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北方华创(002371):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龙头,国产替代带来发展良机-深度报告 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由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战略重组而成,是国内领先的平台型半导体设备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半导体设备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的热处理设备、刻蚀设备、PVD设备、CVD设备和清洗设备进入国内多家主流晶圆厂。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利润仍旧保持了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8.36亿元,同比增长40.16%,实现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48.86%。? 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广阔,国产替代迎来契机。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向中国大陆转移,晶圆厂资本支出处于上升周期。根据SEMI的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632亿美元,同比增长6%,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73亿美元,同比增长28.6%,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2019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61.82亿元,中国大陆2019年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134.5亿美元,国产化率约17%,具备较大国产替代空间。在当前美国持续加强技术和设备封锁的情况下,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步伐正在加快。在政策、资金和市场需求的助力下,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迎来了发展良机。? 公司技术实力领先,多元化布局优势明显。对标全球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龙头应用材料,公司在营收、盈利和技术方面都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公司作为国内平台型半导体设备龙头,产品覆盖多个工艺环节,在氧化扩散设备、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和清洗设备多个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相关产品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宏力等多条主流晶圆产线。公司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设备已经实现产业化,14nm设备正在积极验证中。公司在2019年底定向募资,计划开展5/7纳米关键集成电路装备的研发,增强公司竞争力,奠定了公司长期发展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亿元/77.15亿元/98.4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90亿元/7.16亿元/9.7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为16.28/11.61/9.1倍,调整后的PE为74.57/52.27/39.93倍。综合市销率模型和调整后的市盈率模型,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建议给予公司2020年每股对应价格区间为190.17~200.6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晶圆厂资本支出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美国加强技术封锁 [2020-10-31] 紫光国微(002049):特种集成电路龙头,力塑中国"芯"-深度报告 紫光国微是国内最大的、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之一。其主营业务或市值构成可以简单分为:国微电子的特种集成电路+紫光同创的FPGA+同芯微的智能安全芯片。 1、深圳国微电子,主营特种集成电路,是公司最大利润来源。2019年紫光国微营收34.30亿元(+39.54%),归母净利润4.06亿元(+16.61%),国微电子净利润5.06亿元(+100.99%,占比达124.66%),是最大利润来源。国微电子产品包括:特种微处理器、特种可编程器件、特种存储器、特种网络总线及接口、特种模拟器件、特种SoPC系统器件和定制芯片等7大方向。其核心竞争力体现为:研发实力雄厚致使产品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拥有高市占率;拥有国内特种集成电路知识数据库;特种装备客户黏度高;作为国内特种集成电路平台,具备跨类别产品整合研制能力以及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等等。国微电子已迈入高速发展阶段。2017~2019年国微电子净利润复合增速达58.73%,我们预计"十四五"特种装备高景气度下国微电子净利润复合增速或将达到40%以上。其成长逻辑在于:1)"十四五"特种装备放量建设:备战能力建设预示着装备订单将大幅增长;2)国产替代:我国部分高端芯片依赖进口,国产化率提升刻不容缓。以科思科技为例,2017-2019年境外采购芯片额分别占75.9%、82.7%和73.9%,国产化率有很大提升空间。3)国防信息化率提升:习总书记指出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信息化装备建设任务迫切。 2、紫光同创是国内FPGA领军企业,充分受益于FPGA芯片国产化。5G、AI产业发展驱动全球FPGA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9.06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125.21亿美元。2018年赛灵思、英特尔、微芯、莱迪思占全球FPGA市场的98.5%,国内FPGA市场国产化率不足3%。公司参股子公司(36.5%)紫光同创是国内FPGA领导者,产品性能已经达到行业顶尖的千万门级,未来在FPGA国产化的进程中有望实现快速成长。 3、同芯微主营智能安全芯片,可转债募投项目有望带来业绩增量。智能安全芯片包括SIM卡芯片、银行IC卡芯片等,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公司SIM卡芯片中低端产品稳定供货,5G风口电信卡安全芯片发展空间值得期待;公司银行IC卡芯片率先在五大行供货,未来有望受益银行IC卡芯片国产化。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布局高端安全芯片和车载控制器芯片,有望带来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0、13.51、19.48亿元,EPS分别为1.42、2.23、3.21元,对应估值为76X、48X、33X,这对于我国特种芯片龙头企业而言或被低估,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种装备高景气度、新产品研制进展不及预期。 [2020-11-24] 通富微电(002156):定增落地优化资产结构,产业链上下游护航产能扩张-公司动态点评 事件:公司于11月23日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32.7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为32.45亿元。 