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北斗国家标准再添新成果 产业化发展加快(概念股)

2021-1-11 09:32|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669| 评论: 0

摘要:   近日,北斗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28号公告,批准发布了《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等4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涵盖了数据格式、地图应用、地基增强系统、原子钟等领域 ...
  近日,北斗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28号公告,批准发布了《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等4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涵盖了数据格式、地图应用、地基增强系统、原子钟等领域。继2020年第26号公告发布19项标准以来,近期两次公告共发布北斗国家标准23项,标志着北斗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将为北斗三号系统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好的规范和保障。

  随着北斗系统全面建设开通,以及国家“十四五”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北斗系统将在技术创新应用以及产业发展方面,也将迎来全新的、全面的、全球化的发展新阶段。

  中海达(300177)重点拓展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北斗+”技术的智能化应用两大核心业务领域。

  振芯科技(300101)作为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是国内少数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海格通信(002465)依托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高精度导航芯片,打造面向各种应用场景的高精度产品和服务。

  其他公司:北斗星通、华力创通。

2020-06-17中海达(300177)5G东风吹起 高精度定位龙头再起航
北斗系统建成,高精度增量应用将再造百亿级新市场
随着北斗三号建设即将全面完成,以及运营商正加快CORS 网建设,“北斗+5G”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成熟,有望开辟数百亿新应用场景市场。我们认为,北斗高精度应用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建议重视卫星导航板块行业整体向上的投资机会,看好中海达作深耕高精度定位,充分受益行业的高速发展,重点关注其在自动驾驶领域进展。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 为0.11、0.26 和0.37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中海达是我国“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领跑者,已打通高精度全产业链
公司是国内高精度GNSS 龙头企业,重点拓展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北斗+”技术的智能化应用两大核心业务领域,全方位布局精准定位产业链,上游延伸至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构建以及以组合导航为核心的传感器件,下游可以为众多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件、数据及运营服务等应用解决方案。在北斗芯片、组合导航、星基增强系统、高精度惯导等高精度定位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方面取得显着的成果,在自动驾驶、安全监测、应急管理、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做长远布局。
精准定位装备业务:龙头地位保障业绩,核心技术自主化率高
公司RTK 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领跑行业。同时,公司致力于掌握底层关键技术,2019 年研发投入2.4 亿元,占营收15.1%。1)2018年5 月发布国产全自主技术的北斗高精度导航芯片“恒星一号”,完成从板卡向芯片的技术跨越,并实现小批量流片,在公司无人机产品上开始应用。2)GNSS 碟状天线已应用于菜鸟物流的“G+无人快递车”,正在研发无人驾驶量产车的测量型组合天线(融合5G、蓝牙、电台等功能),预计该产品未来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3)中海达“全球精度”星基增强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已在国内外布设约100 多个站点,即将提供商用服务。
“北斗+5G”技术的智能化应用:重心发展自动驾驶,注入新兴增长潜力
根据HIS 预测,2020-2030 年是自动驾驶商用化导入的关键期,部分自动驾驶将在2020 年左右开始商业化,到2035 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达1180 万辆,约占总销售量的9%。我们预计自动驾驶市场有望创造高精度行业最大下游应用。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组合导航是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撑。公司导航系统天线和定位模块的设计和生产已通过IATF16949车规标准认证,并适配于部分车型,参股公司中海庭拥有甲级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公司积极融入上汽集团、中国移动、菜鸟物流、百度等企业的自动驾驶生态链,充分把握5G+北斗技术在自动驾驶市场的发展机遇。
公司高精度布局领先将率先受益行业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EPS 分别为0.11、0.26 和0.37 元/股。Wind一致预期估算2021 年可比公司PE 估值为33 倍,考虑到公司汽车自动驾驶领先布局,2021 年PE 估值给予26%-36%溢价,即42-45 倍,目标价10.92-11.70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精准定位装备市场竞争加剧,下游新应用场景拓展不达预期。

