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919、C929 及通用航空逐步落地带来国产民用航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千亿级市场,或成为光威复材下一个逐浪市场。 一方面民用航空的碳纤维需求巨大,据奥赛测算,C919 对碳纤维需求空间或达41 亿元,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空间高达389 亿元。双通道C929 的碳纤维和复合材料需求量更高。另一方面,俄罗斯民用大飞机发展中,碳纤维和复合材料供给被美日制裁给我国发展民用大飞机敲响警钟,长期看国产碳纤维和复合材料配套是必然。最后,光威复材拥有军用战斗机碳纤维材料生产和服务的良好基础,未来有望加速切入民用大飞机领域。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4、8.94、11.61 亿元,同比增速为25.3%、36.7%、29.8%。对应 PE 分别为61.36、44.9 和34.5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风电碳梁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军品业务订单波动风险;新增项目进展及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民品需求降低、市场竞争加剧。 2020-09-21应流股份(603308)为什么说应流是下一个恒立液压? 投资建议 应流股份是全球铸钢件龙头企业。我们看好公司工业“两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及核电铸件进入放量周期,公司当前所处成长阶段可类比于三年前的恒立液压,随着产能利用率增加,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重申公司“跑赢行业”评级。 理由 行业格局有望优化,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盈利增长。2018年我国铸件产量/企业数量占全球比重44%/57%,但单厂平均年产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77%,我们认为受益于行业整合,应流股份国内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从工艺来看,公司具备材料熔料、铸造成形、精加工、模块化制造的一体化铸造能力,工艺积累和资金规模领先于其他企业。受益于此,公司从早期的普通铸件向航空核电等高端铸件迈进,行业护城河逐渐巩固;当前公司处于产能利用率上行周期,成长阶段可类比于2017年处于泵阀业务放量前夕的恒立液压,随着折旧摊销费用率下降,我们预计2020/2021年公司净利润率有望分别提升至10.1%/12.6%,ROE提升至5.3%/7.4%。 两机叶片进入放量阶段,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航空发动机及高温合金叶片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我们测算全球民用和我国特种用途航发叶片市场规模合计约86亿美元。公司自2016年起加大航发叶片研发力度,2016-2019年业务收入由0.24亿元增长至1.78亿元,我们预计2020/2021年业务收入有望达到约3.5/6.0亿元,复合增速达84%。此外,航空航天业务毛利率高达45%,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将持续推升公司综合毛利率。2019年公司净利润率/ROE为7.0%/4.0%。随着产能投放,折旧摊销占比下降,我们预计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核准重启,核电业务有望迎来爆发。9月2日国务院批准海南昌江、浙江三澳核电工程,预计总投资700亿元,是核电核准正式重启的积极信号。我们预计2020-2025年我国每年开工核电站6-7台套,公司产品所对应的年均市场容量约80亿元。公司为稀缺的核一级铸件生产资质国内持证单位,率先实现中子屏蔽材料等核能材料的国产化突破,有望深度受益于下游需求爆发。2019年公司核电相关业务收入约2.6亿元,我们预计核电重启后,公司相关业务收入未来有3倍成长空间,利润端有望贡献1.5-2.0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2020/2021年EPS预测0.40/0.58元,对应48.4%/46.6%增长速度。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1年31.5/26.2倍EV/EBITDA。我们维持公司目标价37.32元不变,对应2020/2021年42/35倍EV/EBITDA,较当前股价有40.9%上行空间,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风险 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导致盈利能力下滑。 2020-08-07中航机电(002013)机电系统龙头增长稳健 核心受益航空装备尤其新型战机高景气 中航机电是中航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业务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是我国军用和民用航空机电系统领域国家队,在我国航空机电产业中具有绝对龙头地位。公司的发展历经三次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从“小、散、弱”到“大机电”转变,目前控股12 家、托管8 家机电系统公司等核心机电系统资产,形成了以军用航空业务为核心,兼顾民用领域协同发展,涵盖机电系统全产业链的格局。 公司作为我国机电系统的绝对龙头,航空主业突出,内生增长稳健,将核心受益我国军民两大机电产业的发展。公司主营业务航空产品、非航空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公司航空主业突出,航空产品贡献70%以上毛利,过去五年营收、归母净利复合增速10.61%、14.47%,归母净利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航空装备尤其是先进战机处于迫切列上量阶段,机电龙头核心受益行业高景气。2020 年我国空军要构建以四代装备为骨干、三代装备为主体的装备体系,当前我国军机数量和结构都亟需优化。根据目前我国空军军机的装备数量和结构看,预计军机未来十年的换装列装规模达6500 亿,对应机电系统市场规模达1250 亿,其中战机带来的机电系统增量达961 亿元,是航空装备增量最大、最迫切的机型。此外如果考虑维修市场则机电系统空间更为广阔。公司在国内军机机电系统占有绝对龙头地位,是中航工业旗下唯一的机电系统平台,产品已涵盖各机电子系统,基本覆盖国内军机市场。