定增落地扩产提升市占率,优化资本结构有望进一步释放利润: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共募集资金32.72亿元,发行价格为18.66元/股,发行数量为1.75亿股,募集资金当中14.50亿元将用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二期工程、10.30亿元用于车载品智能封装测试中心建设、5.00亿元用于高性能中央处理器等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10.2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公司封测产能扩张匹配行业晶圆制造扩产,收入与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Q3达到61.74%,Q3负债总计112.25亿元,其中长期借款20.64亿元,短期借款47.05亿元,利息费用1.95亿元,本次10.2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将有效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定增参与方涵盖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产业链协同发展护航封装龙头产能扩张: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35家,包括中国人寿、财通基金、中金、中信等证券基金投资机构,卓胜微、芯海科技、华峰测控、浙江韦尔股权投资等半导体行业内公司。卓胜微为本土射频龙头企业,2019年收入15.12亿元,此次认购8397万元,占发行股份总数的2.57%。华峰测控是国产半导体检测设备公司,2019年收入2.55亿元,以自有资金认购7000万元,约占发行股份总数的2.14%。芯海科技是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2019年收入2.58亿元,此次认购5000万元,占发行股份总数的1.53%。浙江韦尔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系上海韦尔半导体全资子公司,此次认购5038万元,占发行股份总数的1.54%。此次定增参与方众多,彰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有望护航公司产能扩张。 封测环节产能紧张延续,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涨价潮及晶圆制造产能扩张:11月20日,封测龙头大厂日月光正式通知客户明年第一季度将调涨封测价格5%~10%,日月光作为封测龙头主动调涨价格,或将带动封测业涨价风潮。具体从需求端来看,在5G、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在线办公等产业趋势拉动下,芯片出货量剧增,将占用更多封装产能,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维持高水平。从供给端来看,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本土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存储厂商三星、长江存储、长鑫存储扩产规划坚定,多次上调资本开支,有望支撑半导体行业产能扩张。公司作为全球前七、国内前三的封装龙头企业,在短期封测环节涨价潮及长期半导体行业整体产能扩张的推动下,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本次增发将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封测产能扩张,进一步强化公司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7.08/10.72亿元,EPS为0.34/0.53/0.81元,对应PE分别为72X,46X,31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MD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半导体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全球疫情控制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中美科技摩擦加剧。 [2020-11-23] 韦尔股份(603501):48M王者归来,64M君临天下-跟踪报告之四 手机CIS行业格局重塑:豪威(ov)在2019年突破48M技术,宣告王者归来。 2011年之前,豪威是CIS行业的龙头,但在2011年,豪威被索尼替代失去苹果订单。之后又因为研发落后于索尼三星,以及设计模式不敌IDM模式,市占率逐年下降至行业第三。2019年,豪威发布OV48B,突破48M技术,宣告王者归来。 豪威48M已卡位全球第一梯队,并且已突破0.8um关键技术节点。伴随国产手机厂商崛起,豪威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豪威科技的64M0.7um在手机CIS领域具备极强的竞争力:2020年,豪威科技全球首家推出64M0.7um的CIS,性能优于64M0.8um的同时,CIS面积与48M0.8um相当,且推出时间早于主要竞争对手三星。在48M0.8um芯片推出之前,豪威科技的产品目标市场主要是1500元以下手机。相较三星108M0.7um的CIS,豪威科技64M0.7um将具备更高的性价比,随着豪威科技连续推出48M0.8um,64M0.7um两款重磅产品,1500-4000元价位中端手机的主摄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此外,豪威科技在2021年将陆续推出0.7um的产品,包括针对前摄的32M0.7um、针对后摄辅摄的48M0.7um等。 HOVM是豪威科技手机CIS的主要客户:由于H公司手机受限,OPPO,VIVO,小米等厂商均加大手机备货力度。根据腾讯新闻等媒体信息显示,韦尔股份子公司豪威科技已获得美国商务部许可证,可向华为供货,这也意味着华为手机及PC业务将可得到CIS的供应。受益于下游手机客户备货力度加大,豪威科技2020Q3实现营业收入59.26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11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58亿元,同比增长1418%。随着48M产品在2021年的逐步退出,我们认为公司在2021年64M的出货量有望至少超过8000万颗,安卓系品牌大厂均是64M主要客户。 汽车CIS和安防CIS业务快速增长:(1)汽车CIS:2020年OV的汽车CIS收入约2亿美元,市占率全球第二(2019年市占率:安森美65%,豪威20%)。 豪威凭借高端市场优势切入中低端市场,未来有望成为汽车CIS全球第一龙头公司。(2)安防CIS:OV在2020年安防CIS收入约3亿美元,目前在中高端CIS领域,不断抢占安森美的市场份额,在海康威视中的市占率也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24.83亿元,考虑公司CIS竞争实力极强,尤其是公司64M产品,在CIS行业需求快速增长背景下,公司CIS业务的全球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我们上调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0,43.2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了0,52,4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2020-11-03] 华天科技(002185):拓展国内封测市场,净利润高速增长-2020年三季报点评 【投资要点】 2020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9.2亿元,同比下降3.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166.9%至4.