完成近60万人份核酸检测,全国日通量已达6万人份。 在积极助力疫情防控过程中,华大基因经营效益也获提升。华大基因2020年一季报显示,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7.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2.59%。 一季报称,华大基因全力满足全球疫情防控的需要,感染防控业务及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高速增长。 推出一站式筛查服务 华大基因表示,当前把精准检测能力建设和扩展放在首位,公司已推出针对复工、返校复学的一站式新冠病毒筛查服务。公司将全力确保国内抗击疫情检测需求,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助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对2020年在疫情防控业务领域工作重点,华大基因表示,公司在深圳、武汉、天津等十几个主要城市布局"火眼"实验室并承接样本检测工作,为全国抗击疫情、恢复社会经济有序运转提供科学保障,也为未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做好技术储备。随着疫情蔓延,公司正在积极响应海外建设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协助各国筹建"火眼"实验室,助力全球疫情防控工作。 【2020-03-11】达安基因(002030):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已向多个国家申请准入资质 记者3月11日从达安基因(002030)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已获欧盟CE认证,尚未在国外销售。此外,公司已向多个国家申请相关准入资质,一旦获批,公司产品将销往海外。 达安基因是以分子诊断技术为主导的,集临床检验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全国连锁医学独立实验室临床检验服务为一体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产品为PCR诊断试剂。1月28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达安基因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注册证有效期为一年。该试剂盒用于体外定性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疑似聚集性病例患者、其他需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或鉴别诊断者的咽拭子、痰液样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ORF1ab和N基因。 此外,据达安基因微信公众号,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还与Nanopore进行深度合作,依托三代测序MinIon平台,快速开发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全基因组靶向扩增测序试剂盒(纳米孔测序法),该试剂盒在ARTICNetwork国际项目小组提供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引物和扩增条件,最终使用97对引物,扩增产物覆盖2019-nCoV的整个基因组,扩增子的平均长度可达800bp。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国家药监局共批准了15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涉及达安基因、万孚生物、迈克生物、华大基因、万泰生物等上市公司,其中8个检测试剂盒均采用“荧光PCR法”技术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