综合看,军机机电系统仍将是公司内生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受益以下核心逻辑:一方面,未来几年我国军机尤其是战机新型号换装列装处于加速态势,保持较高景气度;另一方面,机电系统综合化、多电化技术趋势决定了新机型中机电系统的单架价值量占比有提升,公司产品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再者,公告显示,公司未来以航健作为平台打造一站式航空维修服务模式,未来目标是维修和备件占比提升至50%左右。 2)以C919 为代表的国产民机上量及机电系统国产化趋势将是拉动我国民机机电系统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长期看,预计我国民用飞机机电系统总规模达2 万亿元;短期看, 预计2020 年机电系统在国产民用飞机中市场规模超200 亿元;民机机电系统的国产化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依托军机航空核心技术优势大力拓展民用航空产品,已实现从国内机型配套向全球民机市场配套发展,民机产品配套从初级向中高级产品发展,从单个产品向系统级产品的发展。我国机电系统产品在C919 项目中有5 个系统先后与国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其中液压、燃油、电源系统分别与派克宇航、UTAS 组建了合资公司,高升力系统与MOOG 开展了项目合作,空气管理系统与LIEBHERR 开展了项目合作,座椅系统实现自主研制;MA700 支线飞机实现5 个机电系统的自主牵头研制,实现了系统级研发、关键部件研制;AG600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几乎所有机电系统实现自主研制等。综合看,公司民机机电系统业务有望伴随我国以C919 国产大飞机为代表的民机产业,未来体量上升一个大的台阶。 公司是唯一的航空机电全科目平台,优质资产注入仍有望有序推进。公司自2013 年托管18 家机电系统下属企业以来,截至目前已陆续收购了托管公司中的4 家,目前仍托管包括一个优质研究所:南京机电液压中心(609所)(2018 年6 月新增)等在内的8 家公司。我们认为:不管是军机还是民机在综合化、多电化发展趋势下,现有机电系统“小、散、弱”的局面只能通过整合来建立系统供应商级的能力,中航机电作为唯一平台,资产注入仍有望继续,核心优质资产注入将带动中航机电在系统级供应能力上再上升一级,协同效应有望进一步凸显。中航工业整合组建机载公司有利于更好地承担国家机载重大专项,是顺应全球航空机载产业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公司未来将受益于相关资源的整合。 投资建议:中航机电作为我国机载机电系统绝对龙头,航空主业突出,内生增长稳健,将核心受益我国军机尤其是战机新机型换装列装加速、新机型机电系统价值量占比逐渐提升以及维修市场空间的逐渐打开;同时民机机电系统在以国产大飞机等为代表的民机中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是中航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业务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平台地位稳固、唯一,前期资本运作有序开展,后续优质资产注入仍有望有序推进,大机电产业协同效应逐渐凸显,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7、11.83、13.76 亿,对应EPS 分别为0.28、0.33、0.38 元,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武器装备列装换装不达预期;民用航空机电产品订单及国产替代不达预期;院所改制及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 2020-03-09中航电子(600372)剥离亏损子公司 看好公司平台地位 核心观点: 航电系统龙头公司,看好公司平台地位。公司是行业内资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产品系列最全、最具竞争力的重点航空电子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是航空产品,覆盖航电系统和飞控系统。公司托管了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优质的航电资产,包括5家科研院所以及9家企业。在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强化资本运作,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大背景下,看好公司平台地位,有望进一步受益于国企改革及科研院所转制。 剥离亏损子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公司2018年业绩下滑,主要受航空产品毛利率下滑以及子公司宝成仪表亏损扩大影响;2019年公司业绩逐渐改善,2019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73亿元(同比增长12.43%),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7.59%)。公司剥离亏损子公司宝成仪表,已于2020年1月完成工商变更登记,预计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回购实施完成,有望开展股权激励。2020年1月,公司完成回购,实际回购公司股份1041.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9%),使用资金1.51亿元。公司拟将回购的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19-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0/6.35/7.2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48/40/35倍。公司是航电系统领域龙头公司,三家可比A股公司2020年的平均估值52xPE,考虑到公司军品竞争力较强,军品订单稳健,民品有望持续开拓市场,我们认为可以给予公司2020年50xPE,对应合理价值18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交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国企改革以及科研院所转制存在不确定性;毛利率可能出现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