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7亿元,同比上升350.9%。 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净利润高速增长。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同比降幅达到了双位数,公司海外订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但是由于国内市场恢复较快,公司通过寻找国内客户增量,维持公司营收的基本稳定,公司Q3实现营收22亿元,同比下降2.9%,环比上升8.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120%至1.8亿元,环比下降11.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上升182.8%,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同比上升166.9%。 封测市场景气度回升,毛利率及净利率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2.3%,同比上升7.9pct,净利率为8.7%,同比上升5.6pct。主要原因是封测市场景气度的回升,上半年封装测试业销售额为1082.4亿元,同比增长5.9%,此外叠加我国5G、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建设进度的加快,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从费用端来看,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3%,相比去年同期上升1.2pct,基本保持了费用支出的稳定。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技术及新产品。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共计为3.21亿元,同比增长15.88%,占营收比例为5.4%,相比去年同期增长0.9pct。在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侧面指纹、传感器环境光塑封工艺以及压力传感器隐形切割工艺的开发;此外还有多种存储器相关产品通过了可靠性认证,未来将逐步实现量产;在5G产品方面,用于5G手机的射频高速SiP封装已批量生产,随着新产品及新技术的量产,公司市场竞争力有望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由于国内封测市场逐步回暖,并随着公司新增产能的投产,公司业绩有望稳步提升,预计公司2020/2021/2022年营收为85.60/102.72/123.2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46/9.78/13.13亿元,EPS分别为0.27/0.36/0.48元,对应PE分别为53/40/30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下滑;国内封测市场增长不及预期;新增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020-10-30] 圣邦股份(300661):业绩保持高增速,模拟芯片国产替代进行时-2020年三季报点评 【投资要点】 2020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6亿元,同比上升61.6%;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72.7%至2.1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上升78.4%。 Q3业绩环比高速增长,高景气度持续。公司Q3实现营收4亿元,同比上升66.7%,环比上升45.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71.9%至1亿元,环比上升38.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上升81.5%。 毛利率提升明显,研发费用率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50.9%,同比上升3pct;净利率为23.7%,同比上升1.4pct;费用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2%/3.5%/0.3%/17.4%,YOY分别为-1.1pct/-0.7pct/+1.1pct/+0.6pct,研发费用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表明公司在持续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助力公司更长远的发展。综合来看,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7.3%,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经营性现金流及应收账款同比增长,印证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亿元,同比增长31.4%;20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806.5万元,同比增长129.9%。销售商品、劳务收到的现金8.6亿元/YOY+66.3%,收现率为99.9%。公司18/19/20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分别为3900.4万元/1.1亿元/1.4亿元,造血功能提升显著。货币资金方面,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6.8亿元,同比增加288.9%;应收账款方面,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5亿元,同比增加73.2%,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11.2%;充足的资金与较好的回款使得公司成长稳健特征明显。 结合市场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公司在信号链及电源管理两大领域,针对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品在高效率、低功耗以及小尺寸等重点性能,完成了百余款新产品的研发,帮助公司持续拓展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 公司正加速进行国产替代。公司作为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企业,下游应用覆盖范围广,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仪器以及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合计超1400余款在售产品。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每年按节奏新增200-300款新产品,进一步扩充应用范围。目前国产厂商在全球的模拟芯片市场中所占份额还较低,未来还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公司有望在国产化浪潮中逐渐做大做强。 【投资建议】受益于模拟芯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公司业绩保持较高增长水平,未来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020/2021/2022年营业收入至12.10/16.80/23.12亿元,上调公司归母净利润至3.01/4.38/6.13亿元,EPS分别为1.93/2.81/3.93元,对应PE分别为133/92/65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下滑;国内模拟芯片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