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人员利用英特尔神经拟态芯片Loihi开发了一种人造皮肤,能够让机器人以比人类感觉神经系统快1000倍的速度检测触觉,还可以比眨眼快10倍的速度识别物体的形状、质地和硬度。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柔性电子产业蓬勃发展。据权威机构数据,2018年柔性电子产业市场规模为469.4亿美元(折合约3215亿人民币),2028年将达到30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0000亿元),2011年到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近30%,处于长期高速增长态势。电子皮肤目前已在医疗健康领域实现应用,在机器触觉方面的应用也已有端倪。将来,电子皮肤还可集成更多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能,并以其轻巧便携性的特点,成为智能世界的终极终端。 相关上市公司: 汉威科技:我国领先的智能传感器厂商,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研发的电子皮肤传感器已与部分下游硬件厂商展开了合作; 丹邦科技:专注于微电子柔性互连与封装业务,已成为中国最大的COF柔性封装基板生产商。 [2020-06-15] 汉威科技(300007):传感器爆发叠加IOT复苏,Q2业绩高增长-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 公告: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3-1.30亿元,同比增长30%-50%。其中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83-1.01亿元,同比增长41.60%-71.21%,扣非归母净利润6519-8258万元,同比增长69.50%-114.72%。 投资要点传感器出货量增长叠加与物联网业务需求复苏,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公司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50%。其中,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60%-71.2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50%-114.72%,业绩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热电堆温度传感器、MEMS气体流量传感器等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带动传感器事业板块整体业务快速发展,同时,公司物联网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及智慧市政系统解决方案业务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持续加快项目落地和市场拓展,为公司贡献了显著的业绩增量。 传感器业务领先优势显著,充分受益应用市场需求提升:公司传感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2019年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占率约70%,行业龙头地位显著,同时,2019年公司基于核心传感器的各类检测仪器的销量位居全国首位,市场领先优势明显。2020年上半年,热电堆红外传感器市场供不应求,子公司炜盛科技预计实现净利润6300万元,较同期增长193.93%,同时公司其他传感器产品受复产复工带动,需求正在持续恢复,公司积极拓展环保气体类传感器、家电类传感器及MEMS传感器等的应用场景,努力实现传感器业务的良性发展。随着传感器市场的持续增长,未来相关产品的快速放量也有望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IOT业务布局完善,公司未来成长可期:自上而下推动的新基建有望加速IOT发展,5G海量互联的特点将加速IOT应用落地。公司以传感器技术为核心,前期并购完善了IOT产业布局,完成了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布局,逐步向IOT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公司一方面持续强化在市政、环保、工业等领域的优势地位,物联网整体系统解决方案增强了客户粘性,有望扩大公司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依靠工业传感器口碑,开拓消费端业务,业绩稳步提升,未来公司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48、26.45、33.13亿元,增长29.1%、12.6%、25.2%,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1、2.85、3.71亿元,增长399.8%、-8.3%、30.2%,实现EPS为1.06、0.97、1.27元,对应PE为13、14、11倍。汉威科技未来业绩的增长动能充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