2020-12-11振芯科技(300101)获得政府补助增厚利润 业绩拐点渐行渐近
事件:公司12月7日发布公告,振芯科技及控股子公司成都新橙北斗智联有限公司、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成都国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自2020年1月至本公告披露之日,累计收到各项政府补助资金共计人民币4,316.11万元。
累计收到政府补助四千多万,利润总额增厚明显。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截至本公告日,公司累计收到的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共计11,124,032.65元,将增加公司2020年度利润总额11,124,032.65元;计入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共计32,037,100.00元,公司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进行结转并增加当期利润总额。
研发创新成效显着,业绩拐点渐行渐近。2020年,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在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集成电路方面,公司重点突破了射频、高速接口、SDR、通信等方向的关键技术。在SOC方向,完成了抗干扰设计,信噪比指标、集成度和功耗进一步提升,可满足未来抗干扰型北斗终端的使用要求;在频综方向,完成高性能时钟清洁、缓冲器样品测试,主要性能抖动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射频方向,突破了高线性射频前端技术,完成抗干扰测试,接收通道输出、线性度指标得到明显提升;在MMIC方向,全面掌握硅基MMIC设计技术,某波段硅基MMIC产品成功完成样品研制,移相精度、噪声系数、输出功率等关键指标达到用户应用要求。
在北斗导航应用领域,公司推出了北斗三号基带信号处理产品,接收灵敏度、定位精度等指标实现了工程化应用要求。在北斗应用终端方面,基于北斗三号多频验证终端与北斗大系统进行了北斗SBAS和PPP算法验证;基于北斗RDSS收发链路,公司自主研制的北斗三号双模手持终端实现了图片和语音传输功能。在新产品方面,重点推出了一种机场北斗智能监测终端,采用卫星定位及惯导模块,实现了语音播报、NFC身份识别、蓝牙透传通信等功能,已批量交付用户使用。
根据振芯科技发布的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18.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87.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9.84%;我们认为,振芯科技将充分受益于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和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而且自年初重新认定无实际控制人,经营障碍逐步得到化解,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净利润为0.78亿元、0.81亿元、0.83亿元,EPS为0.14元、0.15元、0.15元,对应PE为91倍、88倍、8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北斗应用推广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2020-12-19海格通信(002465)军工通信景气向上 业务聚焦卫通卫导
军工通导龙头,行业景气助发展。公司以军工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北斗导航为主业,引领技术发展趋势,保持行业优势地位。受益于十三五收官之年订单充分和国防信息化加速,目前已披露与特殊机构签订无线通信、北斗导航产品及配套设备合同总金额达18.1亿元,超过去年披露的全年总金额。
卫通卫导业务迎来星基升级,军品市场率先爆发。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建设,天通系统正式商用,高通量通信卫星中星16号、亚太6D完成发射,卫通卫导均迎来空间段建设突破。判断应用市场将率先在军品市场爆发。公司在军用卫通卫导领域技术、产品积累深厚,抢占北斗三号核心技术高地,布局低轨卫星互联网研发。目前已有支持北斗三号的基带、射频、抗干扰芯片产品,在实物比测中均排名第一,即将完成低轨卫星互联网终端、地面信关站等产品。公司北斗业务率先受益于军品市场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27.30%。
软件与信息服务、航空航天业务稳定增长,驰达飞机拟分拆上市。5G建设高峰助推公司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务稳定增长。军用飞机需求加速释放,民用市场即将迎来C919商用,公司航空航天业务也将稳定增长。子公司驰达飞机掌握大型飞机零部件制造技术,今年内已经过两轮增资扩股,拟分拆创业板上市。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为52.28、60.18、71.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90、7.56、10.75亿元,EPS0.26、0.33、0.47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1.85、32.65、22.96倍。公司作为军工无线通信领军企业、北斗导航产业龙头,受益于军工信息化领域景气度提升,提高至“买入”评级。六个月目标价15元。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军工订单确认节奏不及预期,卫星导航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2020-09-21北斗星通(002151)轻装上阵
一体两翼布局核心业务
公司是国内卫星导航业务的领导厂商之一,卫星导航业务是公司的主体,是根基所在,未来可见的3-5 年随着北斗网络成熟,该业务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通信器件业务和汽车业务作为两翼提供发展新动力,其中通信器件主要瞄向5G 核心器件比如滤波器和LTCC 国产化,汽车业务主要为公司北斗高精度芯片海量应用铺平道路。
卫星导航业务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数据, 2019 年国内卫星行业总产值已达3450 亿元,同比增14%,预计未来3-5 年将保持20%的复合增长率。
公司长期深耕卫星导航技术,推出全球首款22nm 卫星导航芯片且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随着下游能源、电信、交通和汽车行业高精度定位需求爆发,我们判断此业务20-22 年CAGR 将高于行业13 个PCT。
通信器件业务高速增长
国家大力推动5G 基站建设,预计5G 基站建设总量将达506.4 万个,且天线将从2T2R 向64T64R 发展,单个天线滤波器用量从2 枚上升至64 枚,带动基站滤波器需求迅猛增长。
公司具备微波陶瓷介质元器件、波导滤波器和LTCC 的制造能力,且在华为等大客户实现批量出货,我们预计公司通信器件业务20-22年CAGR 可达13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净利润分别为1.23 亿、2.01 亿和4.05亿元,对应2020-2022 年EPS 分别为0.25、0.41 和0.82 元,对应PE 分别为210.8、129 和64.2 倍,考虑到公司卫星导航、通信器件等业务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给予“增持”评级,给予60 元目标价。
风险提示:5G 进度不及预期;北斗应用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

2020-02-11华力创通(300045)空天互联网地面端核心部件龙头
早期布局同步轨道卫星地面接收端基带芯片
华力创通是空天互联网地面应用端核心部件“基带芯片”的供应商。公司在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天通一号”上布局很早,是通信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者,并且与电科 54 所共同研发民用“天通”地面接收基带芯片。在空天互联网产业链中,华力创通有望在“天通一号”基带芯片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空天互联网的基带设计,成为未来低轨卫星网络通信标准的核心制定者,同时也是地面接收装置的基带芯片供应商。
空天互联网打破传统商业模式,民商用市场潜力更大
空天互联网 2C 为主,商业模式极大改观。卫星初为军用,后逐渐转入商用,但主要买单者仍是政府和大型企业机构,用户范围较小,商业模式简单。而空天互联网面向海量用户,同时卫星公有云的商业模式也逐渐显现,卫星数据和服务应用门槛都在降低,将大幅增加卫星相关用户。
关键基础设施领域与军队建设有望提供增量市场
民品北斗国产化推广在即,军品新业务布局良好。公司相关北斗业务都处于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如政府公务车、水电站、铁路等边坡监测等。且公司凭借通导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已经在无人机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未来有望在更多的无人平台上实现布局。2020 年是十三五计划最后一年,前四年因为军改影响,相关仿真业务订单全部停止,2020 年军队仿真订单将集中出现,使公司受益。
盈利预测:2020 年天通一号将实现完整组网,中国电信 5 万套订单将加速交付进程。同时受疫情影响,各地应急管理部门相关硬件需求增强。考虑到空天互联网的巨大需求市场,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1 年净利润分别为1.48 亿元/2.93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0.24 元/0.48 元,对应 PE 分别为45X 和 23X。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天通卫星运营进度不及预期,小卫星进展不及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